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30-40(第19/22页)

湖水引过去。”

    王晦马上应道:“老奴会去工部和司农寺找人来瞧瞧。”

    等绕完目前规划的局域,姬安看日头还没落,就继续往后走,时不时问一下王晦附近都是什么地方。

    姬安甚至还看到了一座庵堂,奇怪地问:“怎么还会有庵堂?”

    王晦低声答道:“是给犯了事的妃嫔在此修行赎罪。”

    姬安也压低声音:“就是冷宫?”

    王晦:“差不离。”

    姬安有点好奇:“那现在有人吗?”

    王晦摇摇头:“现在只有两名女尼日尔常上香与清扫。上一位进去的妃子是太宗朝的,已经过世了。”

    姬安更加奇怪:“那两名女尼就不能出宫了?”

    王晦:“是宫外慈心庵的弟子,她们每年都会安排人来宫里轮换。高祖皇帝的皇后信佛,宫里这座最初是特意建来给她礼佛。

    “她仙逝之后,原也是为她供奉香火。后来有妃嫔犯错,高祖皇帝就让人来这里给皇后祈祷,渐渐地就变成了惯例。”

    姬安点点头,没再多问。反正和他肯定不会有关系。

    上回姬安主要是看花园,这回才终于算是把宽广的后宫走马观花地绕过一圈。

    回程不知走到何处,突然听到咚咚咚的声音传来,像在敲击什么东西。

    姬安听着声音越来越响,却不见周围人有警惕之色,不由得问:“这是什么声音。”

    王晦:“回陛下,是捣衣之声。天渐凉了,趁着天气好,先捣好冬衣,随时可穿。”

    姬安还是听不明白:“捣冬衣?”

    王晦继续解释:“虽说宫中会发四季衣裳,但也供给不起柔软的绫罗绸缎。平日里便是细麻布裁衣,夏季加两身易吸汗的葛布裁衣,冬季加一件粗麻布裌衣。粗麻布硬,得先捣软了才好穿,而且捣过的衣也更结实,不易坏。”

    姬安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他看看周围众人,再一细想,的确除了自己和上官钧一直穿丝绸,仆从们的衣裳布料并不一样。只是他先前没想过布料的事,就没有仔细留意过到底是什么料子。

    但,如此大量地使用麻布、葛布,也就是棉布还没有普及?

    姬安试探着问王晦:“宫中有没有棉布。”

    王晦听得不解:“绵布……陛下是指丝绸?”

    姬安换了个问法:“有一种白白软软的,像云朵一样蓬松的花。那种花能纺成线,用来织的布。”

    王晦仔细想了想,摇头道:“老奴未曾见过……”

    却是有个卫士小声插话说:“陛下可是指白叠布?”

    王晦这才有反应:“哦!白叠布啊,这个是有一些。”

    姬安欣慰:“晚上拿给我看看。”

    第40章 好布 我俩谁跟谁,要笑就笑

    姬安继续道:“说说那个白叠布,哪儿产的,产量如何,价格多少。”

    王晦面露愧色:“老奴只知道是西域过来的,那边似乎好些小国家会种白叠子,织白叠布。使团来访之时,会上贡一些到宫中。至于商人运过来卖的,价格也不低,和咱们江南的丝绸价不相上下。”

    姬安又去问刚才接话的那名卫士:“你叫什么名字。”

    卫士抬头挺胸,壮着胆子看向马上的姬安:“回陛下,臣叫卢仪。”

    姬安:“卢仪,有没有什么王内侍没说到的,你可以补充一下。”

    卢仪连忙回道:“臣曾随军去过西域几个国家,在当地见到了他们种的白叠子。”

    姬安立刻有了兴趣:“是什么模样。”

    卢仪仔细回想着说:“长得不高,花的确是像陛下说的那样白白软软,但臣感觉第一眼更像蚕茧。不过摘下来撕一下,就和云朵也挺像。”

    姬安:“那里种得多吗,是不是民间都用那种布。”

    卢仪:“算是常见。但那些国家本身都很小,所以要说种植量,臣感觉也算不上多大。”

    这时,王晦又接话说:“其实大盛也产类似白叠布这样的布,在岭南地区,称为吉贝布,还有染色的,宫里也收有一些。有商人从那边运到中原卖,京城也能见,都是紧俏货,只比上好的丝绸价低些。”

    姬安:“植株……织布的东西在地里长什么样?”

    王晦只得又摇头:“陛下恕罪,老奴实是不知。”

    姬安一笑:“没事。你让人把白叠布、吉贝布和宫里给下面做衣的布,都拿一些给我看看。”

    王晦赶忙应声。

    就这样,姬安愉快地逛完正在改造的后宫,放王晦继续去忙,自己回了立政殿。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姬安自己心情好,他感觉一路看着轮值站岗的宦官们,好像都是脸上带着喜意。

    姬安进到殿中,洗过手一转身,看见洪大福提着热茶进来,不由得笑道:“今日你不是不当值。”

    洪大福一边倒茶,一边乐呵呵地回说:“奴几个都跟着陛下住这里,不当值就是睡个懒觉。闲着没事也难受,便想来看看有没有能搭把手的。”

    如今姬安带过来的六名内侍中,朱顺是最忙的一个,徐小七有给事郎这个固定差事,剩下的四人轮班跟着姬安,每日两人在跟前听用。现在洒扫洗衣的事都有别人做,因此没轮班的人闲时也爱过来候着。

    不过,姬安倒也理解他们。一是争取多表现,让自己能时时记着他们;二也是对外表示他们受宠,毕竟天子可不是人人能靠近。宫中生存之道如此,只要他们不作威作福欺压下面人,姬安也就随他们了。

    此时,姬安坐下接过茶,边喝边问洪大福:“我怎么感觉今日宫里的人好像都挺高兴。”

    洪大福:“见着陛下当然高兴。”

    姬安瞥他一眼。

    洪大福笑着解释:“今日发冬衣呢。奴也高兴,以前都没穿过絮丝绵的冬衣,先前试了试,又轻又暖和。”

    姬安示意跟前的三名内侍都坐:“你们以前的冬衣是怎么样的,过冬冷不冷。”

    三人就比划着,你一句我一句地给他说。

    “粗麻布制的裌衣,里面就塞柳絮、芦花、稻草、鸡鸭毛这些。”

    “被子也差不多是这样。若是有银子买狗皮、羊皮的裘衣或毡子,就是极暖和的东西了。”

    “不过宫里的屋子墙厚,防得住风,在屋里待着就不太冷。”

    “比奴小时候在家里强得多。”

    “奴那村子,每年冬天都有人熬不过去的。”

    “陛下以往每年都有炭例,房里暖起来,奴几个也能沾沾光,算不得多难过。”

    “今年就更好了,冬衣也是绵的,冬被也是绵的。”

    “跟着陛下真是奴几个的造化。”

    几人正说着,负责通禀的宦官在外头禀:“陛下,王内侍让人送布来了。”

    来人捧着好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