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国色医香: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国色医香》 60-70(第27/43页)

    这一点赵金良表示能理解。

    现在整个大环境对于男女作风问题还是抓得比较严格的,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男女之间都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如果行为太出格被人给抓到了,说不定一个乱搞男女关系的帽子就要扣下来了。

    所以叶青提出这个要求无可厚非。

    “这个没问题,回头我选人的时候,只挑女同志,男同志都靠边站。”

    叶青又继续道:

    “第二条,我对徒弟的学历也是有要求的,我的教学模式比较特别,最起码也要上过高中,数理化基础不算太差的我才收。”

    “达不到这个要求,到时候恐怕会跟不上我的进度。”

    “我这人不喜欢重复已经教过的内容,如果连课程都听不懂的,那就不要浪费彼此时间了,您说呢?”

    赵金良对这一点也没有异议,毕竟任何一个行业,收徒弟都是要看资质的,就连他们部队入伍,对战士的身高体重等各方面身体素质都有明确要求:

    “这个也没问题,到时候我选人的时候先就你的这些要求筛选一遍,不达标的都剔除掉,剩下的再领到你跟前由你来挑。”

    最后一条,叶青才算是说到重点: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外头收徒,按照行规都要给师父免费干几年才允许出师,但您这边属于定向收徒,这个规矩肯定就不合适了。”

    “那我就只对您提要求,我希望您这边能将养猪场劁猪的活外包给我们靠山屯卫生站来做。”

    “我这边带徒弟,正缺实物给她们教学和练手,您这边农场里每年养殖的生猪数量众多,是学徒们上手练习技术的最佳场所。”

    “所以我想把贵农场的生猪阉割工作揽下来,将来作为我手底下那些学员们的临床必修课。”

    最后这个要求,才是真把赵金良给说愣了。

    他是见过叶青给母牛接生的,但他真没想到,这姑娘竟然还会劁猪!

    赵金良忍不住挠了挠头:

    “这个,不是我不愿意啊,但是我们农场,每季度都得上缴好几千头生猪呢,一年下来出栏的生猪多达两三万头。”

    “劁猪这一块儿,原本是由专门的农技员小组来负责的,你这要是抢了他们的活儿,那这个农技小组七八号人就没活干,怕是只能撤岗了。”

    “而且两三万头生猪,你确定这个活儿你们靠山屯吃得下吗?”

    这倒是叶青没想到的。

    她以为农场这边一年也就出栏一茬生猪呢,原来每个季度都得定量上缴一批。

    而且她算了一下,一年要阉割两三万头生猪,这个农技小组的工作量可不轻松。

    如果她把这个活儿大包大揽地抢过来了,回头哪怕带上十几号学员,要把这么多生猪阉割到位,怕是一年到头都没得歇。

    这么一想,叶青冷汗都要下来了,暗道她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真是失策!

    叶青瞬间就打了退堂鼓,又不甘心放弃这么好的教学机会,一时间很是尴尬和纠结。

    还是赵金良善解人意,马上就给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这样吧,收徒这事儿还是按照咱们刚刚定好的来,至于你想要带学员来养猪场进行劁猪现场教学,这事儿也好办。”

    “回头我让农技站那边的劁猪负责人来跟你协商,你这边如果要带学员来农场上课了,可以提前跟农技站那边报备。”

    “要用到哪些东西,需要劁几头生猪,农技站那边都会提前给你准备好,你就只管随时过来随时上课就行。”

    “这样的话既不会耽误农技员小组的工作进度,也能达到你给学员们授课的目的。”

    “到时候我会让农技站那边统计你这边阉割的生猪总数,根据劳动成果来算酬劳,给予你这边一定的劁猪补贴,你看这样处理成吗?”

    这当然再好不过了!

    不给她这边设限,能阉割多少算多少,反正剩下的生猪,农场这边的农技员小组都能兜底,同时还能拿一些补贴,不让她和她带的学员们白干活,这个完美方案简直说到叶青心坎上了!

    赵金良这真诚憨实的脾气,实在是太对叶青的胃口!

    既然人家如此厚道,她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想起了前面在生猪养殖场外头,那俩收购站办事员对赵金良说的话,叶青忍不住问道:

    “赵团,我那会儿在外头听了一耳朵,好像听收购站的人说,咱农场这一批生猪的增重情况不达标?”

    一提起这个,赵金良眉头又缩紧了,下意识地就从兜里摸出了一根粗制卷烟准备点上。

    结果一抬头,看到面前坐着的这个一脸孩子气的小丫头,怕这城里姑娘闻不惯烟味儿,他又讪讪地把烟又重新收了回去。

    “可不是,这一批生猪要是不能按时上缴,拿不到批条,就没法去供销站那边领取下一批份额猪仔。”

    “本来今年我们农场搞扩建,养殖场那边的规模又再次扩大了,一个季度能喂养的生猪数量差不多都能翻倍了。”

    “但供销站那边能提供的猪仔数量有限,一次最多也就能批下来五千,剩下的都得靠我们农场自己解决。”

    “但现在出了这么个情况,这一批生猪不达标,那供销站那边肯定会推三阻四,要是下一茬猪仔批复不下来,等开春后养猪场怕是要开天窗了。”

    几千头生猪无法出栏,很可能就会造成数个城市几个月猪肉供应不上,对这个年代的城里人而言,不能吃上猪肉,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万一有工人因此罢工闹事,上头追究下来,从供销站到农场养殖这一整个供应链上都会有人被问责。

    所以赵金良为此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原本还想找收购站那边的人来帮忙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或者是走走后门通融通融。

    但显而易见,几千头生猪干系太大,收购站那边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叶青好奇问道:

    “这批待出栏的生猪,是在年前才出栏吗?现在大概一头猪平均重量在多少?还需要增重多少才算达标?”

    这几天赵金良天天往养猪场那边蹿,对猪圈那边的情况他一清二楚:

    “待出栏的生猪一共有五千四百头,其中五千头是任务猪,剩下的四百头,是农场里的母猪自己下的崽,原计划是过年的时候留给咱们农场的同志们加餐的。”

    “收购站对任务猪出栏的要求是最起码得长到一百五十斤才算合格,但现在这批生猪的体重多在八十斤左右,等于说要在接下来的三个半月,继续增重七十斤才能达标。”

    叶青点了点头。

    现在农村养猪多是靠喂食猪草糠麸一类食物来增重,其他那些粗粮细粮连人都不够吃呢,肯定是不可能拿去喂猪的。

    但这样的喂养方式,长肉速度是很慢的,一个月能长个十来斤顶天了。

    以这样的增重速度,三个半月后农场的这批生猪肯定是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