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25-30(第7/11页)

辣椒苗和花椒苗,在农场栽了五亩辣椒和一亩花椒,十几棵果苗。

    徐兰也在后院移栽了差不多一亩姜和一亩辣椒,七只猪崽二十天大的时候将它们全阉了,然后精心照顾,猪崽的伤口痊愈后换给人三只,四只转到农场的猪圈喂养,一个多月大的鸡崽同样转到农场的鸡圈地上养,半敞的鸡圈宽六米,长十米,能养五六百只鸡,暂时先养这么多。

    她在北拾里雇佣一个妇女打猪草喂猪和喂鸡,阿母和阿嫂也帮忙管着。

    徐兰抽时间去进城的路边折一枝桑树枝后进山,在山里无人的地方扦插桑树枝,催生出一棵和她一样高的桑树,折三枝桑树枝继续扦插催生长高,然后剪下小桑树枝到农场一块地里扦插,她扦插了约两分地后停下。

    至此夫妻俩终于能轻松一些,去年种的冬小麦已经抽穗,他们能轻闲的时间不长。

    徐兰和唐启阳晚上独处时不禁相视苦笑,从头开始奋斗,忙得天昏地暗的感觉真不好,有时他们真想懈怠,随心所欲,但还不行,来了总要做些有益社会的事。

    第二天早上,唐启阳问李先生:“先生,在书院教学怎么样?”

    这阵子自己太忙,村里春忙后书院重新上学,午后石教新学生们基础剑法,箭术好的孙炎抽一点时间教他们射箭。

    李方回答:“坚持读书到现在的只有二十八人,男女各半,在射箭场练习射箭的人很多,竹弓废了大半。”

    坚持读书的人数比预料的少,唐启阳对男女比例有点意外,说:“竹弓坏了就修,明天我去找孙炎,叫他教年纪比较大的人做弓,他们自己做在家练习。”简单的竹弓并不难做。

    李方颔首:“这个可以,不然你们维修和做弓要费不少时间和功夫。”

    唐启阳:“是,先生觉得可以给坚持读书的孩子们发兔毛笔和青石板了吗?”

    李方:“可,明天就发,你们编的三本书我仔细看过,没有不妥之处,只有几个字写错。”

    唐启阳笑说:“多谢先生,我看石和山、芹、陈菽写字端正,我想让他们抄那三本书,抄几本后拿去城里卖,先生觉得如何?”剩下的纸不多,不过卫松他们现在又泡树皮准备做纸,而且市面上已有纸出售。

    李方赞同:“可,此计甚好,他们抄书的同时也是练字。”

    下午,李先生给石五个学生上完课,跟石三兄妹和陈菽说抄书拿去城里卖的事,四人听了兴奋,抄书拿去卖挣钱呢!

    山写字不如阿兄阿妹和陈菽,忐忑问先生:“先生,我也可以吗?”

    李先生温和说:“可以,你们抄书字迹要清晰,不可有错字,慢慢抄,不要心急.”

    石四人郑重点头。

    政儿看了看石四个见落下自己,和先生说:“先生,我也抄书拿去卖。”

    李方微笑和他说:“你还没会写所有的字,写字的时候手还不够稳,等字都会写,手稳了再抄。”

    政儿有点失落:“好吧.”

    李先生给石三兄妹和陈菽各一本书,给石三兄妹是唐启阳和徐兰写的书,给陈菽的是他自己抄的诗文。

    五个孩子轮流看几本书,对一看就懂的本草集和养殖书很感兴趣,一起讨论。

    山遗憾说:“要是所有的书跟姑和姑丈写的书就好了,一看就明白。”

    政儿和石芹点头附和,陈菽说:“不一样,诗不能这样写,要不然没有押韵,没有美感。”

    李方颔首,这个弟子有悟性。

    政儿和石三兄妹想了想,确实是。

    第二天早上,李方在书院教室给二十八个学生发一支兔毛笔和一块青石板,学生们拿到毛笔很兴奋,脸上泛着光。

    李方觉得他们脸上的表情跟自己的孙子孙女们拿到纸钉书时的表情一模一样,他定定神说:“好了,现在我教你们怎么拿笔运笔写字……”

    唐启阳去找孙炎请他教练习射箭中年纪大的人做弓。

    这事简单,孙炎爽快答应。

    学生们放学后拿兔毛笔回家给家长看,并和他们说先生现在开始教写字,家长们稀罕看了兔毛笔,对唐启阳夫妻和李先生感激不已。

    没有坚持读书的人见状有个别后悔了,大多数没有,只想射箭和练剑。

    当天下午,孙炎拿砍刀在射箭场找年纪比较大的人,问他们要不要学做弓,年青们都愿意学,于是孙炎带他们去竹林挑选竹子。

    次日早上,唐启阳带政儿去后院教他爬梨树,他学会很快,脸上肉眼见的快乐,傍晚唐启阳又带几个孩子去河边游水。

    可以说,几个孩子在唐启阳身上得到缺失的父爱。

    两天后唐启阳带些玻璃珠进城,找别国来的商队卖玻璃珠给他们,然后去跟铁匠定做两个口径一米的大铁锅,在集市找买些少见的种子,并买些麦子和粟米。

    早上徐兰忙完家里的事,带石五个孩子和村里几个孩子去山脚教他们辩认药材,采药挖药,孩子们认真听,动手采药和挖药。

    碰到蛇孩子们没有惊慌,最小的政儿也不怕,抽出木剑跃跃欲试,没等他动手石就用一块石头把蛇砸死,政儿一脸遗憾把木剑插回剑绡。

    徐兰不吝称赞他们:“表现不错。”

    孩子们脸上露出笑。

    徐兰看太阳在十一点位置带孩子们回家,让他们提自己采挖的草药回家洗后晾晒,晒干后放着自家以后用。

    下午家里的小私塾停课,唐启阳夫妻提东西牵着马带着五个孩子去农场。

    到了农场,徐兰去种唐启阳上午从城里买回来的各种各样种子,唐启阳从篓子里拿出简单的马鞍套在马背上。

    马鞍真的很简单,徐兰用麻布和三层羊皮还一些碎皮缝制成,没有用一点铁,相连的马蹬是用一块小木板打磨后在两头凿槽口,用麻布固定在马鞍下方。

    唐启阳系好马鞍跟年纪最大的石说:“石,你先来,抓着缰绳,左脚踏着小木板,翻身上马。”

    学骑马是每个孩子的梦想,石激动点头,深呼两口气伸手抓缰绳,左脚踏上小木板,灵活翻身上马,稳稳坐在马背上。

    唐启阳鼓励他:“不错。”

    石脸上露出笑。

    政儿和山、芹、陈菽眼神热切看着石(阿兄),又热切看唐阿叔(姑丈),他们也要骑马。

    唐启阳笑说:“从大到小,轮流着骑。”

    唐启阳教导石在马上骑一段路,教他下马,教导下一个上马骑马。

    卫松十四人在一个棚子下凿两块大石头,远远看石几个孩子轻松上马下马,马背上好像有东西,停下手里的活呼拉拉跑过去,走近发现马背是有东西。

    只见芹脚踏在一块小木板上,翻身稳稳坐在马背上。

    卫松十四人中有一半学过骑马,知道学骑马时上马多难,现在马背上只有个简单的东西,小孩就能轻松上马,怎能不吃惊?

    卫松看向唐启阳问:“阳,马背上是什么?”

    唐启阳牵着马走动边和他说:“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