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50-160(第3/24页)
上官钧又听到两个没听过的词:“雌花?授粉?”
姬安再指指玉米顶上:“上头开是雄花,花粉掉在雌花里,就是授粉。只有授粉成功了,才会结出果实。植物结果都是这样。”
上官钧点下头:“陛下了解得很清楚。”
姬安连忙找现成的藉口:“我看过种植手册嘛。”
又招手叫农学署的官员:“有些天花已经开了,你们有没有准备人工授粉?”
还是刚才那名小官员,连连点头道:“准备了、准备了!臣等都是看到那手册才知,原来植物结籽需要有授粉这一步。难怪有时候水稻开花都差不多,却是有些植株结籽好,有些植株却差不少。
“手册上说,玉米的自然授粉主要靠风将顶上天花的花粉吹落。不过,竟然还能人工辅助增加授粉成功率。现在工具都已经备好,就是这活细致,大家夥都是第一次做,怕出了差错。”
姬安想了想,说:“这样,下面的地和坡上的地,都留一半不用人工辅助,到时对比看看和自然授粉的收成差别有多少。实验田嘛,都试一下。”
在他的计画里,玉米、土豆、红薯都是作为不占良田的辅助主粮来推广,会更倾向鼓励开荒种植。多种一样东西,时间成本也是成本,有数据对比,在推广之时更方便百姓按各家需要进行选择。
小官员连忙应声,李震士也在旁边记了下来。
这一整天,众人都在田间地头没离开。看完良田,再去看沙地、坡地,最后看棉田。
午饭就直接吃干粮,天热,众人的食欲也不多大。连姬安和上官钧都不例外,只不过他们两人的干粮是御厨准备,自然要比旁人的美味不少。
日落时分,姬安带着众人回到庄子上,一进院就先叫内侍们去备洗澡水。
这么热的天气,两人还在日头下待了一天。哪怕戴着帽,时不时还有人帮打伞,依旧热得够呛,不先冲个澡都吃不下东西。
几名留守内侍也算经验丰富,看时间差不多就先烧好了热水,让姬安和上官钧一回来就能用上。
只是,两人还未进屋,厨子先壮着胆子过来问那红薯叶该怎么做才好,姬安就将自己以前做过的做法说了说。
等姬安洗去一身尘土和汗水,清清爽爽地坐到桌边,晚饭也都备好,一样样送上来。
红薯叶做成两道菜。一道是炒的,沾着油的绿叶亮汪汪,在夏日里看着就感觉清爽开胃。另一道是和鸡蛋一同煮汤,虽然看上去没有炒的那道吸引人,不过绿黄白三色搭着也颇为好看。
姬安高兴地举筷,先给上官钧夹一筷子:“快试试。”
接着又夹上一夹塞进嘴里。
但,虽然的确带有他记忆中的味道,可口感并不算好。哪怕厨子已经挑了最嫩的叶子煮,吃起来还是没有姬安印象中的嫩滑爽口。
姬安嚼了好一会儿,咽下去,转头去看上官钧——上官钧这从小锦衣玉食的贵公子,怕是会觉得拉嗓子。
上官钧已经吃下姬安夹的那一筷子,也在看过来。
姬安:“怎么样?”
上官钧实话实说:“可裹腹,但未觉陛下说的鲜嫩。”
姬安伸手端起内侍舀好的汤尝过一口,对他说:“汤还不错。你喝汤吧,菜就别吃了。”
上官钧:“陛下也不要硬撑。”
姬安又夹了一筷子:“我还行。和别的一块吃,能吃下一些,主要我喜欢这味道。”
上官钧打量他一眼,突然问:“种植手册上没有推荐做菜,陛下如何想到吃这个,还觉得好吃。”
姬安心脏就重重跳了下,掩饰性地端碗继续喝汤,趁着这片刻工夫,急中生智地找了个能圆得过去的说法:“我在别的书上看到说好吃,那还是本主要讲美食的书。”
上官钧:“那或许是厨子的做法不对。既然地里要剪叶,让人每日送些到宫里去,给厨子研究如何做。”
姬安看蒙混过去了,心下总算安定,这时却摇头道:“不必了,我感觉应该是品种的问题。刚才我在百宝囊里看了下,发现有专门供叶子的品种,估计得种那种才好吃。现在的是高产种,为了茎块长得大,叶子会不好吃也不奇怪,没法两全。反正也能喂禽畜,不会浪费。”
何况,他们吃不惯,但家贫的那些百姓可没有这么多讲究,餐桌上总能多一种口味。
上官钧则说:“陛下既喜欢这叶子的味道,今年就先煮汤喝。明年种上一些供叶的品种,也就能吃上口感好的红薯叶了。”
姬安笑着点头道:“嗯,我也这么想。说起来,你庄子上的辣椒长得怎么样。”
上官钧:“我没问。不过,既没有特意报到我这儿的消息,应该没有异常。”
姬安:“明年我的地能腾出来了,倒是可以多试些新奇的菜种。”
两人说着话吃饭,最后姬安不知不觉也吃下了半盘子炒红薯叶。
○●
翌日,姬安和上官钧按计画返京。跟去的农学署众人自然是直接留在庄子上,田守朴等新科进士在翰林院的培训还没结束,则是跟着回京。
姬安奔忙了两天,回到舒爽的清凉殿,洗过澡后懒得动弹,干脆把众宰相叫到这边开会。
他在会上提出了那个特殊情况下解除婚约的事,果然顺利通用。这也是预料之中,在需要吃人口红利的这个时代,朝廷的政策一向都鼓励民间尽早结婚。
等会议开完,姬安起身伸个懒腰,问上官钧:“这个时辰了,二郎还去不去枢密院。”
上官钧:“都可,若有急事,叔圭刚才会留下报我。陛下有事?”
姬安一笑:“没事。就是两晚上都睡不太踏实,你要没事,今晚就早点吃饭,早点上床休息。”
在庄子上住的两晚,两人谁都没提分床睡。但庄子上毕竟比不得清凉殿舒服,身旁又有个热源,姬安一晚上能醒三回。
上官钧回视着他:“可以。”
只是那眼神……
姬安轻啧一声,压低音量强调:“我要睡觉!”
上官钧嘴角弯起:“陛下骑了两日马,是该好好休息。在陛下心里,我难道是那不知轻重的孟浪之人。”
姬安小声嘀咕:“你最好不是。”
不过,说完又凑过去咬耳朵:“后日就休沐了……”
上官钧扬眉:“所以,明晚?”
姬安感觉脸颊有些发烫,目光往门口一瞥,确认无人,飞速地在上官钧脸上亲一下,又立刻直起身,快步窜出门去。
出得门来一转弯,就见朱顺、徐小七和洪大福正凑一起在回廊下说话。
三人见到他,连忙转身行礼。
姬安笑着叫了“免礼”,看向徐小七:“小七送奏疏过来?”
徐小七应了是,洪大福接着回:“陛下,自雨亭那头都准备好了。”
姬安:“行,我马上过去。小七,案子可有进展。”
说完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