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90-200(第14/18页)

两年里尽管都有些局部小灾害,不过灾情不严重。哪怕是赈灾之后的存粮,都足以支撑一回军事行动。

    再则,上官钧让人修整好河关那边的运粮路之后,积累下经验,接着就转去修西北边的各路段。现在从中原往西北运粮,时间能比以往节省三四成。

    更别说,火箭车、火箭筒、轰天雷这些新武器,这两年一直在往西北送。而且从丰泰元年起,姬安和上官钧就挑了好些能臣就任西北,现在都已成功统战了边境山脉中的部族。

    对于大盛而言,已然准备充足。

    下辖户部的尚书左仆射唐武沉吟着说:“陛下,除了粮草,还需准备武器。平常储备的是常规数量,若想开战,今冬就得加造大量箭矢、刀盾与轰天雷。

    “另外,战时运送物资要征发数量不小的民夫,抽调畜力。战后还要结算死伤兵士与民夫的怃恤银,以及死伤牲畜的赔付。这些钱也不是小数……”

    却是上官钧回道:“不用国库多支出。枢密部调用军费,剩下的陛下会补足。”

    众人顿时再一次神色微变——天子掏自己腰包打仗,这事好像还没听说过?

    但想到前两年的抄家所得不知花完没有,还有这两年姬安拿出的那些赚钱东西,以及煮盐转晒盐过程中的一部分盐利……也难怪姬安说发兵的底气能这么足!

    只是,韦侍中还坚持说:“臣仍旧以为……若打骨鲁不动手,我们就发兵,实在是师出无名……史笔如刀,只怕后世对陛下会有好大喜功之批语……”

    姬安听得忍不住暗自吐槽——想多了,收复“自古以来”的河西走廊,后世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叫好。

    他转眼看向上官钧,见上官钧皱起眉,隐隐透出点好似想说什么、又一时想不到怎么说的模样,就悄悄伸手过去拍拍上官钧手臂。

    上官钧不由得看过来,见到姬安安抚的笑。

    姬安转回去扫视众宰相:“这样吧。我们先做好准备,如果明春打骨鲁打过来,我们就顺势反攻。若是打骨鲁没来,那我就班师回朝。反正也是花我的钱,就当做一次备战演习,我不心疼。”

    众人听得他这话,不禁有些面面相觑——怎么都想不到,姬安能把这么大一笔花费说得如此轻松。

    不过,既然姬安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哪怕可能是藉口,此刻似乎也再没有什么理由好反对的。

    这时,御史大夫方怀静道:“但,陛下就是想打河西,只派将派兵便好,怎么都不需要御驾亲征啊。”

    众人被他提醒,纷纷附和劝说。

    这些话,其实姬安早听上官钧劝过一遍。

    昨天回京的路上,两人做下出兵决定之后,先是上官钧坚持要亲自领军。他要去,姬安倒没反对,只说那就一同去。上官钧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苦劝许久,可姬安始终不松口。

    然后到了昨晚,姬安抽奖得到留言板。如此一来,姬安去与不去的区别一下就变得极大。为了更好打配合,上官钧只得妥协,让姬安御驾亲征。

    不过,作战计画还在保密阶段,姬安没有透露。

    等臣子们劝过一轮,他才道:“欲安中原,先安西北;欲安西北,先安西域。打骨鲁占据河西走廊,对大盛危害之大,不必我说,想来众卿也非常明白。我亲征能提振士气,既然要战,便要全力一搏!我心意已定,众卿不必再劝。”

    众人看看他,再看看不发一言的上官钧,心下都不由得叹口气。

    吕绅想了想,又说:“陛下有收复河西之志,臣等自要追随。可打骨鲁经营日久,想打下河西亦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功。陛下久离京城,不知京中由何人主持大局?还是……”

    他转向上官钧:“陛下亲征,大司马留京?”

    上官钧:“我自是与陛下同去。”

    姬安微微一笑:“众卿都是国之栋梁,我很放心将国事交与诸位共同决策。而且,我也没说要一举收复河西走廊。以三个月为限,不管打到何处,到时我都会回京。”

    众人听到这话,倒是心下稍稍安定了。

    既然发兵已成定局,随后也就讨论起具体事务来。

    *

    今天突然插进这么一桩大事,议事耗时颇长,开完会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菜上完,内侍小厮们都退出屋去。

    上官钧没动筷,而是先问姬安:“我们这边调兵的动静,有可能传到打骨鲁去。陛下先前那般说,如若打骨鲁明春不来犯怎么办。当真调头回京?”

    姬安愣了下,才想起刚才开会时自己放出去的话,心下有些好笑。那时他就看出来了,上官钧的上一世里打骨鲁应该来犯过,但上官钧不能说,他才想出那话来应付众宰相。

    不过,姬安当然不会拆穿,只对上官钧眨眨眼:“二郎怎么突然如此实诚了?到时兵都集结了,粮草都备好了,你我都在军中了,打不打不就是我们一句话的事。”

    这回轮到上官钧微愣,随即失笑:“是我糊涂,一时忘了陛下的狐狸本性。”

    姬安哈哈笑着,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两人刚吃完午饭,就有内侍来禀图国大使求见。

    姬安宣了人,又忍不住对上官钧笑道:“你估计得真准,这就来了。”

    图国大使果然为求购棉花而来。

    姬安自然是婉言拒绝,说的也是大实话,大盛自己还不够用呢。不过,倒是同意图国大使收购一批肥皂团送回去,作为对友好邻邦的支持。

    大使估计早有预料,没有强求棉花,也为肥皂团道了谢,接着又说起一事:“我国陛下年底完婚,想向大盛陛下求购一面新式镜子。”

    姬安愣了下,但他当然不会真收这个钱,回道:“贵国陛下成婚,朕本当送上贺礼。你放心,其中会有镜子。”

    大使欣喜地道过谢,行礼告退。

    姬安马上去问上官钧:“图国皇帝就能成婚了吗?我记得他今年不是才……十三岁?”

    上官钧:“图国苦寒,听说人的寿命都不长,十三四岁成婚挺常见。”

    姬安还是觉得怪别扭的,但那是人家的事,他嘀咕两句也就算了。

    倒是上官钧续道:“陛下准备送多少镜子。”

    姬安:“和孙氏一样,一面梳妆镜和一面手镜。”

    去年的时候,孙氏听说了新式镜子,就给姬安送来好些珍贵药材想换。姬安想着维持好关系,就回了两面镜子,并两套香皂,包括去年新推出的昂贵美白型。

    但,上官钧却说:“手镜就不用了,一面梳妆镜便好。”

    姬安不解:“为什么?”

    上官钧:“按着惯例,成婚之后就可以亲政。”

    姬安又一愣:“亲政?他年底成婚,明年也才十四岁,就能主事了?孙氏能同意?”

    上官钧:“所以,图国朝内估计要开始不太平。”

    这回姬安听懂了——帝党和太后党的斗争。

    随即,他也恍悟:“哦,少给一面镜子,表示我们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