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40-150(第3/17页)

勉来到断桥处,低头看一眼离得不远的湖面,对旁边三人道:“我和你先下去。等我们入了水,你们二位再接着跳下来。”

    三人都点头表示明白。

    高勉就对前头那宦官示意一下,两人一同跳入水中。

    哗啦一声,湖面溅起一片高高的水花。

    后头两人对视一眼,也跟着跳下去。

    高勉浮出水面,抹了把脸,很快见那三人也浮了头。他就笑道:“辛苦三位,你们可以回去了。”

    三人和他客套两句,见他没有往回游的意思,诧异地问:“高给事郎不上去?”

    高勉:“都下来了,我看过桥底再上去。”

    三人相互看看,就有人道:“徐内侍让我们一定要看着你上岸,那我们在湖边等你好了。”

    高勉先是一愣,随即就觉心中微暖,道谢应下。

    三人于是先游到湖边上岸,拧干衣裳,坐下等他。

    高勉游到桥下,抬头仔细去看断处结构。

    大理寺查出来的结论是,桥下的支撑木被预先凿断,桥面木板也被弄裂。

    高勉在桥下抬手试试高度,从腰间布袋中掏出一副凿子。他先对着旁边还完好的桥板尝试凿裂,再游到一根支撑木下,抬手将其凿断。

    测完时间,高勉才游到湖边,被等在那的三人拉上岸来。他拧干衣裳,将就套上外袍,和三名宦官分别,往徐小七所在的回廊走去。

    徐小七远远看见高勉,连忙跑到近前,小声道:“这么久!”

    高勉笑着小声回:“水下不好施力,的确得费不少时间。你这边如何。”

    徐小七:“你们跳入湖里的声音能听得见,但后来就没再听见动静了。”

    换言之,如果有人悄悄从湖边入水,这里不会察觉。

    高勉又带着徐小七走到廊下,寻了名羽林卫,让他领着自己走一趟他们平日里如厕的路线,一路仔细观察与湖的相对位置。

    问过最近的廊下,再一路往皇子宫去,向沿途的值守羽林卫也都打听一番。

    待忙完这一通,便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两人连忙往永昌殿赶。

    *

    姬安刚走出书房,就碰到徐小七和高勉也从旁边奏疏房出来。

    两人见到他,连忙躬身行礼。

    高勉的头发明显是湿的,姬安打量他两眼,发现他外袍穿得随意,领口露出里面像是没干透的衣衫,奇怪地问:“这是怎么了?”

    徐小七先答道:“回陛下,奴与高给事郎刚从断桥处回来。高给事郎下了湖查看断桥,上来后又询问过附近不少羽林卫。奴等是散了职便直接过去的,现在回来取东西出宫。”

    高勉接话说:“臣御前失仪了。”

    姬安不在意地笑道:“高卿还亲自下水,辛苦。”

    高勉还没如何,倒是徐小七听见这话,面上露出放心之色。

    姬安不禁心下失笑。

    他刚刚发现身边这些内侍,很可能在原时间在线都在一年前为原主殉葬了。此时见到徐小七这般尽力查案,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柔软。

    姬安看看天色,说:“你们随我回立政殿吧。高卿既下过水,早些洗个热水澡,小七帮着寻一身干爽的衣裳换上,别着了凉。然后,吃过饭再出宫。”

    高勉听得一愣,徐小七已是先笑开,躬身道:“谢陛下!”

    他也连忙跟上:“臣谢陛下隆恩。”

    姬安便多带上了他们两人。

    回到立政殿,姬安没急着传晚饭,只让徐小七安顿好高勉之后来见自己。

    过不多久,徐小七到卧房外间求见。

    姬安传人进来赐了座,温声问:“可有合适高勉的衣裳。”

    徐小七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回道:“借了朱顺的一身旧衣裳。高勉比朱顺还高些,不过也能将就穿得下。”

    姬安:“那便好。”

    随后又问起案子查得如何。

    徐小七仔细地回:“这几日奴与高勉已将卷宗抄录一份,仔细看过。高勉说,今日先实地查看案发地情况,再将卷宗上记录的证物与证人证词都核实一遍,看看有没有疏漏和新发现。”

    接着就详细讲述了一遍下午高勉都做了些什么。

    姬安听完,便让他出去吃饭。

    旁边上官钧也唤人进来传晚膳。

    姬安感慨道:“高勉说他从小喜欢查案,看来还真是不假,的确有点章法。而且他亲自还原现场来测试声响,还测了破坏桥的强度与时间。不管这些信息最后用不用得上,至少说明他足够仔细和严谨。”

    上官钧跟着思索:“按他刚才所试,那破坏桥的人不仅得水性好,力量也不能差。”

    姬安:“可是按那个强度,顶多只能排除掉姬含思。对于大多数成年男子而言,只要不是病弱之人,应该都能做得到。哪怕下水一次坚持不了那么久,还可以多下几次嘛。那条桥‘我’虽然日日都走,但至少也有一晚上的破坏时间。”

    上官钧:“倒也是。”

    姬安:“不过高勉的思路还是对的,让他慢慢查好了。”

    往下的走访排查才是重点和难点,尤其这个时代技术手段有限,就更为依赖证人证词。姬安不是搞刑侦出身,但在协查中也干过不少次走访询问的活,深知在海量的纷杂信息里抽丝剥茧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官钧转眼看来:“陛下似乎对查案颇有心得。”

    姬安心一跳,面上尽量自然地露出个笑:“书里看来的,纸上谈兵可以唬唬人。”

    接着凑近上官钧,小声说:“比如,借此向二郎展示一下我的才智。”

    上官钧跟着一笑:“陛下的才智与勇武,我都早已领略。”

    姬安本是为了转移上官钧的注意力,结果真听到他夸自己,脸上却不自觉地开始发烫。

    幸好内侍小厮们开始上菜,姬安顺势说起菜色。

    待众人都退出去,姬安也已经恢复平静,转话题道:“对了,有个好消息——福吉那边晒出盐了!”

    上官钧一边给他夹菜一边回:“晒出多少?”

    姬安摇摇头:“百宝囊没告诉我,还得等杨微的信。”

    但既然系统都给了奖励,说明晒盐场已经在成功运作,下一步就是扩大规模。

    上官钧看姬安不自禁地面带喜意,便问:“陛下可要让人上壶酒,庆贺庆贺。”

    姬安脑中闪过前几回的“酒后”,伸手端起刚才内侍舀好的汤:“我们还是以汤代酒吧。”

    上官钧眼中闪过抹笑意,也端起汤碗。

    第143章 五月 换回羊毛,还意外收获一队马

    福吉晒盐场。

    晴空之下,块块盐田当中,众多盐工正在劳作。

    不过,说是“众多”,但和煮盐的盐场相比,这里的盐工数量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