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作精主子逃荒种田: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捡了作精主子逃荒种田》 30-40(第12/32页)

掌心,一遍一遍的轻柔着。

    被子加宽后,五个人怎么动都不会漏风,甚至还有富余,当真暖和舒服了不少。

    稻草屋子的通风口,在睡觉时可以关上一面,只留下小小的窗口换气。

    五个人挤在一起,夜晚也会有说有笑的聊上几句。柳芸禾渐渐的也适应了这种生活,身体也比从前结实了些,至少不会因为吃饭不及时而胃痛。

    而赵杏儿慢慢的也适应了与其他人在一起的生活,虽然一开始对柳芸禾有些隔阂,但后来发现她怎么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慕春怎么想,心不在自己这里,她做什么都是徒劳的,眼下她仗着慕春在张家讨生活,更不可节外生枝。

    自从找回黄采莹后,关月的眼底也有了神采,虽然话语依旧不多,但干活时明显更有奔头。美中不足得便是落花有意随流水,在人家的眼里估计她还是个小妹妹。

    见两人的关系越走越偏,慕春都替她着急,但眼下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荒年,一些情情爱爱着实无关紧要。

    压了几日的黑云,终于熙熙攘攘的飘下鹅毛大雪,众人离开灵雾山的第五日被大雪困住了脚步,只好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安营扎寨。

    老张家决定将头几日捡到的那只兔子炖了,大雪天吃点汤汤水水,是这一路上唯一的消遣。

    老四捡到的这只兔子足足有四五斤重,挂在车上有几日了,冻的像块木头一样,慕春将它拿到一边灵巧的剥下兔子皮,放进袋子里收好。

    随后手起刀落,麻利的将这只大兔子剁成了小块,装进盆里。

    “慕春,这兔子肉炖好后,给你大伯送去些,再给村里那几个老的送点尝尝!”张铁生走到慕春身边吩咐道。

    老四捡这只兔子回来时,好几双眼睛都直勾勾盯着看呢,今个风雪太大大伙都原地休息,一会炖了兔子肉怎么也不能吃独食。

    慕春觉得只要能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分给老人吃口肉不是什么难事。

    就这么几斤的兔子肉,分到人头上那时不可能,不过意思意思还是可行的,她点头道:“好!”

    北风夹杂着雪花直往人脖梗子里灌,天地间灰暗一片朦朦胧胧,个别人家生火都费劲。

    慕春看着乡亲们长期吃不饱,一个个塌着腮帮子,被寒风吹的弯腰驼背,怎么都点不着的火,被冷裂开的手指,她心里也有些悲凉。

    相比之下,老张家过得尤为滋润,尽管也是一日一餐却餐餐能见点油水,饭量也管够。

    当然这些都是托了柳芸禾的福,其实她也间接救了很多人。

    慕春想着想着便决定这次多做些炖肉,给大伙分些肉汤喝,大雪过后温度约莫又要下降不少,身子弱些的没有油水估计挺不过这两天。

    随后与张铁生商量能不能再多加两只鸡,十来个土豆,萝卜,炖上一大锅,给村民们都分上一勺。

    张铁生看了看家里的存货,风干鸡鸭,腊肉腊肠着实也够一家人挺过这个冬天,便同意的慕春的想法,本质上他更愿意给乡亲们卖这个人情。

    得到张铁生同意后,慕春在灶台下面,搭好细小的木头,木头下面又堆满了松枝,用火折子慢慢将火苗点着,让老四站在风口挡风,老四张慕景一脸幽怨的看着她,却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

    不过很快等火着起来,他那里便是最有利的位置。

    看着简易灶台下面,火苗渐渐烧起来,慕春无比心疼这打水漂的热气,要是接上村里的土炕,不敢想象晚上睡觉得有多舒服。

    明面上拿了十个土豆两个萝卜,实际又从柳芸禾的荷包里加了十来个土豆,剁了两只鸡,一只兔子,凑了整整一大锅的炖菜。

    将所有的食物全部放在锅里翻炒,条件艰苦没办法讲究其他,只能尽量保持食物的营养。

    撒了两大把粗盐进去,又加了根干葱提味儿,不多时浓郁的肉香,混合着土豆与萝卜的清香在这个寒冷异常的午后,随着北风飘向四面八方。

    慕烟在屋子里和面,还是白面与玉米面的结合,沿着锅边紧凑的贴了一圈锅贴饼子。

    按人头算,一人一个。

    “村长,叫大家晚上都做点干的,前些天老四在山上捡到两只大兔子,我见家里还存着一只鸡,便想着多放点水炖上一大锅给大家都尝尝味道。”慕春找到村长表明来意,叫村长顿时喜出望外。

    之所以说是两只兔子,只是为了低调一点,不让其他人觉得老张家好像藏了有金山银山。

    “好好好,托你家的福也让大伙尝尝荤腥,老四是个有本事的。”老村长乐的满脸皱纹,甚至因为又冷又干,还裂开了两处。

    听说全村都能吃上口肉,老村长来了精神,看见青山家也不客气道:“张青山,就属你家粮食带的多,慕春将老四捡的兔子都给大伙炖上了,你家也得跟上,给大伙一人贴个饼子,你看如何?”

    老村长虽然话说的硬气,但眼神里却带着恳求的意味,这年头让人家出粮食,与取人性命有何不同?

    “既然村长都发话了,我便给村长这个面子,大伙能分上口肉吃,我们也高兴。”张青山想了想,决定拿出半袋荞面给大伙每人贴个饼子。

    有人出肉,有人给饼,这消息顺着风传到每家每户,乡亲们顿时像过年一样高兴,干枯的脸上纷纷有了笑模样。

    还派出两个村里做饭的好手,取了张青山家的面袋子,倒水和面甩锅贴一气呵成,那叫一个麻利。

    也有粮食稍微富余一点的人家,听说给吃不上饱饭的人家加餐,也纷纷慷慨解囊,猎户家出了两根腊肠,村长家出了五个鸡蛋,吴工头家里给了三根胡萝卜一把地瓜粉。

    一时间,这方寸之地热闹极了,来来回回的都是给慕春家锅里添料的村民,她将几家拿来的食物全部扔进锅里,来了一锅乱炖。

    铁锅里的食物顿时便的丰盛起来,有土豆,萝卜,鸡肉,兔肉,鸡蛋,胡萝卜,腊肠,甚至还有点蘑菇。

    说白了,就是有食物的几家人,救济救济弹尽粮绝的村民。这百十来口人,由十几户人家组成,有人家备了够活命的粮食,有人家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背着家里的粮食袋子便开始逃生。

    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水上漂流,粮食可以说所剩无几,若不是后期还靠着捞鱼裹腹,说不定粮食袋子早就见了底。

    天气寒冷,架在外面的铁锅自然要消耗大量的木头才能将一大锅的乱炖煮熟,慕春有耐心的添着柴火。

    大锅里肉香吸引了七八个个孩子过来闻味儿,一个个都带着期盼的表情,甚至连口水都要嘀到锅盖上。

    柳芸禾本想给孩子们分些糕点,可随后又突然醒悟放进荷包里的手,怎么都没办法将吃的掏出来。

    是啊,若是让孩子们知道了她有糕点,会不会一直跟着她要?她不敢赌!

    抖了抖身上的积雪,将头巾整理严实后,拿着手里的糕点去喂了家里的老五,那孩子一路上都没受过什么罪,刘桂花偶尔给他开个小灶都会被慕春不要脸的分点,拿过来喂进柳芸禾的肚子。

    柳芸禾知道后,看着小家伙总是有点点的抱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