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吉祥如意》 50-60(第21/22页)

问我帚儿的下落,有没有被打骂惩罚,还在关心她呢。”

    胭脂红霞一起问道:“帚儿后来怎么了?”

    如意装作不知道,说道:“天知道,之后三年,你们也晓得,我忙得像个陀螺似的,那里有功夫去追问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红霞说道:“我隐约听说帚儿被罚到田庄当农奴去了,谁能想到她当上姨娘,重新杀回来了呢。”

    胭脂也很是感慨,说道:“各有各的命,自有天定,这老天爷平日一定很无聊,惯会捉弄人。”

    一听命运捉弄,如意就不禁想到胭脂的亲娘……国公府的小姐,丫鬟的命,唉。

    如意收回了思绪,说道:“今天二十五发月钱,横竖我会去东府走一趟,从腊梅姐姐那里把月钱支出来,我去腊梅姐姐那里打听是不是帚儿就是了。”

    红霞嗔道:“你怎么又直呼我姨妈名讳啊。”

    如意说道:“当着外人,我称呼她来禄家的,私底下,咱们都是自己人,还叫她来禄家的,都把她叫老了,总感觉这个称呼跟王嬷嬷一辈的,王嬷嬷是她姨妈呢,我还是叫她腊梅姐姐吧,反正这里没外人。”

    红霞说道:“我有时候也觉得怪怪的,把她当姐姐,但她确实是我姨妈,哎呀,真愁人。”

    这个话题确实沉重,如意连吃早饭都觉得没味道了,于是换了个话题,问道:“等到开年二月,大小姐要出嫁了,我听王嬷嬷的意思,要陪四个丫鬟和两房人家过去,你们两个如今都是大小姐房里的丫鬟,要把那四个陪出去?”

    大小姐张德华今年十八岁,去年定了亲,是定国公徐延德(注1),徐延德十六岁就承袭公爵的爵位,张德华一嫁过去,就是原配嫡妻,定国公夫人,诰命比继母周夫人的侯爵夫人还要高出一个等级。

    定国公这一脉,祖先是徐增寿,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小儿子。

    大明永乐大帝朱棣的徐皇后,是徐增寿的姐姐。

    当年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起兵靖难,和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反目成仇。

    徐增寿毅然决定支持姐姐姐夫,时常搞些情报送给朱棣,就在朱棣带兵攻入京城的那一刻,暴怒的建文帝朱允炆杀死了徐增寿。

    朱棣看着徐增寿的遗体,抚尸大哭。登基为帝之后,追封妻弟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所以,定国公一脉,既是有军功的勋贵,也是正儿八经的外戚,之后的大明皇帝,都是徐皇后的后代。

    张家是目前大明最显赫的外戚,和老牌外戚定国公徐家,算是门当户对。

    大小姐张德华嫁过去之后,成为年仅十八岁的定国公夫人,诰命也就比老祖宗昌国公太夫人低一点点而已。

    这是张家这三年来,为家族嫡长女张德华的婚事挑挑拣拣,所谋得最好的一门亲事,未婚夫不仅地位高,还年轻,十六岁就封了国公,与张德华十分般配。

    别人家的小姐,嫁入豪门大多从孙子媳妇,甚至重孙子媳妇做起,头上顶着好几重婆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还不能到公爵夫人这个品级。

    张德华一嫁过去,就是定国公夫人,她的人生新起点是许多女人追逐一生都到不了的终点。

    因而,大小姐亲事定下来之后,张家上上下下,没有不高兴的,尤其是王嬷嬷这个牡丹派的掌门,王夫人的一双儿女,嫡长子娶了夏皇后的三妹妹,嫡长女嫁给定国公,都是极好的亲事。

    这门亲事,不仅仅是女婿门第高,定国公府就在西城,和张家在一个城区,离娘家也近啊!

    因此,给大小姐当陪嫁丫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离张家近,即使是家生子陪嫁出去了,也算不得是骨肉分离,相反,还能从此扎根百年的国公府。

    如此一来,大小姐的四个陪嫁丫鬟,还有两房人家的陪房,都是张家家奴们争抢的香饽饽。

    胭脂摇头说道:“我不成,我是西府的丫鬟,在颐园伺候东府小姐可以,若是当陪嫁丫鬟,肯定还得是东府自己人,我挤不进去的。”

    红霞也摇头说道:“我也不成,如今,我姨爹当了东府大管家,我姨妈是东府大管家娘子,他们都对我很好很好的。我在颐园过的舒舒服服,也是副小姐般的人物了,一旦当陪嫁去了定国公府,那是徐家的地盘,我过得肯定不如颐园自在,我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再说了,我喜欢和胭脂在一起。胭脂不去,我去干什么。”

    如意问道:“那到底谁当四大陪嫁丫鬟嘛?”

    胭脂说道:“姚黄姐姐是必去的。王嬷嬷调教的一屋子牡丹,总要陪几个过去吧。”

    红霞冷哼一句,说道:“八成还得混进去一个水果。”

    水果当然就是东府继室周夫人的人。

    如意问道:“怎么说?哎呀,你能不能一口气说完,就像个帚儿似的,吊人胃口。”

    “你能不能别提帚儿了?”红霞举起两根手指头,“你一大早就说了两遍像个帚儿似的,我从此就记着你说像个帚儿的遭数。”

    如意心虚,端起盘子,“你不说我就走了呀。”

    “你别走,听我解释嘛。”红霞说道:“毕竟是名义上的母亲,大女儿出嫁,母亲不得表示一下?”

    如意说道:“想要表示,就多添一些嫁妆嘛,金的银的,田地房舍都行啊,非得塞人。”

    红霞说道:“对呀,那位非要搞这些,以母亲的名义送人,当女儿还能不要?大小姐少不得捏着鼻子接受了。”

    如意说道:“未必就成得逞了,王嬷嬷可不是吃素的。”

    红霞笑道:“也对,咱们就坐着看戏吧。我姨爹说了,咱们两边都不沾,忠心做事便是了。”

    胭脂笑道:“你还两边不沾呢,一口一个姨妈,亲亲热热的,如意叫一句腊梅姐姐,你还不愿意听。”

    胭脂红霞相视而笑。

    如意三五口把早饭都吞吃了,胭脂忙道:“你慢点吃,别噎着。”

    如意咕噜咕噜往嘴里倒豆浆,喝完了,用帕子擦嘴,说道:“我今天要忙一整天,少吃一点都撑不下去。”

    胭脂说道:“你去紫云轩忙,盘子碗我帮你收拾。”

    “谢了啊。”如意穿上大红袄,戴上大红观音兜,捧着手炉往外冲。

    如意走了,红霞继续和胭脂叽叽咕咕的闲聊,“我表弟赵铁柱陪着大少爷打猎,猎了一头鹿,分了些鹿肉,都用盐和香料腌好了送给我,等今晚上夜的女人们查过房,咱们就偷偷拿出来烤着吃……”

    紫云轩,如意来到值房,王嬷嬷已经在打八段锦了。

    三年过去,王嬷嬷看起来一点没老,甚至,因大少奶奶夏氏生了嫡长重孙、大小姐定下了和定国公的亲事,双喜临门,王嬷嬷高兴极了,面目似有回春之态,越来越年轻似的。

    就是眼睛还是不行,夜里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

    王嬷嬷打拳养生,如意不便打扰,就将昨天就算好的账本和一个算盘塞进毡包里背着,和王嬷嬷打了个招呼,“嬷嬷,我去东府支月钱去了。”

    王嬷嬷点头回应,摆出了一个左右开弓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