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80-90(第27/32页)

一些宵小之辈。

    要是陆杨还不放心,就把考篮一并收拾出来,拿上谢岩常用的纸墨。

    再不放心,就让他跟过去。

    乌老爷子问:“我记得谢岩还想带你去府城摸摸脉?”

    是这样的,那时候陆杨状态很不好,一天天的没精神,他自己都感觉不大好,心重身重,过了那阵子,他慢慢有劲了。

    跟以前比不了,每天总算有些精神,铺子里前前后后的能忙一阵,不会总要晕倒一样。

    他前几天才去摸过脉,老郎中说他养得还不错,再吃几贴药,入秋之后,会换方子,药方也会温补着来,再吃几贴看看。

    这都要好了,他就不想去府城看郎中。他跟过去,谢岩肯定会分心。

    多一个人,又多一份路费。

    他想去找宅子,把搬家之事料理了。

    这样谢岩考完回家,他们一家三口就能住进新家了。

    算算日子,到那时,三两也该生了狗崽。他今年没能怀上孩子,接回一只狗崽也算添丁。

    弟弟说二黄是狗儿子,他跟谢岩的长子也是狗崽,挺好的。

    乌老爷却让他去府城看看:“耽搁几天不碍事,到府城转转,你要做大商人,拘泥于小县城是不行的。”

    话聊到这里,陆杨也定了心。

    新年定下的计划,因卖书的收益,大多超额完成。

    只等他们搬家结束,他再抽空回一趟陆家屯,就能开启新的计划——把山菌生意做大。

    他这阵子仗着手里有银子,是处于囤货阶段,还没到外头去招揽生意,而是静等市面上的山菌存量消耗一阵子。

    往年商户压价厉害,送来县里卖的货不会太多。

    这东西年年有新的,一茬茬的长。只要山在,货就不会空。

    这些商人们肯定不会着急,因为黎寨前阵子还有人出来卖山货。

    过阵子就好了。黎峰说,大部分寨民都是留着山货,送到他们家。没几个跑外面卖了。

    如此一来,也就再等两三个月,大部分商户就要缺货,肯定有人去黎寨问情况,顺道收货。

    按照约定,低价山菌无所谓,爱买就买。贵价山菌,必须留给他。至少八成、九成以上,都要捏在他手里。

    他先看看县城里的情况,再去走动联络,找买家。

    县城的买家能有多少?还是要卖到外地去。

    附近县城、本省府城、省城,就是个好去处。

    但乌家做生意,乌老爷子都陪酒把身子喝坏了,陆杨又有点怯。

    乌老爷子跟他说:“你先去府城转转、看看,回来以后,我们再聊聊。”

    陆杨应下了:“真是不好意思,还说上门来看看,这一下又聊许多杂事,让您费心了。”

    乌老爷子再教他一件事:“生意要做大,东家不能耗在铺子里,守着几文钱、几两银子的入账。你须得培养出一个掌柜的,货品进出有记录,账目明晰,这就够了。你那小铺子忙得过来,你就歇歇,有想法再奔奔,没事就养身子。银钱嘛,富过一回,就很难穷了。”

    眼里看见的东西,都是生财之道。

    陆杨有这个想法,成天耗在铺子里不是事。

    山菌生意也是需要他出去走动的,他是想着,等他们搬家了,陆林两口子搬来县里就好了。

    至于培养掌柜的……

    这件事还没想过。

    他教陆林挺多东西了,回头再催催陆林的认字进度,让他努努力,往上奔一奔。

    当掌柜的,比做伙计有前途。至少工钱都不一样了。

    从乌家告辞,陆杨回铺子里。

    天色有些晚了,他跟陆林没说两句,这两口子就要下工回村,他今晚先不提。

    晚上下幌子关门,丁老板也差点没认出来他,“嚯”一声道:“陆老板,你现在看着挺像秀才夫郎的。”

    陆杨听得直乐:“我前几天也穿了长衫啊!”

    丁老板摇摇头:“素寡素寡的长衫,叫什么长衫?那就是我们这种掌柜的穿的衣裳,瞧着有一丁点儿体面而已。你这身就不错,漂亮,气派!”

    陆杨更是笑,给他展示脚上的新鞋子:“好看吧?我弟弟给我做的,我就是为着配这双鞋,去买了一身衣裳。贵得很,我还说不买第二件了。”

    过日子么,能吃饱肚子了,就再奔奔衣裳。

    都说衣食无忧、衣食无忧,衣服就是人的皮,这张皮不能差了。

    丁老板跟他熟悉,每天早晚开门关的时辰都要唠唠嗑,这会儿也跟陆杨叨叨咕咕算算账。

    “县里过日子是这样的,每天喘着气花银子。我家院子里没水井,一个月买水都要八十文钱。再是柴火,这也有四百多文钱的开支。之前想打一口井,结果邻里的院子都出水了,就我家院子不出水。真是没法说理。

    “恭桶要倒,这也是银子。门前的水道堵着,还要自家花钱掏。你家有个秀才相公,你可能不知道,好些坏心眼的人,都是天黑以后倒泔水,倒别人家院子外,把门外的水道都堵了!”

    伙计工钱不提。再是吃喝,他跟夫郎都在忙,一个守着酒坊,一个守着铺面,家里就晚上开火做饭。

    中午能到铺子里吃,早上就难熬。一天天累得慌,孩子还要起早去学堂。所以他常在外头买早饭吃。

    再是衣服、用品。做了小生意,也算体面人家,穿得太差,出门在外见朋友都抬不起头。这是面子惹的祸。

    而供读一个书生的银钱,真是让丁老板肉疼。

    “我说一刀纸,买便宜一些,也就两百多文钱,不贵。可这纸真是不经用啊,一个月能用两刀、三刀,劣质还晕墨,光是纸墨,一个月就要七钱银子!”

    丁老板说着说着,重重叹了口气:“哎!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说起纸张消耗,陆杨眼皮子也跳了跳。

    丁老板家这小书生郎是因为初学写字没多久,现在每天要练大字,耗纸量自然上去了。以后字练小了,耗纸量就会下来,能省不少银子。

    他家状元郎就不行了,用纸跟吃纸一样,提笔就没有停下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要写。

    上次他收拾稿纸,还在谢岩的稿纸上看他写“有同窗在偷偷挖鼻孔”,这有什么好写的!

    但谢岩说,他不写下来,脑子就挤得慌,写了,就能腾出脑子读书了。

    陆杨能怎么办?只能给他再买几刀纸备着。

    哎!

    他俩高高兴兴聊着,互相叹气摇头走了。

    晚间吃炒茄子,这是新送来的时蔬。

    陆杨做茄子,会用盐把茄子腌制一会儿,杀杀水分,再起锅烧油。

    油要多一些,下茄子煎着,跟做豆腐菜一样,等它稍稍定型,再翻炒、下调料。

    他一般做的是蒜香茄子,蒜会多一些。炒出来非常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