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穿越者,名动四方: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娘,穿越者,名动四方》 50-60(第13/31页)

    至于那些家中无妻室的武将,就更少挂荷包了,因为无什可念。

    就如沙英自己,也是一直不挂的。

    他清楚记得,明明大将军之前也不挂荷包,如今……

    有些事只是一个转瞬就了然,沙英笑道:“大将军,您这荷包上的晨……”

    “你也觉得我荷包上的雄鹰衣食无忧?”有一道声音中途截住了沙英的话。

    沙英后一个字哽在喉间,硬是没说出口,也亏得他皮肤不白净,哪怕面庞有些涨红也看不出来。

    听沙英和霍霆山都在说荷包,熊茂、秦洋,还有陈渊几人也看了过去。

    秦洋心领神会,立马道:“属下也觉得这雄鹰衣食无忧,吃喝不愁,甚妙,这也代表着我们幽州往后丰衣足食。”

    陈渊稍顿,然后点头:“秦洋说的是。”

    熊茂虎目瞪圆,眼珠子险脱眶而出。

    不就一个荷包吗,且还是绣着胖晨凫的荷包,怎就和幽州的丰衣足食扯上关系?

    秦洋他们在胡扯个什,睁眼说瞎话,也不怕大将军怪罪。

    但下一刻,他却见霍霆山勾起嘴角,竟是笑了,“不错,挺有眼光。”

    秦洋等人皆是笑。

    唯有熊茂一人眼睛睁得圆滚滚的,他这副震惊到难以理解的模样在几人里过于出挑,霍霆山嘴角抽了抽,懒得和他说。

    又在这个营帐里待了片刻后,霍霆山才离开。

    霍霆山一走,熊茂当即竖起长眉愤愤道:“你们方才为何那般说,那明明是晨凫,为何要说雄鹰?指凫为鹰,竟还扯上幽州丰衣足食那般话,那不是胡来吗?大将军一时不察看岔了,作为下属,难道不该提醒他吗?”

    几人沉默一息。

    秦洋忽然抬手招呼:“你们往这边坐过来一些,莫要靠那呆子太近,否则被传染了呆症,那是药石无灵。”

    沙英和陈渊同时挪位。

    熊茂大怒:“你们欺人太甚!”

    然而没人理他,沙英和秦洋已经开始说起旁的话题。

    “如今是冬季,你们说待来年的春天,幽州会不会多一位主母?”

    “春天估计不成,只一个冬季怕是拿不下司州。”

    “此话有理,那就是打下司州以后。”

    熊茂干瞪眼的在一旁听着,一句话都插不进去。

    *

    自那日以后,接下来的两天裴莺都找各种借口推辞,没去和霍霆山一同用膳。

    实在是,尴尬得紧。

    宿在野外行军的日子很快结束了,因为幽州军来到了一座小城镇。抵达小镇时不过申时,待定好厩置,还剩一些时间。

    “娘亲,我想出去逛逛。”孟灵儿说。

    这些日子一直在行军,只能待在车厢里,且她又晕车。这可把孟灵儿憋坏了,如今好不容易遇到城镇,她要出去走走。

    裴莺也想出去:“我随你一同去。”

    母女俩出门,下到一楼时看见沙英和掌柜在唠嗑。

    见到携女似要外出的裴莺,沙英问道:“裴夫人可是要去游肆?”

    裴莺颔首。

    沙英遂道:“我为夫人牵马车来。”

    裴莺喊住他:“不必如此,今日乘车颇多,如今想徒步游肆。”

    沙英见状没勉强,在裴莺母女出门时,他喊了两个卫兵和他一同跟着裴莺出去。

    这只是座小城,远比不得远山郡的繁华,可能冬季降临,城中多了不少卖调料的铺子。

    冬日来了,有条件的人家都会选择吃一顿古董羹,暖身又畅快,再喝点小酒,一日逍遥。

    裴莺考虑着买些调料回去,改日和女儿二人火锅。

    就在裴莺在铺子里挑选调料时,铺子内里的门打开,两人从内而来,一人打扮似掌柜,另一人似行商。

    “莺莺?”

    裴莺听到有人说话,但此时没将这话与自己联系起来。

    沙英站于门口,闻声倒是扭头往里看,见那男子直直地看着裴莺,抬步就要往里走。

    然而沙英前脚刚踏进店里,就听孟灵儿惊喜道:“大舅舅?您竟在这里!”

    沙英顿了顿,收回脚,只站在外面静听。

    直到女儿开口,裴莺才惊觉方才那声是喊的她。

    大舅舅,此人是那位裴夫人的大兄?

    裴莺转身看去,只见几步开外站了一名身着深色直裾袍的男人。此人约莫三十五六,星目剑眉,清新俊逸,生了一副好相貌。

    见她看过来,裴回舟笑容更甚:“莺莺,一别五年,你如今过得如何?对了,你和灵儿为何会在冀州?”

    虽然不相识,但看着裴回舟,裴莺却莫名觉得很亲切:“大兄,不若我们去茶舍如何?”

    裴回舟稍稍冷静下来,连连颔首:“莺莺说的是。”

    而后又对调料铺子的掌柜说:“姜掌柜,方才谈妥的那些货,烦请后日午时送至渡口,会有人在那处对接,并付上后面的尾款。”

    姜掌柜笑应。

    待和掌柜说完,裴回舟和裴莺母女出了调料铺子,欲就近寻一间茶舍。

    如今世道渐乱,行商并不好做,稍有不慎那是连命带财一并丢了去,故而裴回舟早已养成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习惯。

    才从铺子出来,他就感觉不对劲。

    身后有人跟着。

    裴回舟不由警惕,压低了声音和裴莺说:“莺莺,这茶舍大概去不成了,身后有歹徒,可能是盯上了我身上的银钱。我们分开走吧,我甩掉他们再去寻你,你如今住在何处?”

    裴莺反应了片刻,才想到他口中的歹徒可能是沙英,遂回头看。

    果真除了沙英等人隔着些距离跟着,并无旁人。

    裴回舟着急:“莺莺别回头。”

    要打草惊蛇了。

    “大兄无事,他们是我认识的。”裴莺含糊道。

    裴回舟惊愕,但转念一想,裴莺不大可能独身来桥定县,便也释怀了。

    裴回舟寻到一家茶舍,要了个包厢。

    人生四大喜之一,他乡遇故知,更别说这已不是故知,而是血亲。

    包厢门刚刚关上,裴回舟迫不及待和问裴莺为何在桥定县,又问她这些年过的如何。

    裴家是商贾之家,早些年为了营生,举家搬到了并州,如今裴回舟会出现在桥定县,是为了行商而来。

    裴莺眼睫微颤,忽然不知从何说起,自打北川县遭了兵祸,一切就如脱缰的马,完全偏离了原定轨迹。

    裴回舟意识到不对,“莺莺?”

    裴莺最后决定从头说起,说北川县的“寇患”,说孟家几近被灭门。

    如今信息不易流通,且仅过了一个秋天,这些事裴回舟还真不知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