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薄: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春情薄》 40-50(第5/17页)

她心里好像藏着事情一般,不像一般的十六岁姑娘。”

    她担忧的说,“恐生事端啊。”

    姜慧撇嘴,“母亲想太多了,六姐姐跟祖母起争执,于是干脆不去祖母那边,面上功夫都不做。她喜欢母亲,即便母亲不帮着她,但也一句一句喊得好。难道这就是城府颇深了么?这明明是一条筋。”

    朱氏叹口气,认为她还小,不懂这些。又摸摸她的头,“无论怎么样,明日博远侯家的寿宴,你要跟在你六姐姐身边,别让她一个人待着。”

    她道:“她的世家谱背得再好,知晓各家再多,到底没见识过这种地方,万一说错话了怎么办?我如今就怕她跟人起争执。”

    也怕人知道她的过去。

    镇国公府已经落魄了,可不能再给人添上谈资,让人耻笑。

    姜慧知道母亲的心病。自从她们家败落之后,母亲总想让他们在外面光鲜一些。她点头道,“母亲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另一边,三少爷也回了府,一回来就问妻子姜姝的事情,“她今日没闹什么事情吧?”

    三少夫人在一边看书,闻言将书放下,过去给他取外衫,“能闹什么事?这事情本也不算她的错。”

    两人正是新婚夫妻,蜜里调油的时候,她有些话也是敢在丈夫面前说的,“祖母确实……怎么能强求呢?”

    她小声道:“祖母其实是在欺负六妹妹刚来家里,还没有熟悉,不敢拒绝。”

    这般的小心思,众人心里都是有数的。

    谁知道碰见了刺头。偏六妹妹有理有据,还说到点上了。这几日,祖母也不见六妹妹,只觉丢了脸面。

    她叹息,“以后是要长久相处的,怕还是有得闹,总要有一个人先低头啊。”

    这个人肯定不是祖母,定然是六妹妹。且看母亲怎么劝解吧。

    她自己是不愿意去做这个坏人的。

    姜三少爷没应声,但也没出声。三少夫人见他这样,便转了话题,“你今日在书院如何?”

    姜三少爷便小声的道:“我与你说一件事情,你万不可说出去。”

    三少夫人好笑,“什么事情?”

    丈夫虽然嘴巴有时候不好,但其实小孩心性。

    她还挺喜欢这般的性子,单纯率真。

    所以也特意小声了一些,笑着保证:“我肯定不说出去。”

    姜三少爷,“我上回跟你说过谢让,你还记得吧?”

    三少夫人点头,“记得。”

    姜三少爷撇嘴,“他今日来书院寻人了。”

    三少夫人:“寻人?寻什么人?”

    姜三少爷:“不知道,只知道是一个姓苏的,叫什么忘记了。听闻已经消失好几天了。”

    三少夫人:“那应该去报官嘛。”

    姜三少爷:“谁知道!”

    三少夫人不解:“他寻人就寻人,这又有什么不能告知他人的呢?”

    姜三少爷就没说话了。谢让请了斋长找人去问话的时候,他正好碰见,嘴巴没忍住,便嘴了几句。

    这回是没有落得什么好的。谢让冷脸,斋长惧怕邬阁老,竟当着众人的面说他资质平平,骄躁却盛。

    当时他真是想找个地方钻进去。偏生斋长拿捏着他的考评,关系着他明年补缺的事情,还不能大闹,只能愤愤而走。

    他吃了一回亏,又怕四叔父知晓之后说他,只能瞒着。但他这张嘴巴藏不住话,妻子一问就想说,于是抱怨道:“反正他这种人,能寻什么好人?必定是跟他一样的货色。”

    三少夫人本在给他斟茶,闻言手一顿,委婉道:“好几天都没了踪影,他又是邬阁老的弟子,报官之后,肯定是有人抢着帮着寻的,这般都寻不到,想来凶多吉少。”

    如此,实在是不好在背后嘴别人的。

    姜三少爷却没听出这句话的意思,气冲冲的附和了一句:“凶多吉少才好。”

    三少夫人便不说话了。

    姜三少爷得不到回应,端着茶水喝一口,问:“你怎么不说了?”

    三少夫人深吸一口气。

    不要紧,他这是直率。是因为不喜欢谢让迁怒而已。

    她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没什么,只是在想,人命关天,还是不要出事的好。”

    姜三少爷点点头,“不死就行了。”

    他说完这一遭,又忍不住提起姜姝,“她这几日都没有去给祖母请安?”

    三少夫人:“是,祖母也不愿意见她。”

    姜三少爷:“我就说她回家有得闹嘛。”

    他这么一副诸葛亮的神态,三少夫人便又不愿意说话了。

    这还是成亲之后,她第一次跟丈夫置气。

    怎么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呢。

    她喜欢聪明人。

    等第二天,众人都开始去博远侯府的时候,她的气还没有消。

    姜姝跟她一个马车,笑着道:“嫂嫂昨晚没睡好?”

    六妹妹丢了十六年才回来,母亲肯定舍不得她外嫁,必定也是留在京都的。

    三少夫人心里还有着为她做媒的打算。她娘家兄弟如今还有未曾定亲的,这段日子瞧着六妹妹聪慧,品貌又好,便想今日跟阿娘说一说,若是可以,倒是可以亲上加亲。

    姜姝不知道她的打算,还在脑海里想唐十三娘。

    三少夫人娘家姓唐。

    但是什么都记不起来,想来上辈子没有交际。她便笑着道:“多谢嫂嫂。”

    马车一路缓缓前行,因人多,偶尔还要停下来等等。

    外头的人声鼎沸便入了耳。

    姜姝忍不住撩起帘子看——她已经太久没有看见这般热闹的景象了。街头巷尾,酒家小贩,竟跟十年后没什么区别。又看见一些熟悉的铺子,有些是她曾经喜欢关顾的,倒是想尝尝味了,待会可以让赵妈妈提前去买。

    她走马观花一般看着窗外,正要放下帘子,却一眼就瞧见了谢让。

    他跌跌撞撞从拥挤的人群里走过来,一副急匆匆的模样,整个人都失魂落魄的。

    这是怎么了?

    她忍不住将帘子卷上去了一些,探出头去想要看个仔细,便见他也看了过来。

    一双眼睛如鹰一般,直炬炬透过人群落在了她的脸上。

    第 44 章   第 44 章

    姜姝瞬间将此事跟她被送去淮陵联系在一起。

    这是她在无边黑寂里养成的习惯。

    漫漫长夜里,她会将曾经发生的事情,碰见的人俱都在心中翻来翻去回忆千万遍,继而揣测他们跟自己被关的牵连。

    但她从未怀疑过老和尚。

    老和尚是她来洛阳前去世的,距离她被关已经过去了十四年。这十四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老和尚反而被隐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