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20-130(第18/22页)

    上官钧:“说吧。”

    每回休沐日,只要上官钧在休息,黄义都会例行来禀一禀大司马府的事,此时也低声地一条一条分说。

    说完,掏出几封信。

    上官钧:“放在榻尾。”

    黄义放好信,识趣地退了出去。

    上官钧给姬安按完腰,两人重新坐好,唤了人进来上茶。

    随后便如往常一般,姬安难得又有了闲工夫看看“闲书”,上官钧拆看刚才的几封信。

    过得一会儿,上官钧便摇铃叫进岁丰,将信交给他去收。

    姬安恰好抬头端茶,就见到底下那封像是没开,背面写着个“崔”字。

    刹那间,又莫名有点似曾相识的既视感。

    姬安奇道:“怎么有一封没看?”

    上官钧低头喝茶:“不重要的信,不用急着看。”

    姬安琢磨着“现在不就闲着吗”,不过他也就是顺口一问,没多深究,继续看书。

    上官钧抬眼扫一下姬安:“陛下看的什么书。”

    姬安:“烧玻璃的。”

    上官钧:“玻璃?”

    姬安:“就是像水晶一样的东西。”

    上官钧想了下,问:“陛下是说琉璃?”

    姬安摇下头:“现在烧的琉璃都是有颜色的吧。玻璃虽也有彩的,但我想要无色透明的,就像水晶一样。天然水晶贵是一回事,还稀少。若是能自己烧出来,那才方便。”

    上官钧:“除了磨透镜,陛下还想做什么。”

    姬安:“那用途可多了。比方说……做窗户啊。把纸窗换成玻璃窗,室内的明亮度能大幅提升。还有……做镜子。虽然铜镜也照得清楚,但玻璃的大小更自如,小到巴掌大,大到等身高,都能做。”

    上官钧:“听陛下这说法,好像陛下都见过。”

    姬安心一颤,连忙稳住心神,抬起手上的书抖一抖:“书上写的。”

    上官钧:“陛下怎么不交给少府工匠研究。”

    姬安放下书,一声长叹:“他们看不懂……我也不太看得懂。”

    上官钧:“陛下不如像上回那样,发个悬赏寻人来试。彩色的琉璃能烧,透明的玻璃又怎会烧不出来。”

    姬安自己都一知半解,也解释不好,只说:“这个要是发榜,肯定好多人揭榜。那就得安排他们一个个试,这花的钱说不定比赏金还多。我可以千金买一副马骨,但不能反覆千金买马骨啊,买不起。”

    上官钧:“那陛下干脆将看不懂的那部分登在《旬报》上,说不定能碰到看得懂的。”

    姬安一愣,顺着这思路想想,觉得的确也是条路子,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就啪的一下把书合上,笑道:“二郎说的对!”

    他决定放过自己,技术差得太多的东西,还是随缘就好,于是换了一本小说看。

    两人各自看书消磨了半下午,忽听门外有人报:“陛下、大司马,政事堂刘相公求见。”

    姬安和上官钧对视一眼,忙扬声道:“快传!”

    不一会儿,刘叔圭满面春风地走进来,躬身给两人行礼。

    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只荷包,取出那个装定位器的小匣子奉上。

    姬安接过关忠转递来的匣子,打开看过一眼,就让他拿去收好。又给刘叔圭赐座:“叔圭这一趟辛苦了,什么时候进的京。”

    刘叔圭谢过座,笑道:“刚进京,换了身衣裳,就赶紧将那宝贵之物送回给陛下。”

    上官钧:“军屯如何。”

    刘叔圭:“开垦顺利。下官离开之时,兵士还在插秧。据李令与农学署众人所说,只看那秧苗便知这稻种颇为不凡。”

    顿了下,又想起续道:“哦,中央军过去的那一批人,燕将军正在训。说是得训服了,才好让他们种田,不然怕糟蹋了秧苗。”

    上官钧点下头:“他有数就行。”

    姬安好奇的则是:“稻种出现,都给传成什么样了?”

    刘叔圭想起这个,笑意更是止不住:“那可是传什么的都有。目前流传最广的,是说陛下用了从仙人处学的仙术搬运过去,种子沾了仙气,伺候这稻谷也能沾上仙气,所以好多人抢着种。”

    姬安叹服:“还能传成这样。”

    上官钧:“想是燕家父子暗中引导了。不过这个说法的确合适,日后再凭空现种,便都用这说法,百姓更容易接受。”

    刘叔圭诧异道:“日后还会有?”

    姬安笑道:“那可多着呢,尤其明年。只是那东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到时就还得劳烦叔圭辛苦跑几个地方。”

    刘叔圭连忙作揖回:“为陛下效力,不敢言辛苦。”

    两人再听他细说了一番河关的各方面情况,包括防务与民生,这才放他回家休息。

    姬安建议:“二郎,枢密院要没什么事,就让叔圭休息五日吧。车舟劳顿地来回,好好在家养一养。”

    上官钧点头:“好好休息。”

    姬安又让人取来一罐白糖:“你回来晚了一天,没赶上昨晚琼林宴的热闹。这是新弄出来的白糖,拿回去吃个新鲜。”

    刘叔圭谢恩接过,开盖一看,惊讶道:“这么晶莹!”

    又笑问:“陛下的新东西,可是接着就会在京中卖。”

    姬安想着他是上官钧心腹,不好坑人家钱,实话实说:“就是看着漂亮,其实吃起来和沙糖没多大差别。若只是吃,花钱买不太值得。”

    刘叔圭没想到还能听到这么一番话,一时好笑中又感觉暖心,应道:“谢陛下提醒。”

    待刘叔圭告辞离去后,姬安才突然想起一事,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上官钧发现了,问一声:“怎么?”

    姬安:“以后写叔圭的野史想必不少,希望他不会介意……”

    被写成个神棍。

    ○●

    一列车队走在路上,渐渐接近前方河关所设的关卡。

    打头的是一辆坐人的小马车,车旁几人骑马护持。后方则是一长串拉货的车,车板上堆着满满的袋子。

    而关卡处,亦有一支长长的队伍在候着。为首的是个马边挂枪的年轻人,身后众兵士牵着不少骡子。

    车队在关卡处停下,骑在马上的人纷纷跳下马来。

    师晟打开车门,齐万生从车中出来,与他一起走到那年轻人面前。

    年轻人先抱个拳,问:“可是我大盛驻图国大使,齐万生先生。我是河关边军副将,燕似山。”

    齐万生回以一揖:“正是齐某,燕将军好。他是我的护卫队长,师晟。”

    两边见过礼,齐万生再取出官凭与官印让燕似山验看。

    确认无误后,燕似山对着手下的兵一挥手。众兵士便牵着骡子上前,和后面运货的车辆交接。

    这些都是图国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