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人天天追我直播[古穿今]》 第16章 第十六章 (二合一)(第4/4页)
,镜头像长风一样在田地上方扫过,茫茫的金色作物竟仿佛看不到头似的,是祖祖辈辈连梦里都不敢想象的大丰年。
这样美丽的麦田,哪怕只是一片幻影,都能让人感觉自己嗅到粮食的香气。
“麦子,爹爹快看,是麦子啊!”
“好大!好饱满!好茂密!”
“哪里的土地这样肥沃,竟能同时养得起这么多麦子!”
“原来天宫的麦子,都是这样多穗多实的吗?”
有老农民出神地搓着双手,布满老茧的掌心几乎摩擦出火花。
他愣愣地说道:“我种了一辈子地,竟没见过这样好的麦子。”
要知道,千年以来,经过一代代的选种培育,作物也在不断优化。
在恒朝,大多数麦子都只结十几粒。
而现代的小麦平均能结三四十粒。若是优选小麦,甚至能结六七十粒不等。
比起恒朝人熟悉的麦子,屏幕上的这些金黄的麦穗,看起来简直像是它们的祖奶奶。
下一秒钟,麦影渐渐淡去,三个龙飞凤舞的字迹,像是盖戳那样,端端正正地出现在屏幕正中央。
屏幕下的大部分观众,尚且不识字。
而识字的那部分人,早已把眉毛都惊讶得挑了起来。
他们有的是在院落中独享清闲,被姣童婢女服侍着的世家子,一看见那三个字,便下意识掩住鼻子。
“什么阿堵物,怎么配出现在天上!”
还有人出身田亩,侥幸认得几个笔画。
这样的幸运儿,身边呼啦啦地被邻居们围成一圈。
“小柱,咱们西三道的街坊里,就你识字。上面写的什么?你可认得?”
“认得就快念念!”
“这……”那人迟疑道,“这三个字,好像有些缺笔……也可能是我认错了。”
“管他呢,你先念出来啊!”
“——是、是,‘致、富、经’。”程小柱又大声重复了一遍,“对,没错,就是《致富经》!”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