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40-50(第7/28页)
卦之魂立刻开始燃烧,又怕自己表现得太明显,连忙端起茶杯装作喝茶,一边回:“你这么一说,好像的确是。是有什么讲究吗?”
上官钧抬眼看看他,再垂眼拿起另一样饰品,同时说道:“先帝登基那年,有位高人给我批过命。”
姬安实在忍不住,双眼发亮地看过去:“怎么说的。”
上官钧:“他说,若我娶妻生子,会与紫微相冲,不利帝星,甚至可能折损帝王寿数。”
这回他拿起来的,是一支发簪,同样嵌满大小不一的碎金,看式样男女皆可戴。
上官钧拿到眼前,像是仔细看了看,再举起如同展示给姬安,目光也转到姬安脸上:“陛下可会担心?”
姬安一愣,没想到上官钧这命批的,竟然还能与自己有关联,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心里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把那些当成迷信。但又想到自己都穿书了,上官钧都疑似重生了,说不定还真有什么玄学在其中。
但要说为此阻止上官钧娶妻生子,先不说做不做得到,目前就还过不了他心中那条道德门槛。
最后,姬安还是诚实地说:“这个……男大当婚,大司马若要成婚,我不会拦着……老天安排的事,我觉得担心也没什么用。咱们就顺其自然,各安天命吧。”
上官钧目光在他脸上转转,又慢悠悠地摆着手中金簪的位置,彷佛在隔空给姬安戴上:“这金簪倒是与陛下挺相衬。”
突然转了话题,姬安就被他带得不自觉地看向金簪。
上官钧欣赏片刻,又将金簪放回去,继续拿下一件饰品看。
那只匣子里,饰品种类倒是不少,而且好几样明显是给女性的。姬安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图国新帝从哪个随军妃子那里随手薅来送给自己。
上官钧一直没再说话,姬安感觉气氛有些古怪,随便找个了话题:“你说,是那两支参值钱些,还是这些首饰更值钱。”
他看着感觉那堆金子份量不少。
没想到,上官钧却说:“当然是参。这些不是金子,图国匠人的工艺也还比不上我大盛。”
姬安吃了一惊:“不是金子?”
他连忙凑上去,随便拿起一样仔细看,却看不出哪里不对。
上官钧提醒:“重量不对。”
姬安掂了掂。但他接触饰品少,不知道纯金打造该是多重,只得问:“是镀金的吗?图国这也太小气了。”
上官钧:“甚至不是镀金。这些碎块是愚人金,只是外表看着与黄金类似。民间的江湖人士时常会拿来行骗,经验不足的人容易上当。”
姬安感觉自己膝盖有点疼。
他把手上的东西放回去,此时再看那匣子,就感觉送不出手了,便说:“那这一盒我还是收回来吧,回头再让郑永从内库里寻些好东西送你。”
上官钧却是合上匣子,手压在盖上:“两支老参倒是极好,其他的就当个添头。谢陛下相赠。”
姬安看不透他神色。不过,既然上官钧愿意收,也就随他了。
○●
图国使团众人回到在四方馆中所住的院子。
这里是官方馆驿,他们自然知道在此不方便说话,并没有讨论什么,只各自散去休息。
中午之时,馆驿小吏将午饭送到院中堂屋。
使团来访,朝廷会划拨接待经费,使团的吃住用度皆有标准,标准之内无需来使掏钱。
只不过,现在还是国丧,饭菜自然都是寡淡的素菜。
图国众人刚进大盛就碰到国丧,一路吃着这样的饭菜过来,也就前日那顿接风宴强一些。
此时就有两三个人忍不住用图国话抱怨了几句。
连皇甫雄都跟着说:“又是这些,嘴都吃得淡出鸟来了。”
小吏躬身笑道:“各位贵客若是想吃些好的,京中有几家酒楼的素菜都做得极好,可以去试试。”
皇甫烈转头看他:“你能听懂我们的话?”
小吏:“小人被分派过来,是会一些,才方便伺候各位。”
韩道治接话道:“大盛就是这样。不仅咱们这儿,其他院子里伺候别国的,都要会一点那国的话。”
又问小吏:“你还会哪国语。”
小吏笑道:“使者看得真,小人的确还会些其他的。”
随后报了两三种,听得图国众人都禁不住惊讶。
小吏连忙道:“不是精通,也就是能听懂日常的话。”
就有人用图国话问他:“你刚才说酒楼,有肉有酒吗?”
小吏摇摇头:“国丧期间,哪儿敢卖酒肉。不过素菜也有素菜的做法,还有素肉,酱汁各有各的绝,咱们馆驿的厨子可比不上。贵客们可以去试试。”
众人听到没酒肉,也就让他下去了。
皇甫烈端起茶:“果然这馆驿里不能随便说话,连个小吏都听得懂。”
皇甫雄横韩道治一眼:“你知道他能听懂,也不早说。”
韩道治不为所动,自顾自动筷子:“下官以为,这事不难想到。便是我国的馆驿当中,也会安排能听懂盛国话的下人伺候。”
皇甫雄哼一声。
不过,吃着没滋没味的饭,他有点受不住,又问韩道治:“这里哪家酒楼好吃。”
韩道治:“下官只去过最出名的两家。柱国将军何时想去?最好不要单独行动。”
皇甫雄阔气挥手:“今晚,一起去,我请大家一顿。”
众人顿时发出欢呼。
于是,到得傍晚,众人便一同出了院子。
负责伺候他们的那个小吏看见,连忙跑过来:“各位贵客要出门?”
皇甫雄:“你不是说有酒楼素菜做得好。哪家好,我们去尝尝。”
小吏连忙报上三四家,再详细说了地址:“这些都不错。”
皇甫雄点个头:“要真的好,回来给你打赏。”
小吏犹豫了一下,又提醒道:“贵客们,酒楼里的饭菜做得干净,各位去吃是无妨。街边的东西就最好谨慎一些,许多外乡人初来京城不习惯,吃小摊小贩上的吃食可能会生病。馆驿里出过不少这种事。”
有人奇道:“不都是吃食,怎么还会生病,生什么病。”
小吏:“可能是摊上用的水不干净,有些不是当场煮的,会省柴用生水。咱们京城人吃惯了还没什么,外乡人就顶不住。使者常来,应当见到过。”
皇甫雄去看韩道治:“有这种事?”
韩道治点下头:“的确见过。也不是人人都会有事,只个别不适应的会病几日。”
皇甫烈催着人走:“反正吃酒楼没事,走吧走吧。”
众人遂放下心,继续往外走。
这回的使团里有一半人都是头一回来到大盛京城,早就心痒痒想出来逛。但韩道治管束得严,两个皇亲又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