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60-170(第12/27页)


    上官钧:“有一些,但不多。约摸戌时便能散了,官员们还能回家带家眷去看百戏游街。虽说表演没有宫中的新奇和精彩,但有些人家喜欢那份热闹。”

    姬安沉吟:“‘热闹’吗……要不,从明年开始,晚上就搞游园会好了。”

    上官钧:“游园会?”

    姬安随口举几个例子:“就是一些赢奖的小游戏,像是猜谜、套圈、吹蜡烛、转盘、点图之类的。让百官都带家眷来,多一些参与感,应该会更热闹。”

    上官钧目光在姬安脸上停了一刻,才点头道:“还是陛下的新奇点子多。”

    姬安笑道:“那种活动可以给奖品分级别,大奖少,小奖多,说不准最后我还能省点。”

    说完,转眼去看正盯着人验毒的郑永:“郑永,赏赐都备好了吧。”

    郑永忙回身道:“回陛下,都已备妥。”

    姬安凑到上官钧身边小声道:“下面送的礼物多半都是我用不上的东西,我还要给那么多回赐,真是感觉亏得慌。明年换成游园会奖品的形式,我就可以不回赐了。”

    上官钧有些无奈:“怎么算用不上呢,陛下日后可以拿来赏人。”

    姬安一愣:“还可以这样?”

    上官钧:“加上宫中的印便可。让内库做好登记,别赏回原主就行了。”

    姬安:“那倒是还行……但让我用这么多布换,我还是觉得亏,都能给所有内侍宫女多做一套衣裳了。”

    上官钧看菜上好,夹了一块茶叶蛋给姬安:“明年就依陛下。而且,经过今年对陛下收礼的观察,想来明年下面送的礼会更合陛下心意。”

    本来今年姬安就想明令众官员不送重礼,不过上官钧说头一年的贺礼肯定多是中规中矩,专门提了还容易让下面拿不准姬安的意思。毕竟“重”也能有许多解释,到时官员们又要设法打听,可能花出去的钱更多。

    而对于回赐,姬安懒得多费心思,统一都用布。

    一是内库里布多,还是天子几乎用不上的普通布。因为布是实物税之一,天子又有皇庄出产粮食,朝廷给内库拨的那部分税就统一用布结,将税粮留给官员发俸。

    二是布算是硬通膨,价格稳定好变现,甚至能直接当货币用。姬安回赐布匹,不管官员什么家境都能用得上。要么自己做衣裳,要么给仆人做衣裳,要么拿出去换钱都行,非常符合姬安的实用主义原则。

    两人吃过早饭,姬安拢一把头发,也没去换身上的日常装,直接起身道:“走吧。”

    上官钧跟着站起,和他一同出殿,骑马往后宫去。

    目的地是那间小庵堂。

    先前姬安就和上官钧说过,出发之前想先去给“娘亲”上柱香。这种小事,上官钧自然是随姬安的心意。

    两人来到庵堂前下马,两名女尼已在门前迎候。

    姬安小声对上官钧道:“我自己进去就好。我来到世上,是我娘受难,生辰之时我给娘上香是应该。既非祭奠,你就不用了。”

    上官钧看看他,却低声回:“我随陛下进去,不上香就是。”

    这倒无妨,姬安就带着上官钧一同进了庵堂正殿。

    女尼燃好三柱清香,通过郑永转递给姬安。

    姬安双手持香,目光看着前方的空白牌位,心中默念一句“四皇子姬安,生辰快乐”,再躬身一拜,将香插进牌位前的香炉中。

    待回身,正对上上官钧看向自己的目光。

    姬安对他一笑:“回吧。”

    上官钧点下头,侧身等着姬安先走。

    随后,他往那空白的牌位瞥去一眼,才转身跟上姬安。

    姬安回到清凉殿,又顺路去看了看朱顺和鲁常胜。

    朱鲁两人伤口初愈,还需静养,不宜多动。今天朱顺就不能陪伴姬安,换了王晦过来伴驾。

    姬安慰问过二人,还发了红封喜钱,连陪着鲁常胜的李全喜、赵老妪、李太嫔都有份。

    李太嫔笑着给姬安送上围巾——她织好之后天气已经不适戴,就特意留到了今天。

    姬安一路摸着雪白的羊毛围巾回正殿,对上官钧笑道:“到了冬日我们一起戴。”

    上官钧却说:“刚才我就觉奇怪,太嫔怎么不给陛下的围巾织花式。”

    姬安:“我要求的,就是想和你那条一样啊。”

    上官钧微微一愣。

    姬安对他眨下眼:“我还想好了,给羊毛线染个色,在围巾一角缝上名字。少府的工坊正在实验染色,等有了好的成品,我亲自缝。”

    上官钧只觉得心头一阵暖,温声回道:“我来缝陛下这一条。”

    姬安笑眯眯的:“好啊,到时我们一起弄,这个很简单的。”

    两人说着话回到殿中,让一众内侍小厮们伺候着梳头更衣。

    今天虽然不像朝会那样正式,但也是有属国使者、外国使臣的隆重活动,还是不能太过随意。

    等到做好准备,姬安再次出殿,见到停好的马车,不由得一愣,随即就惊喜道:“换窗户了!”

    是天子出行常用的那辆宽敞马车,此时车两边的窗户在阳光下闪着淡绿色光芒——换上了绿色玻璃。

    姬安拉起上官钧,快步走过去细看。

    窗户是拖动的形式,此时开着一半。玻璃片不大,每片估摸四寸见方,嵌在窗格里。

    郑永在旁禀道:“任少府说,给殿中换窗户还需一些时日,不过马车窗户小,倒是好凑齐。”

    姬安迫不及待地上了马车,果然感觉车内比以前敞亮不少。他靠近窗边坐下,试着将窗户拖动着全关上,透过一层朦胧的淡绿看外头,还有些许梦幻感。

    上官钧跟着上车,看姬安坐得稳,就对外面吩咐道:“出发。”

    马车很快缓缓动起来,姬安就见到外头的景象也在移动。

    上官钧在他身边坐下,伸手推开窗户:“吹着风舒服些。”

    姬安扒拉过两个软枕靠着,开心地说:“等会儿我是不是该展览一下这辆车,推销玻璃窗。”

    上官钧微微一笑:“陛下不用愁没人知道,一会儿还有比窗户更让人惊讶的。”

    姬安挑下眉,想到了上官钧曾说过的玻璃屏风。

    不过上官钧既然特意没往下讲,他也就没先问,等着看上官钧如何安排。

    *

    千秋宴在烟波池办。

    六月中之后,上官钧就将烟波池重新封锁,为这一天做准备。

    当时姬安还问过一句,需要提前一个月准备的大排场,是不是要花好多钱。上官钧却回说只是要耗时日等,而且花费也是大司马府出,当是送给姬安的礼物,姬安就由他了。

    巳时,天子车驾停在烟波池畔,先到来的众官员都起身相迎。

    烟波池姬安在端午的时候来过一次,那回是微服而来,直接上了池边主楼烟波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