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摄政王的村夫王妃[种田]》 50-60(第6/32页)
,大了可能会不太?好。等房子建好,可以找两?个人帮忙打扫院子干家务,但是江南江北不用人跟着伺候,起码得先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吧。我可不想他们以后变成纨绔子弟。”
这是江寂亲身体会过?的,他就?是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都不干,所以穿过?来后,韭菜野草都分不清,饭不会做,衣服也不会洗,自食其力的能力几乎为零。
他不想把江南江北也养成自己以前那样,该知道的,该学会的,都得学会了,没有坏处。
江炎闻言,看了江寂一眼,“想不到你对养孩子也还有一套。”
“……长兄如父啊,谁让我是他们大哥呢。”江寂叹气?。
“而且,”江寂看了眼堂屋里的赵茹,捂着嘴小声跟江炎说道,“以后我自己肯定是没孩子的,那不得把弟弟妹妹培养好么,还指望他们延续我们老江家的香火呢,那必然不能长歪了啊,不然我攒下的家当不都得被他们败光了啊。”
江炎:“……”
他看了江寂好一会儿,江寂被他看得背脊发毛,“你这么看着我干嘛?我说得不对?”
江炎移开目光,说道:“说得对,目光很长远。”
“……”江寂狐疑地看着他,“我总觉得你在内涵我。”
江炎挑眉看着他:“内涵你是什?么意思?”
江寂摸摸鼻子:“没什?么,对了,过?两?天放鸭放鱼了,我看看小鸭子。”
江炎看着他跑到圈养小鸭子的角落,眉梢微微动?了动?,这分明?是在逃跑。
第二天,村里的人都传开了,说江寂家要开饭馆了,昨天那一群人都是饭馆里做菜的大师傅。
有不少人遇见?他们时都在问这事。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江寂便答了。
“还没开,要过?阵子,到时候要招小二跑堂的,还要招洗碗打扫卫生的人,到时候如果家里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来应聘。”
“真的吗?我们可以去?”
江寂点头:“符合要求就?可以,我提前说明?,我的要求可是很严格的哦,不看人情?,符合要求坚决不要。”
“知道了。多少钱一天啊?”
江寂摇头:“现在还没定呢。”
“那什?么时候招人啊?”
“还要一阵子,饭馆还没装修好呢。到时候招聘的时候通知大家。”
“行?,等你通知。”
“你饭馆开在哪里呀?”
“北大街。”
“我的天,北大街的铺子很贵的吧?”
“还行?吧。”
这一天,村里又传开了,说是等江寂的饭馆搞好了,大家可以去做工。
顿时,大家都期待起来。
隔天,可以放鸭放鱼了。
小鸭子放到稻田里前要经过?一些训练,比如学会游泳,学会啄食洒在水里的食物,训练它?们以后啄食稻田里的水草和虫子。
江寂用泥巴围了一圈,在里面放了水,小鸭子们就?在这里学游泳和水里啄食。
放鸭放鱼这天,陈大人和徐大人又到村里来看了,村里也有不少人到了田边围观。
江寂家的田被他重新合并过?,有些小一点的田都合并成了一块大田,每块田两?端都挖了个水潭供小鸭子戏水。
他们把小鸭子运到田头,根据每块田的大小,放相应数量的小鸭子。这时,正是水稻返青后一周,田里的水面不深,刚好方便小鸭子行?动?。
江寂打开笼子,小鸭子们一只一只跳进了水里,游在禾苗间,不时低头啄一啄提前洒在里面的米糠,或者梳梳羽毛,但没一只鸭子会啄食禾苗。
徐大人看了很惊奇:“这鸭子确实不吃禾苗。”
江寂点头:“嗯,它?们会啄水草,但不喜欢禾苗。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吃稻谷,所以等水稻长穗灌浆后,就?不能放鸭子了。”
“哦。”徐大人笑着跟陈大人道,“长见?识了。”
陈大人笑着点头,看着江寂他们把一笼笼鸭子放出?去,又问道:“这鸭子还这么小,一整天都未必能游到对面去。”
“明?天咱们就?可以从对面放鸭,还可以从中间开始放,灵活调配嘛,等它?们长大一点活动?范围就?大了。”江寂答道。
“要每天傍晚收回来?”
“对。”
放完鸭子,没过?一会儿,鱼苗也相继运送过?来了。
这都是江寂提前跟渔民订好的,有草鱼也有鲤鱼和鲫鱼,江寂看了下,鱼苗很健康。
渔民当场拿了个瓷碗和木盆,给江寂他们数鱼苗。
稻田里,江寂昨天已经把水都换过?一遍,两?头的进出?水口也都用渔网和竹片做了两?层的栅栏,确保鱼苗不会游出?去,水面上还洒了些青草和糠麸。
每块稻田里江寂还弄了好多的稻草人,他特意把稻草人做成了能随着风旋转的那种,以驱赶鸟类下来吃小鱼。
每亩田放四百到五百尾鱼,渔民数完一盆,江寂就?放一盆。
一群群小鱼苗进入水里就?迅速游开了,有些在水潭里,有些已经进入稻田里面,吃着水面的青草和糠麸。
忙活了一个时辰,把育苗都放完了。
江寂这里就?是个试验区,大家看完又问了些问题,都在关注着江寂能不能养成功,等两?三?个月后到底怎么样。
陈大人和徐大人尤其关注,每隔七八天就?会来转一圈,有时候休沐两?人也会约着一起来看看。
不仅看水稻,养鸭养鱼,还看其他的作物长势。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各种农作物长得飞快,每次两?位大人来都会感慨一翻变化?。
江寂他们也变得非常忙碌,地里的蔬菜移栽、除草、翻土、施肥、浇水,江寂还要每隔一天去城里教韩青山他们厨艺。
忙不过?来的时候,地里的活儿他们就?请人帮忙。
直到这天,江寂跟两?位大人说道:“大人,大家育种的红薯藤可以割下来卖了,有些没种的人家想种的,都可以让他们买了,外县的也可以来。至于?价格,你们看怎么定吧,是让村民们自己定,还是县衙这边统一定价,都行?。”
之前村民们种的是红薯苗,剩余的红薯苗继续生长,现在藤蔓已经很长。
两?位大人很高兴,商量后立马通知下去了,还给了指导价格,一文钱一截能种的苗,一根长红薯藤通常能剪两?到四截,就?根据能剪出?来的苗来算。
县内的人家自由买卖,县外要买的统一定了时间到县衙来,村民们把苗拖到县衙来,大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昌平县的红薯是最早育种的,九成九的人家都买了些红薯的,因?此大部分都是卖到外县去。
顿时,家家户户都按照县衙通知的时间,把红薯藤剪了,按照不同的长度分开扎起来,二十根一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