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40-50(第14/28页)
,我能给;他不能给大盛的,我也能给。二位都是聪明人,我相信二位会做出聪明的选择。”
说完停顿一下,续道:“何况,我死在此处,和死在深宫,又有何区别。”
姬安看着她脸上自信的笑,心里却有点犹豫起来——不知道现在的图国皇帝,和这个女人,哪个敌人更可怕。
姬安敛眸思索片刻,再抬眼问:“那么,太妃想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不会出兵图国。”
孙太妃说得毫不犹豫:“杀了皇甫雄和皇甫烈。”
姬安听得无奈一笑:“太妃,朕不可能让他们死在大盛境内。”
孙太妃眼珠转动:“陛下说得不错,只要不在大盛境内就行。大盛能人甚多,应该可以办到吧。”
姬安:“他们两个人过来,回去就两个人都死了。贵国皇帝哪怕是个傻子,也知道这里面是我们在动手脚。”
孙太妃:“我只有这一个要求。正是因为不好办,才值得上每年多出的十万贯。我图国虽擅养马牛羊,但十万贯之数,掏出来也是割去一大块肉。”
姬安刚想去看上官钧,便听上官钧说:“杀一个可以,太妃挑一个吧。”
孙太妃目光转过去,想了想,说:“那么,赁资加十万贯和开田,也请大司马挑一个。”
姬安目光在上官钧脸上转过,接话道:“这样好了,我们帮你杀掉皇甫雄,再把皇甫烈留在我国至少一年,如何。”
孙太妃略微愣了下:“留下他?”
姬安:“他不在图国,也就和死了差别不多大吧。你们抓紧时间行事,等令郎登上大位,朕就命人将皇甫烈绑回去。到时是杀是留,随你们的意。”
孙太妃垂首思索一会儿,又狐疑地看看姬安:“陛下莫不是想,让琳琅王出面留皇甫烈?皇甫烈不会答应的,他再儿女情长,也不会连这点轻重都不分。”
姬安:“那你不用管,朕自然有朕的办法。反正,这交易是我们先做到了,你才会行事,怎么样你都不亏。”
孙太妃这回思考的时间更长,还回头看向孙家父子二人。
孙东起弯身凑到她身旁,和她低声用图国话商议。
姬安先前见到图国有三个人时,就已经打开了系统的翻译功能。此时虽然听得不是很清楚,但也能大致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不过,姬安和上官钧就不方便交谈,又想着趁热打铁把事情敲定下来。
姬安转眼看看上官钧,见他又开始闭目养神。姬安再垂眼,看看桌下两人相互挨着的椅子边缘。
随即,姬安微微扬手,宽大的袖子就盖到了上官钧那边。
上官钧半睁开眼,目光在那袖子上一扫,再转到姬安脸上。
姬安对他一笑,却是藉着袖子的掩盖,手指在上官钧腿上写字。
上官钧再次垂眼,仔细感受腿上载来的笔划。
姬安写得很慢,不过字简单,很容易猜到——可?
上官钧抬眼看过来。
姬安写完了字,也看向他。
就见上官钧微微一笑,前倾身拿桌上的茶。
第一杯拿的是姬安的,递到姬安面前。
姬安微愣,伸手接过。
上官钧收回手之时,手指在姬安手背上轻敲两下。
随后若无其事地端起自己的杯,低头喝茶。
姬安跟着喝茶,心中奇怪——点两下是什么意思?
这时,对面图国两人终于商议结束。
就姬安听见的,孙太妃原本就倾向同意,只是让孙东起帮着想想有没有漏掉的地方。两人一同盘了盘,都觉得可行。
果然,孙太妃换回盛国话说:“好,那便这么说定。陛下与大司马杀掉皇甫雄,留下皇甫烈一年。待我儿继位,我当上太后,就提升云朔之地的赁资为二十万贯,准许贵国在河关开田。”
姬安放下茶杯,笑道:“太妃爽快。那么,就照太妃刚才说的,请写下‘国书’。”
师晟准备齐全,刚才就让人备下纸笔,此时立刻送了上来。
孙太妃很干脆地写完,盖下那枚太后印玺。这份“国书”当中,甚至有盛国文本和图国文本两个版。
姬安接过细看。现在他能看得懂图国文本,但他不想曝露这一点,便让师晟找会看的人进来看过,再交给上官钧。
等上官钧也看完,让人收起,孙太妃又说:“也请陛下给我留个凭证。”
姬安笑道:“朕何需留凭,只要做到了事便行。”
孙太妃:“不用写刚才那些,就留一份两国通好的手书即可。”
说完,她又看向上官钧:“或者,大司马留也行。”
姬安这才明白,刚才上官钧点的两下是什么意思——二选一,择二。
他转向上官钧:“那便大司马留吧。”
上官钧颔首,提笔写下,盖过大司马印,交给孙太妃。
姬安想了想,强调:“虽然信在你手里,但我们不会承认这封信是大司马写给你的。”
上官钧的手书没有抬头,的确可以不认这个账。
孙太妃一笑:“陛下放心,这封信只会是大司马写给我儿的。”
姬安没想出来一封没头没尾的信会有什么害处,而且是上官钧自己同意的,也就放下心。
两边都谈得满意,一同举茶相庆。
第46章 谈成 一重又一重的算计
孙太妃饮完茶水,最后问一句:“大司马可否给我句准话,什么时候能杀掉皇甫雄。”
上官钧:“这个冬天内。要让他死得不令人起疑,布置需要时间。”
姬安接上话:“皇甫烈估计也要过了年才会再来大盛长留。”
上官钧看一眼姬安,补充:“最好是待皇甫烈来了,再对皇甫雄动手。免得皇甫雄死在前面,贵国皇帝不愿放皇甫烈过来。”
孙太妃点了点头:“好,那我便心中有数。”
说完,她拿着帷帽站起身:“我们不会多留,明日就起程返回图国。”
上官钧:“太妃干系到两国情谊,我会派人暗中护送。”
姬安微笑着送别:“若还有再见之日,希望那时朕要对太妃换个称呼。”
孙太妃微微欠身:“借大盛陛下吉言。”
随后,带着孙家父子离开水榭。
为了谈判内容的保密性,羽林卫都守在岸边,水榭里只有师晟随侍在侧。此时姬安看着图国三人的背影顺着九曲桥远去,就很是放松地靠到椅背上,吁了口气。
姬安将刚才系统记录下的孙氏写的“国书”调出,又看过一遍,想起来问一个刚才不方便问的问题:“开田是什么?”
会让上官钧在这种谈判里专门提出来的要求,应该是件大事。
上官钧:“在河关地区开垦水田,那里合适种稻谷。”
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