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30-140(第3/15页)
上官钧:“不过,他们有此前科,日后吏部轻易不会再用他们。”
姬安:“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总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的。”
上官钧换个话题:“现在吏部出现一半空缺,陛下可想好如何填补。”
姬安一笑:“朝中的人你熟,还是你来想补什么人吧。我琢磨地方上的就够了。”
行贿买官,自然是要买肥差,其中就不乏江南州县。姬安准备明年在江南推广新稻种和棉花,正好现在就可以运作一番,年底都给合适的州县换上自己属意的人选。
最近姬安主要在忙的就是这事。
上官钧也没推辞:“陛下既信任我,那我便代为处理了。”
姬安忽又想起一事,问道:“说起来,方怀静这个大理卿,是不是胆子小了点。他是你的人吗?”
上官钧:“是我提拔,他只是还没摸清陛下的脾气,才过于谨慎了。不过,身居高位,我倒觉得谨慎些也是好事。陛下觉得用他不顺手?”
姬安笑道:“倒是没有,他的能力我觉得挺强。你说的也不错,位高权重的,谨慎总比冲动要好。我是想着,办这次的大案他也算立了功,可以动一动位子。”
上官钧:“陛下想放他到何处。”
姬安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两人顺着讨论了一番几个重要官职的人员调动。
说完人的事,姬安再把奏疏拉展开,指着后半段内容给上官钧看:“对了,你看看。这回抄了那么多家,目前总估值就有五千多万贯,差不多是朝廷一年的岁入了。
“这些还只是京里的,地方上那些下马官员的账还没报上来,以及行贿官员的罚金还没收。再加上这两笔,那就是一下多出两年的岁入了吧!”
上官钧莞尔道:“恭喜陛下发了一笔意外之财。”
姬安一愣:“我的?不进国库?”
上官钧:“查抄的罪官家财,通常都是归入宫中内库。”
姬安不由得微微张嘴——要都是这样,难怪史上那么多皇帝爱纵着宠臣揽财,那些宠臣不仅会讨好皇帝,哪时手里缺钱了再把宠臣家一抄,就能直接接管那么多财富。
想到这里,姬安原本下意识想说“以后还是改进国库”,但话到嘴边转念一想,又给刹住——往下他要用钱的地方还多,进了国库总不那么方便,还是先等他把想做的事做得差不多,再改这条吧。
于是姬安只把朱顺叫来,叮嘱他将那些查抄所得另开账本记录。
○●
五月初一大朝会,姬安公布了朝中新一轮的人事任命。
原御史大夫唐武,升任尚书左仆射。原大理卿方怀静,调任御史大夫。暂由大理少卿张湜代行大理卿之职。
以及为填补吏部进行的一系列调动。
本次任命一出,满朝上下的官员也纷纷松了口气——这代表着此次吏部清查已结束,总算不用再担心被莫名牵扯进去。
毕竟,史上每一次朝堂大清算,到了后来都会脱离起因之事,被扩大化成一场浩大的党同伐异。这事能就此打住,至少说明朝堂局势还是安稳的。
当日下午,姬安和上官钧进政事堂之时,正听见众人在恭喜唐武和方怀静。
方怀静的品阶虽还是正三品没有变,但进入了政事堂便是宰相,有内核议事之权,是一次质的飞跃。且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职权也比大理卿更广。
唐武从正三品升到从二品,却相当于越过了右仆射,这一下无疑也是飞升。
尚书省左右仆射虽是同级,可左仆射管吏、户、礼三部,右仆射管兵、刑、工三部,其中兵部职权还基本被枢密院占去。因此,明显左仆射的职权要比右仆射更大。
不过现任右仆射年事已高,也心知自己是被先帝提上来给上官钧保驾护航的,日后大概就算会在这位子上致仕,倒是没有一争之心。
如今唐武和方怀静这两个能臣都更进一步,两人还都是上官钧一手所提拔,政事堂的形势看起来就更偏向上官钧了。
姬安和上官钧坐定,先取出一封信来:“诸位爱卿,可还记得去年我提的卖糖一事。”
他目光扫过一圈,在方怀静脸上停一下,笑道:“方卿新来,大概没有听说。”
又对刘叔圭道:“叔圭可还记得,给方卿说说。”
刘叔圭拱手应是,简单说道:“陛下认为图国、卜察和倭国都缺糖,贩糖去卖可获大利,提议由朝廷专营此项。当时诸位相公讨论之后,认为颇有风险。
“大司马便决定今年先由他私人贩售,若真有大利,今后便由朝廷专营。而作为给大司马冒险的奖励,陛下特允大司马日后随朝廷的船到倭国继续卖糖。”
他这么说完,不仅方怀静了解了始末,先前没上心的人此时也记了起来。
姬安接话道:“新年之时,大司马府的人就往倭国运了糖。这些糖在倭国的卖价是……”
他刻意停顿一下,看众人都露出好奇之色,才说:“五百至六百文一斤。”
政事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庞侍中忍不住问:“是……京中卖价四十文的……那种沙糖?”
姬安笑着点头:“正是。如今北边榷场开了,运到榷场的糖同样好卖。榷场里卖价是二百至二百三十文一斤,虽然没有倭国那么高,但运到榷场无需跨海,风险比去倭国低,这个价也算是不错了。”
何止“不错”,在座众宰相已经现出满脸的恍惚。
姬安也不由得想起,最初师晟跟自己的估价还是一百二十文。结果齐万生和师晟到了图国都城才知,他们真是估得太保守了。图国国都的糖价何止二百文,图国商人卖到了五百文之多!
这个消息传回来后,姬安再传给罗天瑞,罗天瑞轻轻松松就把价抬了上去。
上官钧这时开口道:“我府里的人走这两趟,加起来毛利能有十余万贯,抵得上榷场半年的商税。净利还未细算,但哪怕打对折,也有五万贯之多。”
新上任左仆射的唐武眼睛都亮了:“陛下圣明,明年就由朝廷专营此项!”
右仆射脱口道:“还等什么明年啊,榷场开到九月中,今年也来得及!”
姬安却笑道:“也不能卖太多了,会对我大盛子民用糖影响太大。而且,卖得多,就不值那么多钱了嘛。明年开始,先按着今年的量来吧。”
众人听他这么说,自是纷纷同意。
枢密副使想了想,又道:“陛下还特许大司马继续往倭国卖,那朝廷的量是否要减一些?”
却是上官钧说:“不用。今年我是为朝廷探路才贩那么多,明年我会减少倭国那边一半多的贩量。”
他定的这个数量,是杨微推测在福吉推广糖车之后的增产量。
姬安补充道:“而且倭国银子多,不怕他们没钱买。”
众人再次赞过“陛下圣明”,事情也就这么定下了。
第133章 端午 喝雄黄酒,浴兰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