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420-4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420-440(第24/32页)

   吴安喻确实曾经在宅子里招待了这群凶徒,之后这群人就住在宅子里。

    这些人言谈举止里带着血煞之气,看人的眼神里都是带着凶狠,管家根本不敢多问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只尽心尽力把人伺候好,祈祷他们赶紧离开。

    城中的变故他也听说了,心里猜测与这些人有关,但他不敢问,要是与这些人有关,岂不是跟安老爷有关?

    “你们去逮捕吴安喻了?”李礽问道。

    “是,已经派人去了。”汤斌道。

    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逮住吴安喻。

    吴安喻在听说衙差上门之后,在书房自缢而亡。

    他留下遗书说一切都是自己所为,与家人无关,还有洋洋洒洒的上千字控诉李煦的裙带关系——曹寅,声称曹家和李家结党营私,祸乱朝纲,在江南构建自己的派系。

    除了哔哔曹李两家,他还指责石清韵牝鸡司晨,女子入学院何等荒唐,竟然还做起了研究院的主,真是乾坤颠倒,世道不堪。

    所以,他计划刺杀石清韵,以此打击曹寅之势,做捍卫纲常的第一人。

    “虽身死,此志而不渝……呵……”李礽弹了弹纸,嘲讽地笑了,“还有其他人看到吗?”

    “就发现这东西的人看到了,臣和曹大人也看过。”汤斌道。

    李礽抽出最上面的那张纸,递给汤斌,道:“这就是吴安喻的遗书。”

    汤斌捧着纸,愣了一下,才发现太子爷只留下吴安喻承认自己买凶杀人的事实,以及表明此事乃是他一人所为。

    至于控诉曹寅与石清韵的部分,看样子是不打算留下来了。

    “那……这……动机呢?”汤斌迟疑道。

    “他孙子被开除了,心怀怨恨。”李礽道。

    汤斌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何定下动机呢?

    不过就是想让他来做这个决定。

    李礽道:“你可能觉得我在维护郡主……”

    “臣不敢。”汤斌忙道。

    “江宁研究院陷入如此风波,不少人心中都心怀想法,不过碍于我在此,不敢多言,一旦吴安喻的遗书昭告出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李礽道,“曹寅也是如此,江宁发展到现在,眼红的人大把在,何必为这虚有之事横生波折?”

    “是,太子爷说得是。”汤斌道,可是,这样不就是在欺骗皇上吗?

    李礽对他的心思把握得透透的,汤斌除了在思想上跟不上潮流,本身也是个好官,自然不会背着康熙行事。

    “你另写一本奏本,我会带回京城,亲自交给汗阿玛。”李礽笑着道,“吴安喻的三子吴琦宝有封陈情书,我一并带回去吧。”

    吴安喻是两腿一蹬,一了百了,留下一家人承担后果,他嘴上说跟家里人无关,但这事儿也不是他说了算,到头来还是要等朝廷的审判。

    且,就算康熙网开一面,流言蜚语也能压垮这些人。

    吴琦宝根本不知道他爹把天给捅了,直到衙役登门,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此时已经无力回天,要不是家中还要靠他撑着,他真想追着他爹一起下黄泉,顺便揍一顿。

    最终他也只能写了一封陈情书,先替已经去世的爹认罪,接着再感怀一番父子情深,最后再给儿子和侄子们求求情,关于自己的官职,关于自己的性命,那是只字不敢提。

    “三日后,我便启程回京,汤大人就这一个坦白的机会了。”李礽笑着道,d

    自己的小心思被太子爷发现,汤斌也不觉得有啥不好意思,毕竟这就是他的打算,有些事情让太子爷发现说出来,可比他自己主动提出来完全不一样,“臣多谢太子爷体恤。”

    李礽摆摆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第436章 干杯

    石清韵知道康熙的旨意,欣喜不已,这种恶臭的制度就该从明面上禁止,当然光靠朝廷的禁令是止不住的,但这也是个好的开端。

    至于之后的事情,就交给教育,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总归会是越来越好的。

    “我说吧,绝对不只是因为你是个女子,说到底,还是利益的冲突。”李礽道。

    但凡不是为了打击曹寅,但凡吴安喻的孙子没有被开除,吴安喻都不会动手。

    女子的身份不过是攻讦的借口,越是大家族,越是拎得清,不会为这个理由去冒犯朝廷。

    吴安喻气疯了,在写遗书的时候,也只字不提曹寅和石清韵的背后之人——太子爷,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太子爷是绝对支持他们俩的,声讨他们的时候,怎么会避过他这个“罪魁祸首”呢?

    “我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石清韵笑着道,把吴安喻的遗书折好还给了李礽。

    “是你,为了大清付出良多。”李礽道,废除这些条条框框,最终受益的是全社会,那大清就会是既得利益者。

    明明石清韵可以选择不趟这浑水,做个高门贵女,享受时代赋予的地位,以她的聪颖,绝对会过得风生水起,遇到良人,两人琴瑟和鸣,遇到不良之人,也不会过得凄苦。

    但她依然选择了逆着时代而行,为了这个时代的女子,也为了大清的未来,一己之力,对抗着世俗的非议。

    光凭这一点,就是值得敬佩的。

    “那你要代表大清感谢我吗?”石清韵笑着歪了歪头,露出一个小小的梨涡,“说来,我还要感谢你呢。”

    李礽没有公布吴安喻的遗书,为她免了许多非议,虽然她不惧怕,但总归也不会喜欢,平静且自由的生活才是她的追求。

    “那不过是小事儿。”李礽道,他想了想,“先前说带你去吃河鲜的,吃不吃?”

    “吃!!!”石清韵道,最近养伤,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听到李礽的话,顿时眼神一亮。

    “行,走吧。”

    石清韵以为吃河鲜的地方也是那种不为人知的小店,谁知道李礽带着她走进了一家酒楼,酒楼有三层,石清韵敏锐地发现这酒楼的框架用的是混凝土。

    李礽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笑着道:“本就是基建的材料,能用在日常生活里才好。”

    “也是。”石清韵道,他们所有的研究都不是高端科技,而是基于日常的需求。

    两人上了二楼,要了个包间,这里最出名的就是河鲜乱炖,材料五花八门,配菜也很丰富,看起来十分家常。

    等着上菜的空档,石清韵回忆道:“你记得学校外有一个渔庄吗?我以前去吃,辣辣的,也很鲜。”

    “我知道,我和室友们常点外卖。”李礽也笑着道,为了避免旁人听到,两人凑得比较近,压低了声音,“鱼籽豆腐是招牌。”

    “对对!!!”石清韵恨不得拍着桌子附和,笑着道。

    她笑着的时候,眉眼弯弯,眼底好似流淌着星河,让人挪不开目光。

    李礽避开目光,低下头,喝了一杯水,清了清嗓子,才道:“那你可以尝尝这里的炖鱼鲜,味道不输咱们以前吃过的那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