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发展: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古代搞发展》 100-120(第8/24页)

报,但主要面对的客户是其他书坊,经各大书坊的手将报纸卖出去。

    毕竟他们的目的不是挣钱,而是将民报行业发扬光大。

    当然顺便挣个钱最好

    刻印坊在城内招了几个人,暂时能够满足报社和书屋的印制需求。

    在叶如尘的参与下,有间报社初步定下了一种报纸,一种期刊杂志。

    报纸在官府的支持下直接被命名为《陇州民报》,五日一期。

    四开的大报纸,划分了数个板块,以经济性、民间性为主,一来及时传播官府思想、通知,二来迎合大众,发些贴近民生的消息。

    杂志则命名为《半月读》,顾名思义,半月刊,以书册形式每月发两期。

    顾青辰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已经细细看了两遍。

    叶如尘轻笑,“如何?”

    “我喜欢,很有特色,极具吸引力!”顾青辰抬头,语气轻快,藏不住的欣喜之情流露于脸庞之上。

    这两种形式从未出现过,他可以笃定发出去会有极好的反响。

    看着身边静静喝茶的叶如尘,两人相视一笑。

    这第一期内容几乎都出自于两人之手,报纸和杂志的版面、栏目、内容类型是叶如尘定

    的,以后都按这个框架来,而顾青辰则负责搜集相关消息、文章。

    明日腊月初一,刻印坊加班加点的忙活了几天,李福也提前寻了数名卖报童,计划初一正式对外发行《陇州民报》和《半月读》第一期。

    整个书坊都处于紧张状态,气氛热烈。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屋内充斥着浓浓的期待,都在猜测民报和半月读会不会掀起一片热潮。

    “这还用问吗?必须的!这东西可前所未有。”

    “对呀对呀,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第二期了!”

    李福兴奋得背着手在屋内直转圈,“哈哈,我已经能预见,咱报社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第107章 卖报

    路上人来人往, 叫卖声不断。

    “卖报,卖报!”

    只见数名小童身上斜跨着布兜,穿梭在大街小巷, 手中握着一张折成方块的纸张, 嘴里不断卖力吆喝着。

    “今日头条, 知州叶大人谈陇州建设与发展!”

    “瞧一瞧, 看一看,陇州民报,大燕第一份报纸!二文钱一份!”

    “有间报社开业,陇州民报、半月读报刊首日发行, 来一份吧!”

    “明园里坊开售日期公布,水泥厂持续招工中, 十条你不知道的冷知识,陇州民报,两文一份。”

    小孩儿身上衣衫发旧, 脸上却洋溢着异常兴奋的笑容,这幅热闹景象引来不少路过的百姓。

    大家投来好奇地眼神, 虽然不知道陇州民报是个什么东西,但似乎有些意思。

    一名机智的报童站在书院门口吆喝,书生们休沐结束正陆续回到书院,听到报童的话语纷纷停下脚步。

    “小孩儿,知州大人谈什么你怎知道,可不能乱说啊。 ”

    “陇州民报是什么?”

    “我可没有乱说!”

    小报童一脸自豪:“东市老酒馆那边开了一家报社,陇州民报是他家出的第一份报纸,这里面有知州大人说的话, 喏,可以给你瞧一眼。”

    “什么报纸?”

    书生好奇地接过报纸, 门口几个同窗闻言都凑上前来伸着头看。

    报纸被折了起来,露出的一面恰巧就是叶如尘那条新闻,并没有长篇大论,只短短几百字讲衙门最近的一次大会。

    会议对陇州建设进行了深度探讨,重点围绕“城市基础建设”、“田地农业发展”两个方面。

    关于农田,叶如尘提出要改变“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状,创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并对此阐述几条意见:

    一是制作人工肥料、改造农用工具,解决天然肥料短缺和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二是建立农户集体归属感、塑造凝聚力,扩大生产规模。

    三是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土壤性状和环境条件引进经济作物,不要让整个陇州的农田都定在单一粮食上。

    四是为农户提供农资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打开农作物销售渠道。

    最近的三名书生看得津津有味,身边还围着不少人,拿报纸的那人所幸高声念了出来叫大家听。

    正看到精彩处,剩下部分被折进另一面,书生刚将报纸翻了个面,一只手就拦在面前捏着了报纸一角。

    几人一顿,抬头望去。

    “公子,说好的就给看一眼,若是感兴趣,不如买下来吧。”

    报童嘻嘻一笑,伸出指头晃晃,“只要两文钱。”

    那书生二话不说,直接掏出两个铜板给他,“我买了!”

    “小童,给我也来一份。”

    “我也要一份!”

    “我要两份,宋兄估计感兴趣,给他也带个。”

    买得人越来越多,小童喜出望外,手忙脚乱得一边收铜板一边发报纸。

    等大家买完报纸了连忙又机灵的拿出一本杂志来,“这也是有间报社出的,叫半月读,四十文,有人要吗?”

    众人顺着他的手看去,是本薄册子,其上三个大字,半月读。

    书名右侧有个一分为二的小框,上层注[戊辰年 腊月上],下层写[半月刊 第1期]。

    封面印着淡雅小花朵,寥寥几笔勾勒了只威武的老虎,老虎微微侧头,鼻尖轻触花瓣。

    旁边一行竖向文字,清秀隽丽,飘飘若仙,[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个怎这么贵?”有人尚未看清便脱口而出。

    要说这个价钱并不高,寻常话本都比它贵不少。

    只是那书生才花两文钱买了报纸,未反应过来就听到还有个四十文的,以为内容差不多。

    待他看清册子后,只当是话本一类,但又薄了些。

    “不贵的。”报童说道。

    “陇州民报是报纸,就一大页纸,你看半月读有这么多页,封面还好看,一定很有意思。”

    “这是新出的话本吗?谁写的?”

    报童摇摇头,“不是话本,这是期刊、杂志,也不是一个人写的,很多人一起写。”

    “哦?”有书生来了兴趣,“小童,这册子你总要让我们先看看再考虑买不买吧?”

    “嗯嗯,这是自然。”

    报童将书递出去,书坊卖书都允许客人先看后买,他明白这个理儿。

    翻开半月读,里面写着[主编顾青辰]。

    是陌生的名字,书生扫了一眼,并没有太在意,而是被目录吸引了注意。

    [杂文轶事]、[知识宝库]、[心之所动]、[漫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