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第13/22页)

:“行喽,都少讲两句,既然心里都有数,以后可别再讲朝廷的不是。”

    “晓得了晓得了。”

    “村长爷爷,”有孩子凑近长凳,声音清脆,“世上真有道仙么?”

    “约莫是真的。”雪都下在眼前了,之前不信的,现在也信了。

    有人跪下拜了拜:“得亏有道仙预警,真是老天保佑啊。”

    也有人朝着京城方向三跪九叩,敬重之心溢于言表。

    “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先前皇帝和朝廷遭了多少骂名,现在就收获了多少感激。

    就算有人没有服从政令,拿不到救济粮,也能通过乡亲们的接济度过难关。

    启朝农户每年要交两次粮税,八月交夏粮,秋税在每年秋收后征收,余下的粮食吃到第二年四月就已经告罄。

    若是麦子全都冻死在雪地里,所有农户都得挨饿受冻,哪还能安安心心坐在祠堂里烤火?

    “你们在说什么?什么‘道仙预警’?”一个年轻姑娘从祠堂外走进,穿着厚实的袄裙,袄裙不合身,明显是借的。

    村民全都看过去。

    五天前大雪初降时,一支商队前来借宿。

    商队共十架车,每架车都造得宽敞,车上垒着好些个大箱子,全都用桐布蒙着,绳索套着,只从凸出的形状猜测是方正的箱子。

    每架车由三人护卫,皆是身材魁梧的壮汉,一共三十人。

    三十个练家子入村,自然引来村民的警惕。

    但令人稀奇的是,商队的管事竟是个年轻貌美的姑娘!

    她自称“姚三娘”,是镖局的镖师,受人雇佣,从卫辉府而来,要将货物运往湖广。

    商队的车子上还刻着“大通”的字样。

    大通车马行在河南境内无人不知。

    见她亲切和善,又掏出借宿的银两,足足三十两,村民们便都放下戒心。

    村子收拾出几户没人住的老房子,供他们居住,这一住就是五天。

    五天大雪封路,消息闭塞,商队跟村民的交流只有每天送饭菜的时候。

    村民冒雪送饭,冻得直哆嗦,哪还有闲情跟他们侃大山,送了就走,没有多余的交流。

    今日开了道,老房子又不能继续住人,商队的人这才赶来祠堂。

    “三娘来啦。”有妇人笑着招呼,“快坐过来烤火。”

    姚三娘从善如流,坐过去,看到她正在纳鞋底,真心赞道:“丽娘,你手真巧。”

    丽娘开怀道:“纳个鞋底而已,又不是绣花,那些绣得跟真的一样,才叫厉害。”

    “你是说这种?”姚三娘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白色为底,左上绣着一株幽兰,右下则是两个小字。

    丽娘不认得字,却认得这是上好的丝绸,她不敢用自己满是粗茧的手指去碰,只凑近了瞧,赞叹道:“绣得可真好。”

    “喜欢吗?”

    “这哪个会不喜欢?”

    姚三娘利落塞入她手中,在她震惊的目光中,爽朗解释:“这几日承蒙你照顾,饭菜很好吃,袄子也是借了你的,这帕子我没用过,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还是希望你能收下。”

    “哎呦,这可使不得!”丽娘连连拒绝,身体直往后倾,却不敢用手去拉扯丝帕。

    姚三娘:“使得!你要不收,就不当我是朋友。”

    丽娘:“……”

    本也不敢高攀呀。

    她不由看向乡亲,用目光询问。

    “三娘诚心送你,你就收下吧。”村长慢吞吞吐着烟,“等路通了,你多给他们备些干粮。”

    丽娘只好收下丝帕,有些激动又有些羞愧,红着脸说:“太贵重了,这几天俺多做点饼,你们带着路上吃。”

    “那可太好啦。”姚三娘眉开眼笑,这才继续问一开始的问题,“我来的时候听到什么‘道仙预警’,是跟这场雪有关吗?”

    丽娘小心折好丝帕,贴身放进怀中,惊讶道:“你不晓得呀?”

    “前段时日收山货,一直在山里头奔波,没听说,你跟我讲讲。”

    大伙儿闻言,顿时来劲了。

    你一句我一句,从道仙预警到大雪降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连其中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都没忘。

    姚三娘一直笑眯眯地听着,直到他们尽了兴,才再次开口。

    “那还真是多亏了道仙。”

    众人附和:“是哩是哩。”

    “俺听说有村子都是犟种,怎么都不收麦子,不晓得现在咋样了哦。”

    “肯定愁死了。”

    丽娘想到那十车货物,忧心问:“三娘,大雪封路,你们要是没及时送过去,会不会挨骂?”

    “不会。”姚三娘望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轻声道,“下雪是意外,雇主不会苛责。”

    丽娘松了口气:“那就好。”

    “闲着也是闲着,我去叫兄弟们铲雪修屋。”姚三娘潇洒起身。

    村长立刻阻拦:“哎呀,你们是客人,哪有叫客人干活的道理?”

    “在外跑惯了,成天闷在屋子里反而不舒坦,早点修了屋顶,你们也好早点搬回去。”

    众人接连赞道:“三娘真是个敞亮人。”

    又等了几天,雪化了,路通了,村民的屋顶也修一新。

    官道上依稀可见官府的赈灾车队。

    姚三娘同热情的村民们告别,带领商队南行。

    商队物资不缺,原本打算加快脚程,快速抵达湖广,但离开村子shsx后,姚三娘改了主意。

    “先去附近的县城打听消息。”

    抵达县城后,商队派出两人去茶馆、客栈等人流密集地打探消息。

    没过多久,二人返回商队,带来两张报纸。

    “三娘子,茶馆的伙计说,这是从京城传来的报纸,目前只能买到第二期,第一期已经没了,我们出高价,才从一个书铺掌柜手里拿到第一期。”

    姚三娘疑惑:“报纸?第一期?”

    消息闭塞太久,没想到外头还真出了新鲜事儿。

    她坐在茶摊边,翻开报纸,打眼就瞧到“京城旬报”四个大字。

    看到“敬国公案”还惊了一下,但并未多言。

    粗略翻完第一期,没看到“道仙预警”相关,她才翻出第二张。

    同第一份一样,中间的版面被一条报道牢牢占据。

    报道的内容就是三地雪灾。

    报道以“采访稿”的形式发出,被采访人一共三人。

    钦天监监正楚钧、山西豪商吕霏,还有一个是河南彰德府的农户。

    楚钧大谈特谈“皇帝陛下受命于天”、“皇帝陛下是真命天子”;吕霏郑重感谢朝廷政令,并表示再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