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20-130(第11/15页)

不知道,对孙石而言,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孙石激动万分,揣上钱推着车走出家门,他要趁着商队还没走,再多买几个蜂窝煤过冬!

    临到地方一看,不少人正挤在门外,高声喧哗,他带着车过不去街道。

    孙石后悔得一拍大腿,“早几日子就该过来!”

    照这速度,他排到明儿个去,都不一定拿到东西!

    眼巴巴望着门口拦人的壮汉,他焦急数着前头几个人影,何时轮到自己,就听大嗓门喊道:“挨个来拿条子!要订几个你们自己说,我们商队给你送上门,货送到手里再收钱!”

    门前一听不是现在交钱,更是哗然一片,还有人源源不断挤进来,险些造成拥堵。

    京中大街小巷里出现不少这样的景象,与之同样热闹的还有大朝会。

    岭南都指挥司上的公文,有布政司、按察司联名作保,证实火药一物的确能稳定应用在战场上,只是有些许困难需要克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将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几份公文打得人措手不及,正在争先恐后向户部要钱的几个部门不由对此怒目而视。

    这不仅是邀功请赏的公文,还是明晃晃来分钱的!

    第128章 要钱

    朝臣心有万分不满, 建元帝也是心感复杂,一听是南康府来的公文,他便思忖这回是送钱的还是要钱的, 亦或者是要命的。

    看过公文后, 建元帝发现这三者毫不冲突啊!

    听听上面写的,各种材料、场地、人手,投入的消耗等等, 简直能拖垮一个行省的财政!

    但要说送钱, 的确是送钱的, 结果明明白白写着,可用于大型战争, 尤其适合宽阔辽远的作战地形。

    意思是打下来了地方就归大周,这不是送钱送地的?

    要命是真要命, 稍有不察, 还不到送敌人命丧黄泉,自己人先行探路。

    建元帝将公文拿到朝会上讨论,是想问工部有无条陈。

    他江无眠做按察副使监军才多久,这等物件都能做出来,你们工部年年要钱怎么不见成果?

    工部尚书陶杨见了公文, 倒是能说出一二三来, “此物实不稳定, 伤人伤己, 历来没能有个章法, 吃钱又重,不若刀枪剑戟, 故而便撇了此物。”

    这话不假,看江无眠递上的公文, 条条框框的支出列得明明白白。

    原料卖价不低,有的要现场开采,开矿要大量劳工,依江无眠的性子,是给钱管饭的,花销便上去了。

    弄来原料,进一步提纯,工具、人工、场地、保密等事,又是成本。

    正如工部所言,此物初期格外不稳定,威力大但容易伤人,或者白白浪费功夫,不能炸开,开支一度提高。

    多年下来,也只有现在南康府发达了些,才敢研制火药。

    迄今为止,南康府还欠几个商队银子未还,布政司也左支右绌,亟待要钱。

    所以南康府上下,无数双眼盯着盐课,一旦有了产出就被拉去换钱。

    然如今市面上流出的精盐细盐只是一小撮,更多的还在盐商手中捏着,预备抬价炒作,江无眠也在盯着相关市场,只要他们敢抬价,他就敢联合建元帝放出这几年来的细盐!

    此事暂且不表,只看此次江无眠给出的数据,其中或许掺了水分,但若真细究起来,也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建元帝一看附上的研制过程与花费,便深觉肉疼,花销太大,好在现在有了成果。

    然江无眠在公文中强调,不过是初级火药,还要增强稳定性与杀伤力,故而投入还未结束。

    另外,此物稍加改动,能在海战中出其不意打击贼寇,目前正在研制。

    但南康府银钱有限,此番上书,请朝中拨款拨人,为新式武器的研发制作试验应用添砖加瓦。

    结尾还道,若是其他将士有所需要,欢迎众人来岭南现场观摩火药在战争中的应用,更欢迎在岭南购买,南康卫包教包会。

    先不提最后让列为朝臣一看便心生无语的军火订单,单单是前头的拨款拨人就有人忍不了。

    陶杨正盘算着如何拿下结果,怎么将人调到京中,可江无眠抢先一步要先抢人到岭南!?

    这他不能忍!

    陶尚书张嘴便要反驳,就听建元帝问:“每年工部铸造的铁甲刀剑用钱几何?耗损几何?研制钢铁之法是否出了结果?”

    这几个问题他张口便能答,就是有江无眠公文在前,他说了便显得工部多么无能,多年下来还不如一个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会干活!

    “我朝历来重农重兵,军户庞多,所需刀剑弓弩,少则备上一二之数,多则是三五之数,总额居高不下。武器损耗达六成之上,铁甲稍次,至多四成。若是水师,还要有船只等物随军作战,每年船坞处修缮船身、建造新船,所买的木板要年份长、又耐水侵蚀、全船木板需多上桶油清漆延长使用年限……故而,花销靡多。研制钢铁之法,恕臣驽钝,此法尚在实验之中,暂未得到合适成品。”

    在场各部尚书为了向户部要钱,多得是本身算数好的,只要一听就知道如何算成本,一边算一边对比自己要的钱是多是少。

    当前北地多是小船,榆木为主,但水师用海船,多是以铁力木、柚木等木材为主。

    海船本身体积偏大,载重需达上千石,这便要求百年之久的树木,故而价格一度偏高。

    一艘船起码要几千两银钱,若是再研制些新式船,光是用料就要达上万两。

    简单得出数据后,其他部门不由深思,工部这么多年的钱吃到那儿去了?百万两研究新船新武器的经费呢?

    兵部尚书与五军都督府的人很有话说,他们曾经要钱要得多也是情有可原啊!

    工部的人出武器出船都是往死里要钱,他们扣扣搜搜凑够了钱交上去,得到的什么破铜烂铁!?

    因此兵部与五军都督府闹腾得改了规矩,他们自个花钱去民间找人买,起码买多了还有添头。

    户部挺直腰杆,他给的钱没多少水分,工部研制不出东西的问题必然不在他们身上。

    建元帝将众人神色收入眼底,略沉思一会儿,“江无眠既有此等天分,不若给他机会尝试一二。列位若是不信,可随朕南下一观。”

    建元帝轻描淡写扔下这句话,下首朝臣忍不住傻眼,啊?

    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您要南下一观?就为了看江无眠那一出火药?

    稍过几息,就反应过来,建元帝要南巡!

    这……这事儿……

    不好说,实在不好说。

    殿中众臣耷拉着脑袋,目视身前书案,无人吭声。

    暂不说建元帝出行一事的麻烦,单看这态度,就知他对江无眠极为看好,不然多年未有巡视之下,为何岭南公文一到,建元帝张口就要南巡?

    再说这南巡,天子出巡岂是易事?

    看似只要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