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40-50(第39/40页)
俸禄除了给母亲养家,还要挤一点出来还钱。
王义又佩服他,又同情他,总叫他跟自己一起吃饭,林婴却总躲着他。
今日事毕,王义推开帐簿,一个箭步蹿出去,抓住了正要离案的林婴的手腕,嘿嘿笑道:“一起去吃啊。”
林婴无奈,又不好跟他拉扯,只好跟着出去,低声道:“你都掺白面的,我哪里好总吃你的。”
“我就说你带的粮食跟我混在一起不就好了,你又不肯。”
他们没有公费饮食,俸禄就是直接发粮食。他们这些小吏若是家不在县里,往往搭伙一起吃。他俩新来的,暂时找了个食肆,把自己的粮食寄存在那里做着吃。
本来他们俩正好搭伙,但林婴舍不得用白面,就不想占他的便宜,王义却总拉着他同食,今天这一出也不是第一天上演了。
两人就是关市下的佐吏,管的就是县中的市亭与旗亭,对哪里饭菜合口已经摸熟了,粮食如今便存在那家。
郑荣还让男人走了一趟,把豆腐坊赚的钱拿出一些给儿子送过来,嘱咐他在外面不要亏了自己。王义平时节省,今天也有些馋了,要了份狗肉跟林婴分食。
林婴推辞不过,被他直接一筷子叉了块肉丢碗里,也只能慢慢地吃了。他有些心不在焉,不时向外面张望,王义好奇地在他眼前挥了挥手,“看什么呢?外面有淑女经过?”
“别瞎说。”林婴不禁逗,脸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尤其是外面真的有两名女子结伴而过,他更是连连摇头,生怕叫人误会。
王义才十七岁,当了这阵子的小吏也没磨了天性,笑得前仰后俯。林婴无奈,等他笑得停下来,才解释道:“我是看多了好些妇人,都是新开的那家织室的吧。你没觉得吗,最近市中都要热闹些了。虽说她们舍不得进食肆,但市亭里头的货,可是多卖了许多呀。”
王义也是天天跟这些打交道的,林婴一说他也想得到,不由小声道:“这些妇人都是少府的隶妾呀!听说也是考试考得好,给直系血亲赎身了,自个儿却进了织室,也不知道到底是得了自由,还是没得自由。”
从门外经过的不是什么淑女,正是这样的女子。只不过一个确实年轻,一个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程伏与同伴经过食肆,看都没有往里面看一眼,那不是她们能去的地方。数月前,她参加了那场考试,原本一眼到头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她达标了。
原本想给幼子或幼女换一个赎身名额的程伏改变了主意,将这个名额给了长子。
因为狱掾宣布了一件事,像她这样达标的人,不但有一个直系血亲的赎身名额,自己也能去织室做活——不是隶妾的那种活,而是有工钱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们仍然不得自由,虽然可以去市亭中购物,但仍然被官府看管。
可她能拿工钱,还可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自由不自由的也就不重要了。程伏就给长子赎了身。长子罚为城旦,那是个苦活,她怕再晚一点孩子就要死了。
不过也就第二天,狱掾让她在两个孩子间重新选一个,她心中大拗,颤声问:“是我的告已经死了吗?”
狱掾不耐烦地说:“快些,选哪个?何告自己考过了,他要给你赎身,你再选一个小孩赎身吧。”
程伏又是欢喜,又是不安。若是这样,她留下的孩子岂不是要孤身一人沦落为罪徒了,连照顾的人都没有?她斗胆陈情,狱掾虽不耐烦,倒也通情理,觉得确实不妥,最后同意了她的请求。
她仍为隶妾,但她的三个孩子都是已经赎了他们父亲罪过的平民了,长子已经成人,可以抚养弟妹。她虽是隶妾,但只要能留在织室就有工钱,可以养活她的孩子。
那时她唯一担心的事,就是她真的不擅纺织,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打回来继续做苦工。
但织室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样。
在市亭中精心挑选,程伏买了一块布。虽然不擅纺织,但她针线活还行,能抽出空来给大儿做身衣服。与同伴会合后,她们回到了织室。
官府并不担心她们这些弱女子逃跑,也确实没有人敢逃跑。程伏舀了勺冷水洗了把脸才进去,她们是用中午吃饭的时间啃着玉米面馒头出去的,因为没多少休息时间,吃完饭一会就要上工了。
用冷水浇一浇脸,也能清醒一点,免得出错。
这个织室不织丝麻,而是用棉花来纺线织布。程伏对棉花并不陌生,因为自从不用舂米之后,她下田干活就是种的棉花。
到采摘季是最劳累的,也是最需要人力的时候,程伏被那棉壳扎得一手的伤,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也让她手指痉挛,疼痛不已。
她那时候根本没有心力关注这玩意是做什么用的,后来一心学习准备考试,更是没想过。
到现在她才知道,原来这棉花也是可以织布的。
也对,如果不是劳累到已经完全麻木不会动脑子了,她本来就应该注意到,那棉花的丝絮纤长,确实是可以用来纺织的。
送到织室来的棉花都已经去籽了,程伏不负责织布,她负责纺纱。而那纺纱机竟然有八十个纺锤!就算她不擅纺织,这又非丝非麻,她还是眼睛都直了。
这下好了,大家都是从头学起,也就不显得她笨拙了。这台八十个纺锤的机子叫她一个人操作,她也慢慢上手,除了要集中精力之外,也不觉得有多烦难。
熟练之后,她甚至可以一边做活,一边稍稍走神,想着这几个月攒下来的工钱要怎么安排。
虽然织室吃得差还要收钱,但竟然工钱给得不少。她没别的用处,都能结余下来。三个孩子光身子放出去,家业是全没了,两个小的也没有阿兄阿姊的旧衣穿,要不给他们也置办一身?
只买得起麻布,但织室有脏污了被丢掉不用的棉花,她发现这东西比稻草柳絮保暖,捡回去洗一洗晒干了可以夹进去,冬天就不会受冷了。
大家都不傻,都在捡,还会偷偷弄脏了棉花使之被丢弃,再去捡回来。管织室的狱吏发现了这个漏洞,宣布哪一组丢的棉花多,就要扣工钱,并且惩罚一餐不得食。又定了个标准,超出这个标准,这一组就要离开织室,大家才收了手。
不过她已经赶在狱吏发怒前捡够了。
哎,只是这样一来,太稀疏的麻布还不当用,可葛布和她们织室产的棉布她又买不起……熬一熬吧,熬到明年,兴许她就能给三个孩子做一身冬衣了。
至少,眼下的生活是有希望的。
程伏不知道,她与同伴们难得出去购买布匹的身影落在两个少年小吏眼中,又引发了他们的议论。
林婴和王义吃完饭,慢悠悠地散步回去,又说起了织室妇人的事。
“虽说是隶妾,可有工钱。少府没把她们放在咸阳县,而是放在了我们长安县,想来又是与变法有关。你觉出来没有,她们都那样俭省了,可市亭还是繁荣了许多。”
王义点头。每个月“平贾”,给货品定价,明显看到那些针头线脑布匹和锅碗盆勺悄悄涨了价,尽管只是一文半文的,但着实是涨了啊。
没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