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50-160(第6/24页)
姬安以为他只是出去一会儿,先前没问,等看完“账”关了系统,发现他还没回来,才觉得奇怪,摇铃叫人来问:“大司马可有说要去哪里。”
今日洪大福当值,奇怪地回道:“海晏还在耳室里,没听他说大司马要去哪啊。奴去寻寻?”
姬安想想,感觉一刻不见人就查岗好像太过夸张,就道:“算了,也不重要。你去里屋拿我床边的稿子来。”
今日三十,后日七月初二要出下一期《旬报》。不过姬安去庄子上耽搁了审稿,虽然让石庭芝先印着,回来的当晚也粗粗看过,但今天还是得细审一遍,万一哪里有问题还能改。
洪大福进了里屋,很快拿来那一叠手抄稿。
姬安接过,却见他神色和平常不同,就笑道:“怎么,还在想昨日和高勉、小七去查案的事。”
洪大福尽管这一年成长得沉稳不少,但面对姬安,脸上还是藏不住什么事。
他听姬安这么问,挠头笑道:“奴昨日瞧着挺有意思。”
昨晚回来,他就向姬安回报了查案的情况。当然,上官钧也在一旁。
姬安:“昨日是查到了线索,你才会觉著有意思。前头那一个多月可枯燥着呢。”
洪大福顺这话想想,点头说:“陛下说的是。小七沉得住气,要换了奴,一个月都查不到什么,指定撑不住了。”
这时,门外响起脚步声。姬安抬头看去,就见上官钧正走进来,身边跟着端托盘的河清。
姬安目光落在那托盘上——是两碗冰酪——顿时就双眼一亮,撑坐起身:“你让厨房做的?”
上官钧:“照着陛下的口味。”
冰酪这东西不难做,说白了就是酸奶加冰块,再配上各种鲜果和干果。只不过,上回姬安特地出宫去吃京中名气最大那家,对他却是太甜了。
等河清将两碗冰酪放好,姬安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放进嘴里,就幸福地眯起眼。
又酸又冰,正合他的口味。
洪大福和河清看两人都坐好了,没有其他吩咐,自觉退出去。
上官钧也慢慢吃起冰酪,一边说:“还真让高勉查出新线索来了,陛下可要将他调往大理寺去。”
昨晚两人是饭后听洪大福说那事,接着就洗过澡“忙”起来,倒是还没有讨论过。
姬安:“这才刚有点进展,都还没出结果呢。”
上官钧:“要再往下查,差不多就得大理寺出面了。陛下不调他过去,他不好行事。”
姬安:“到时再看吧。”
说着就眼珠一转,带上些笑意:“小七在奏疏房,而且查完了案也会搬回宫里住,我看高勉未必愿意现在就去大理寺。”
上官钧想了想:“他们在我府中同住了一个多月,听黄义话里的意思,似乎没有一点更亲昵的变化。”
姬安眨眨眼:“难道我看走眼了?应该不会吧……”
上官钧:“我记得高勉今年才二十二岁,年纪虽轻,城府却深,不过对徐小七倒很是关怀。”
姬安一愣:“二十二?”
随即打开系统,搜索高勉的人物卡点开。上面还停留在去年探查时得出的信息,年龄一栏是“23”。
上官钧不知姬安的情况,只是说:“看行事是不像这个年纪。”
姬安:“我用百宝囊探查他,今年是二十四——虽然行事也不像。不过,你哪里看来的二十二?”
上官钧愣了下,回想片刻:“先前登闻鼓那次事情,他来报那领头人的情况,随后我就让人调过他的数据。”
说完,又道:“不过民间登记丁口时年纪不一定准确,差个两三年也不奇怪,尤其他家乡还在偏远之地。”
姬安一想也是。别说这个时代,他以前都听说过不少上户口随便报年龄的事。
两人闲聊着吃完冰酪,姬安刚拿起稿子,却有人报王晦来了。
姬安叫了王晦进来。天热起来后,姬安少去后宫,也有段时日没见过他,先问了一句他身子可还好。
王晦笑着道谢:“谢陛下记挂,老奴一切都好。人老了,夏日倒是比冬日好过些。”
随后看姬安没再问其他,就直接说了来意:“陛下,赖小妹求见。”
第154章 关州 最后查出失踪的三人是奸细
一个完全没想到的人来求见,姬安都不由得愣了下。
不过先前赖小妹被舅家纠缠那事刚过去没几天,姬安也还记得清楚,就问:“是她舅家还在纠缠她?那家人胆子那么肥?”
王晦却道:“她倒是没提这个,只说想求见陛下告罪,多的都没说。”
他一边禀报,一边不着痕迹地暗暗留意姬安和上官钧的神色。
姬安和上官钧的事,黄义和郑永知道,王晦身为他两人的义父,也算从小看着上官钧长大的人,自然也听说了。因此,他方才还特意打探了下,知上官钧也在,才进来报这事。
按说,像赖小妹这样含糊其辞,王晦本不该来报,总得先问清楚。可先前在皇庄上,姬安亲自管了赖小妹的事,就让王晦有点拿捏不准姬安对她是个什么态度。
思来想去,王晦还是报了。他到底在上官钧面前有几分薄面,即便这事做得不太妥,想来处罚不会多重,也能摸得准日后再遇此类事该如何行事。
姬安不知王晦心中的种种寻思,此时听了只觉得奇怪:“她要告什么罪。”
王晦试探地问一句:“陛下可要老奴先向她问清楚?”
不过,姬安想了想,今天除了审稿反正也没其他事,先前那桩事情自己都已经插手管了,不如就一管到底。而且,他那天对赖小妹印象不错,也的确对那句“告罪”有些好奇。
于是就说:“你带她来吧,我直接问她。”
王晦快速瞥一眼上官钧,见他面上并无异样,便应了是,退出门去。
姬安一边审稿一边和上官钧说:“肯定是那家人又干了什么。不然当日赖小妹见着我都没告罪,怎么过后还转王晦这个弯。那家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啊,我亲自过问的事,他们还不肯罢休。”
上官钧也道:“确实不太寻常,陛下可要叫飞廉军查一查。”
普通的平头百姓,别说是被天子斥责过,就是被知县斥责过,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阳奉阴违,除非背后还有危及性命之事相逼。
姬安:“先听听赖小妹怎么说。一点小事情就动用飞廉军,似乎也不太好。”
上官钧却是莞尔:“没什么不好,飞廉军组建初衷便是为天子耳目,探查四方消息。只要陛下想知道的,无论大事小事,都可动用飞廉军。而且,让他们忙些才更好保持警惕性,闲了容易懈怠。”
姬安一想也是,就笑道:“那就让飞廉军查一查吧。”
就当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
上官钧就摇铃叫来小厮备纸笔,写了张条,再交待海晏几句,让他拿去飞廉军衙门。
等姬安审完两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