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家徒儿总想弑师》 40-50(第11/15页)
早有考虑,这第一就是逼他回京,这第二大约是想从李管家身上知道点什么秘密。
关于国师府的秘密。
李家三千年来一直都住在他府上,这府是颜柏榆建的,他还没住过几天,就因为寒心离开了。
这些年他想来想去,还是不相信颜柏榆会变得如此冷血。
当年大概率是出了什么问题,故意赶他走的吧?
往日之事不可考,沈长清更在意的是李管家信中提到的另一件事情。
第048章 势局起,纷争将至
这件事情与国师府关系不大, 说的是皇城最近发生的一桩悬案。
这案子在京都闹得挺大,因为做这个局的人相当放肆,甚至可以说是嚣张, 不仅不遮掩, 反而弄得很张扬。
皇城百姓人心惶惶, 阴雨刚过天方初晴, 本以为高枕无忧,谁知道又遇到这等邪乎事!
除祟司那边如今已经成立了专案组去调查, 具体案宗给这桩蹊跷之事命名为什么不得而知。
但民间有个统一的说法, 管它叫——“没有脚的人”。
这事还得回到半个月前某个清晨, 皇城街道主路上竟凭空出现两串血手印,恐慌的百姓一窝蜂跑到除祟司报案, 除祟司那些人尸位素餐, 愚昧至极, 磨蹭到下午才派人查看。
沈长清摇头叹息, 李管家心思缜密,他见多人同时称自家门口有血手印, 而这些人住所又相差甚远, 就知道这必不是一般的鬼物。
除祟司这一查, 果然了不得!直接惊动了圣上!
因为这血手印乃是自城郊乱葬岗而来, 一路奔着皇宫大门去的!
平昭帝大发雷霆, 痛骂除祟司俱是一帮酒囊饭袋, 养他们还不如养条狗!起码狗还知道遇到威胁“汪”两声,除祟司的人连刺客挑衅到家门口了还一无所觉!
后来还是老丞相出来打圆场,说这鬼东西是被龙气镇住了, 才在宫门口止步,最后原路折返。
这事对颜平没什么大影响, 就是怪膈应的,他下旨让皇城司配合除祟司彻查此事,就没在意了。
但百姓却因此吓得不轻,工部每天都有人来洗刷那些恐怖的血手,可第二天早上一起来,门口的手印又会悄然而至。
据说有一个胆大好奇者躲在窗后想弄清楚是什么东西,结果天一亮这人就莫名其妙疯了!振振有词说着什么当今圣上是鬼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辞,被大理寺以谋反罪处决了,诛连九族。
从此再也没有人试图去看这玩意儿的本体,但不看,不代表他们不会浮想联翩。
——为什么没有脚印只有手印呢?
——因为那东西恐怕压根就没有脚!
沈长清府门前倒是没有手印,李管家特意跑到隔壁国公爷府前,仔细观察了一番。
这说是两串手印,其实也就一串。因为它们是交叠在一起的,掌心与掌心重合,十根手指朝着不同的方向。
李管家弄不懂其中的含义,只是觉得奇怪,就在信里提了一句。
沈长清就从这只言片语里,不过一个呼吸的时间,就看出了猫腻。
他冷笑一声,把看完的信纸叠放在桌上,拿起下一张。
这是最后一张,纸上只写了三排,说的是最近有一批盗墓贼在城郊出没,因为主人不在府上,李管家就自己做主放府中下人们回去,守墓的守墓,迁坟的迁坟了。
毕竟就连权贵家的坟都被人刨了!御史大夫和他孙女长孙雅云也未能幸免于难!
李管家要说的就这么多,沈长清坐着沉思了一会,用秘术传音联系安插在京中的暗线,并交代了几件事。
这第一,让它们密切关注被掘坟者是新坟居多还是旧坟居多,皇陵是否加强把守。
这第二,暗中观察除祟司办此案是入夜前多还是入夜后多,办案地点在郊外还是城中。
这最后一件事,是以皇城为中心,首先探查方圆百里之内所有坟地和乱葬岗,如果尚有余力,荒宅密林也不能放过,看看这附近是否还有它们的同类。
安排妥当后,沈长清把信收起来,又从袖中取出毛笔——这东西昨夜用过后,胡子也没有要回的意思,他就顺手收着了。
反正这东西对胡子无用,胡子也不在意,连着砚台一起都丢给他了,只不过那砚台和纸不好携带,放在屋内。
沈长清还没起身去拿,早有人送了过来,他本欲点头致谢,忽然想起来这是牛驼山,于是便只是冷淡地嗯了一声。
牛驼山这地方,等级森严,那人好似习惯了,恭敬退下。
有人弯腰替沈长清研墨,沈长清稍稍构思,落笔。
这信是写给工部的,沈长清在信中客套了两句,然后说自己夜观天象,上京有雨将至,建议他们好好检查疏水工程。
内容看似与此案毫无关系,实际却能印证他心中最后一个猜想。
而今之计,唯有一个“等”字。
等回信,等结果,等常七。
等归等,却不能真的坐以待毙什么都不干,这两天沈长清装作什么都不关心的样子,实际却早把牛驼山上每一个人的倾向、性格、喜好摸了个遍。
这其中恨胡万者达两成,如果加上稍有反感者,则能达到三成至四成。
有点少了,沈长清一边四处“闲逛”,一边思忖。也许他该改变策略,主动出击,否则优势不显,难保成功。
胡子没有避讳他,他们聚在宴席上,拿自己的罪行当功德胡吹海夸的时候,沈长清就坐在一边默默地听。
首恶当死,剩下的人自有刑部处理,牛驼山没有无辜者,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命案。
沈长清听得有些厌了,站起来,推门出去。
秋霜缓缓凝在叶子背面,结成晶莹剔透的冰。
呼吸间全是寒冷的气息。
十一月了,这是他上牛驼山的第八天,常七还没送来“回信”。
不能再等了,沈长清站了一会,看着月亮慢慢挂起来。
胡子在里面喝得酩酊大醉,剩下的几个喽喽昏昏欲睡。
沈长清悄然消失。
这附近有几家酒肆,沈长清挨个寻过去,走到一家破旧的小酒馆门口,停下脚步,进去。
常七醉醺醺的,在跟人吹牛,众人高兴,哄着他喝,他就越说越喝,越喝越说。
沈长清慢慢走过去,同桌而坐。
常七吹嘘自己年轻时怎样怎样一人一剑行侠仗义,怎样踏遍青山,激流过海。
沈长清笑而不语,低声唤来店家,点了壶清茶。
茶到桌上,他还没喝,就被一只腕上生疤的手挥到地上,摔成一地碎片。
沈长清沉默了一会,道,“老先生醉了……”
“不是我醉,是你……是你不讲规矩”,常七满满倒上一杯酒,推到沈长清面前,“来这里,要……要喝酒!才,才算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