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红娘(美食)》 40-50(第30/36页)
尚且年强的公婆过来把她买下了,刚开始做丫鬟,之后是童养媳。
窦玉凤原本孱弱的身子,也被他家养得白白胖胖。
反而是脸色苍白的少爷,身体依旧不好。
“当时我不认字都是小事,吃饭的时候只会蹲着,稍微复杂一点的衣服都不知道怎么穿。”
“婆婆一点点教我,之后相公还教我写字读书诊脉。”
“春天我们还会去放风筝,夏天看荷花,秋天冬天也有好玩的。”
窦玉凤讲起那时候的事,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整个人沉浸在过往里,没人忍心打断她。
之后家里变故,他们搬到京城:“我们宅子后头,还种了一颗杏树,每年杏花开的好,但果子还没结下来。”
“我想也就是这几年了,等果子结了,我就带一些去他坟头,让他走那么早,自己种的果子都吃不到。”
窦玉凤想擦眼泪,却还是笑:“他真的很聪明,如果他身体好的话,什么秀才举人,根本不是问题。对了,这些年京城宅院不是涨了许多,他那时候就预料到了,让家里一定要买,而不是租。”
“我们不知道,他那会已经在安排后事。”
从家中的宅院,再到店铺的生意,还有以后谁来坐诊,全都做了准备。
爹娘的以后,窦玉凤的以后,都在他心里。
说到这,窦玉凤恨恨道:“他的最后一封信,竟然是让我改嫁他人,还说老家哪哪房的男子不错,人很好,比我小几岁,家里困难应该没婚配。”
“还说什么,让那人来京,就在铺子里做事,到时候可以照顾爹娘跟我。还说那人身体很好,以后我也会有孩子。”
“你知道吗,我们甚至没有办过婚事。”
苏茵茵惊愕抬头,不都说窦玉凤是寡妇?
原来还没成婚?
“管他呢,反正我是童养媳,该做的事都做了,办不办婚事,他都是我相公。”
“本以为念着他身体不好,折腾太累太辛苦,谁能想到,他这点都算计到了,就是不办婚事,到时候我好嫁给别人。”
“他明知道我多想拜堂成亲!”
若不是在外头,苏茵茵觉得,窦玉凤姐都要把桌子锤烂。
苏茵茵更是没想到,怪不得姐姐这么想着她相公,还认定了只有那一个相公。
那信写的有多真挚,窦玉凤就有多气。
其实她也知道,夫君选的人的确很好,人老实善良,他们之前还有接触。
对方过来也只是做些杂活,自己是坐诊的,店里还是她说了算。
但怎么就那么气呢。
越气越想打她相公。
可惜没有机会了。
窦玉凤似哭非哭,眼神里的悲伤一点也藏不住。
“看你还没开窍呢,等你有了喜欢的人就知道了。”窦玉凤最后擦擦眼泪,“不说这些了,真的谢谢你们,那张主簿还说,以后有什么事,还可以去找他。想来不会有麻烦。”
“这份恩情我家一直记着,以后你们有什么事,一定要来找我。”
苏茵茵点头,她会传达给原锐的。
这件事她牵扯不深,本以为还需要耗些工夫,没想到这么快解决了。
或者说也没有办法解决。
就算她是小红娘,也绝不可能帮窦玉凤姐姐牵线成功。
虽然她没有喜欢过谁,可从姐姐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她不可能再嫁其他人的,绝对不可能。
这样的感情不必多说,便能让人感觉的到。
等窦玉凤离开,苏茵茵难免再次想到那个问题。
原锐,到底是什么身份。
或者说,他真的叫原锐吗?
苏茵茵猛然站起来。
想这些干什么啊。
方才窦玉凤说了什么?
她家宅子跟铺子,都是刚来京城的时候买的。
还是典当不少首饰家具,硬生生买下来。
好牛的一人!
苏茵茵本就有些佩服窦玉凤的亡夫,现在更佩服了!
不提醒就算了。
现在提到这事,苏茵茵觉得她家同样该买的。
之前没有银钱吃饭都艰难,那肯定买不起,这些年应该有些家底的。
苏茵茵连忙去找娘亲:“娘,咱们是不是该买处宅子了!”
当年万龙国情况不好,宅院铺子都很便宜。
如今可不一样了啊。
这十几年平稳发展,汴京好宅院价格节节攀升。
现在看来,应该还没到头。
等到西市店铺全都改为两层,乃至三层。
到时候附近的房价如何?
还用想吗!
趁现在赶紧买下来才是啊!
等到明年,肯定更贵的。
要说苏家刚来京城的时候,自然想过买下宅子。
但手里哪有那么多银钱。
现在女儿提起来,苏娘子认真想了想:“发生什么事了吗,此事要全家一起商量,还要找房东问问,若他家不卖这房,咱们还要再选地方。”
买房是个重要的事,肯定会慎重。
可苏茵茵预测的没错。
等到明年北市更加繁华,那房价还会继续涨。
苏指挥使也做了不少打听,得出同样的结果。
家里因为这事开始忙碌。
一个是算手里有多少银钱,二是找合适的地方。
苏娘子先去问了房东,房东显然有些不愿意卖房,他家也知道,这地方明年就是另一个价。
既然这样,找房子变成了问题,而且越快解决越好。
“不能离店太远,也不能离兵马司太远,最好能跟哥哥山家书院近一些。”苏茵茵认真想了要求,自己都觉得有点苛刻。
而且仔细一看,符合这样要求的房子,就要临近南城了,价格又要往上提一提。
“幸好茵茵想到这件事,再拖两年,咱们家更买不起。”苏指挥使听同僚讲了几句,大概都劝他们早点下手。
那还是窦玉凤姐姐的亡夫更厉害才是。
人家十几年前就想到了。
怪不得姐姐那么喜欢他。
听说她家要买房,左邻右舍都给出主意。
特别是孙东俊的母亲,她家已经买了两处宅院,最近准备再下手一间,忍不住道:“这两年宅院价格几乎翻了一倍,咱们西城还好一些,南城那边更贵呢。”
“所以早点买更好。”
说着,孙母看向茵茵道:“不过你家买宅子也是迟早的事,你家女儿那样能干,回头换个大宅院也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