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20-130(第13/15页)

江无眠任职岭南研制火药,他再上书调任人来工部,岂不是火上浇油?

    斟酌一番,他犹疑道:“此法是否不妥?竖子得建元帝看重,又是调任京中,距离一近,岂不是更好上书?”

    打压一事在江无眠这儿好似行不通,人都到了岭南还能作妖出头,可见此人的确邪性。

    陶杨虽厌恶他的不识趣,但江无眠这人就是个无理也要强说理的屠夫啊!

    瞧瞧一上任杀穿了韶远,查案给自己查出个钦差位置,血洗南康府断韩党一臂,桩桩件件哪儿不是说明这人就是个疯子!

    但这疯子能走出一条路来,可见人有脑子。一件两件也就算了,事情多了自然能看出实力来,他是不想对上这种人的。

    打压谢砚行一门、分裂对方势力叫人送死的是韩昭鸿,如今人起来了,就叫他出头再继续对上江无眠?

    想得挺美,老家伙怎么不自己上?

    韩昭鸿笑道:“明目张胆打压不好说,那便逼他放弃此事。人在眼下才好操作,放在那岭南,说一不二,有事儿也传不到京中来,我等如何知道真相?”

    当前岭南离得太远,朝中掌控力弱,若是江无眠有心做个天高地远的皇帝,一时半会儿他的确拿捏不得,因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分割江无眠与岭南,再派人慢慢侵蚀。

    今岁有几个科举的好学子,明年殿试上好好筛选一二,观政一年后正好下放岭南,从内部化解江无眠势力。

    论奇淫技巧,他是比不得江无眠,但说阴谋诡计,在摸爬滚打了半辈子朝堂的韩昭鸿面前,谁都是小辈!

    陶杨似是被他说动,神色挣扎犹疑。礼部尚书赵腾见状,哈哈一笑,“陶兄若是不想做,不若召人来礼部。正好明年陛下南巡,礼部这儿有的是重要但空闲的职位,也好寻他错处,但凡错漏一点,就是失了天子颜面。得建元帝的赏识又如何?此番下来,就算是建元帝保他,也要看群臣与大义答不答应。”

    陶杨眼前一亮,拱手道:“赵兄言之有理。不若这样,你我分别上书陛下,有两处选择,想来陛下应不会全否决,在你我之中择一安置,不管哪个,都有法子了结了他!”

    “哈哈哈哈,好说好说。”

    就在众人商定该要如何处置江无眠时,京中另一场暗潮也在涌动。

    自打蜂窝煤一物在京中流行起来,北方卖煤炭的商家便受了不少影响。

    关中平凉府的宋家便是其一,他家占了煤炭市场的两成,谈不上垄断,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商队,专是卖煤,不曾发展过其他行业的买卖。

    其实是发展了,但没发展起来,被其他行业的商队联手驱了出来,损失了一大笔银钱,于是此事作罢,守着家中煤矿度日。

    这一进冬月里,银钱如流水地灌入家中,看看这赚钱速度,再看看亏损,得了,一辈子扎根煤矿里了。

    今年冬月一看就长,宋家坐镇京中的掌柜一看这情形,迫不及待提了煤炭价格。同样的钱,昨日一看能买十斤,今儿只有八斤,明儿啊就剩五斤煤灰爱要不要。

    再加上他们早前收拢了大部分煤炭,囤积了不少货,照着当前价格下去,一冬天能赚三年的钱。

    但是最近苗头有些不对,按往年这时候,库里应剩下一成的底,然他今日去查货时,竟还有三成没卖出去!

    事情报到东家那儿,他这个掌柜没脸还要吃挂落,连忙找人打听了情况,一听竟是有种“蜂窝煤”在京中四处流传!

    这蜂窝煤比煤炭耐烧,还有配套的煤炭火炉,人提着就能走。

    这火炉还有样式可自行挑选,安置家中不再挪动的,可以选择砌出个烟囱,到时不用顾忌关门关窗。

    最重要的是,这蜂窝煤便宜。

    一文钱可买两个,一人一天最多用一个,三个人挤一挤也能用一个,就是苦寒时最好烧两个保持一晚的温度。

    但总的来说,这比煤炭木炭便宜多了!

    等打听到谁家在卖,寻到地方去了,一问才知,人商队卖完了送完货了,关门回家过年去了!

    根本找不到罪魁祸首,剩下的煤炭只能在仓库放着。

    但是他们后头还定下了不少货,甚至押金给了出去,若是不按时收货,岂不是坏了商队名号?

    掌柜的立刻给东家报信,宋家将人劈头盖脸一顿骂,末了告知掌柜先撑几日,总不能所有人都有这劳什子的“蜂窝煤”,少一些客人他们认栽,但不能丢了商队信誉!

    一咬牙,掌柜的对卸货的伙计道:“打明儿起,煤炭降价!降上三成!”

    东家的钱大部分用来买冬日的煤炭,就为在这会儿卖出去换一笔大钱。现在卖不出去,钱收不回来,宋家商队可就完了!

    伙计听完心里惴惴不安,这降三成,做亏本买卖啊!

    掌柜的也知道这价格降得格外让人闹心,但这会儿说是亏本也不尽然,最多是收支持平,没多大赚头,但这会儿要是不降价,日后就是血本无归了!

    得了准信,伙计蔫巴得吆喝去了。

    “回来!”掌柜虎着脸道,“你去找人打听打听,那家商队什么来头,打哪儿来的,什么蜂窝煤?找人买两个回来。”

    他骂骂咧咧地拿出一角银子,“行了,去干活。”

    “得嘞,掌柜的!”

    无独有偶,京中不少卖煤炭的商家正在气急败坏,发誓要找出蜂窝煤的来历,策划了这一起事件的江无眠则是毫不关心。

    有林师爷随着进京掌控事情发展进度,他完全不需要惦记,如今他更看重手头诸多事情的发展,小心翼翼计算收支情况,生怕哪日一个不妙,资金断裂,全盘皆崩。

    玻璃研制已经得了阶段性成果——叶大匠带人成功消除绿色玻璃,得到无色玻璃。

    坏消息是,这种无色玻璃易碎,别说打磨成镜片了,移动时当场就碎成几瓣,完全无法投入使用。

    江无眠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让人注意安全,然后去了现场看碎裂的玻璃。

    的确是无色,气泡也基本消失,但它太脆,不能实装。

    在场工匠也是垂头丧气,希望就在眼前,然而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天堑,无法越过。

    如何能得到坚硬如铁又清澈如水的玻璃?

    江无眠也在想,钢化玻璃到底是哪一种?

    研制材料与过程应该没错,得到的是正常玻璃,也就是说,其中应当是缺少了某个环节,某种反应。

    他突然开口道:“加盐一试,注意温度与时长。”

    直接让人取来粗盐,任由玻璃研制的人取用。

    现在的南康府,粗盐可不是什么奢侈品,对于江无眠来说,这点用度他还是有权利调动的。

    叶大匠也赞同一试,按照往常经验,他们也是尝试在玻璃液中添加其他材料进行反应置换。

    既然大人开口说要盐,那就从盐开始!

    最开始还把握不好温度,做的次数一多,钢化玻璃的研制也逐渐步入正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