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70-80(第14/23页)
车,却在踏出车厢时倏然止步。
他冷不丁返回,半跪在谢明灼面前,先说一句“冒犯了”,接着捧起她的右手,飞快亲了一记,前后不过一息,未及谢明灼反应,他便已脚底抹油下了车,身影很快消失。
谢明灼抬起右手,手背还残留温热的触感。
有点胆子,但不多。
马车停留了片刻,又秘密驶入皇宫。
谢明灼回到文华殿,先是听了昌蔚的课,结束后同昌蔚一起见了吏部两位侍郎。
两位侍郎再次呈交新改的官吏行为规范。
这次的稿子比之前更通俗易懂,也考虑到韵脚的问题,读起来朗朗上口。
“不错,谁写的?”
滕世通恭敬道:“回公主,是方侍郎同微臣一起商议的。”
方绩在旁眼观鼻鼻观心。
“方侍郎以为,此条例如何?”
“通俗易懂,确已达到公主的要求。”方绩垂眼答道,“不知公主打算何时下达?”
“尽快。”谢明灼将草稿还给他们,“此‘九十八条’在本月内传达到全国各衙署,于十月初一正式实行。十月初一之前犯此条例者既往不咎,十月初一以后犯此条例者,严惩不贷。”
“是。”
二人告退后,谢明灼望向昌蔚。
“老师以为,方侍郎和滕侍郎如何?”
昌蔚原本半阖着眼,闻言打起精神道:“一个规行矩步,一个守经达权,算得上互补。”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两方都不得罪。
谢明灼笑着打趣:“有没有‘但是’?”
“殿下说笑了,”昌蔚眉眼也染上几分笑意,冲淡了病色,“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官员,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已经足够。”
善于挖掘属下的优点,愿意包容属下的缺点,是上位者理应做到的事。
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一切都好说。
谢明灼躬身一拜:“多谢老师教诲。”
送走昌蔚,她叫来杨云开。
“传信给四川锦衣卫,问四川有无异动。”
杨云开领命,没问是哪方面的异动,能惊动公主的,必不可能是小事,那些小打小闹、不危及朝政的可以排除。
翌日朝会,就官员补缺问题,众臣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吵得不可开交。
父女俩权当乐子看。
个别名单已经内定,朝臣心知肚明,他们争的是其余空缺。
直到吵累了,他们才安静下来,等待皇帝和公主裁定。
河南左布政使杨克检,未曾同流合污,官职保留。
河南都指挥使宗震执行刈麦计划、剿灭山匪有功,但多次违抗兵部指令,功过相抵,保留原职。
河南巡抚郭端、河南按察使樊诚、河南左参政及其余狼狈为奸者,皆被罢免官职,押解入京斩首,其眷属流放充军。
其中巡抚需要阁臣共同推举。
各方势力角逐之下,名单终于敲定。
内定的有安陆县知县、德安府通判,其余便不赘述。
陆敛被任命为安陆县知县,即日到任;原德安府正七品推官沈石擢升为正六品通判。
其余官员谢明灼了解不多,只能根据吏部的历年考评进行选择,考虑到要平衡各方势力,她也没有完全顺着自己心意,基本都给了甜枣。
中央官署终于恢复平静。
然“九十八条”的下达,瞬间在各地衙署引发热议。
德安府府衙。
沈石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信shsx,写信人是他那“千里追爱”的林老弟。
信中写明,他已经找到孟姑娘,并决定此生追随,也拜访了岑主事,言岑主事为人豪爽大气,令人钦佩,最后问候了几句。
沈石把信一拍,“也不知道留个地址,这叫我怎么回信?唉!”
“大人!大人!”手下匆匆跑来。
沈石收了信,慢悠悠道:“何事惊慌?”
“新知府、新同知,还有新知县,全都进城了,已经快到衙门了!”
沈石:“……”
得,今天是没空整理卷宗了,要上演一天的人情世故。
他连忙理了理官袍,同衙门其余官吏,全都出了大门,整齐站在大门外等候迎接。
心里正盘算着新上司的性情,三辆马车携一众随从,停在大门前。
想必三个新上任的官员就在马车里。
他正要上前一步,马车后一人忽然利落下马,穿着便于行走的窄袖戎装,行至他面前,客气作揖。
“下官陆敛,新任安陆县知县,见过沈大人。”
沈石:“……”
陆敛?难不成他就是之前被派去河南当监察御史的威宁侯的长子?
天杀的,背景这么深厚,以后还怎么相处?
等等,他一个正七品推官,陆知县为何要自称“下官”?
正在他愣怔之际,知府和同知接连下了马车。
沈石尚未行礼,知府便捧出吏部任命文书,当场宣读。
听到“擢升为正六品shsx通判”时,沈石眼眶忽地发烫。
他其实没立什么功啊,只帮忙跑了个腿,送了个信,知道这件事的人屈指可数,根本传不到皇帝耳中,但他却荣获这样一份任命。
孟姑娘果然手眼通天。
难道他沈石以后也算得上背景深厚了?
随着新官员的上任,德安府安陆县的衙署风气焕然一新。
知府不仅带来了任命文书,还带来了吏部新鲜制定的“九十八条”,并在上任第一天,就于衙门公告栏张贴,勒令衙署上下官吏差役,都要熟记于心,年终考核。
入流官员连续三次不合格者,必会影响年终考评;不入流吏役连续五次不合格者,免其职务,三年内不再录用。
此公告一出,全国各地衙署都掀起一股背诵狂潮。
涉及前途,没人敢掉以轻心。
短时间内,全国上下衙署霸道轻浮之风一扫而空,渐渐显露出吏治清明的新气象。
第77章
◎秋日围猎◎
京城南居贤坊。
一力夫模样的人,穿着脏污的短打,拉着一车粗细不均的木材,木材垒得老高,用麻绳固定在平板车上,穿过坊市的胡同,于一处民宅停驻。
此处靠近东直门。
京城九门各有讲究,东直门素来走木材和砖瓦车,但也不仅限于木材砖瓦,只要是百姓生活所需,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可以从此门穿过。
力夫敲响宅门。
很快,门被打开,一人探出头,瞥了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