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新式书院在古代》 37、第 37 章(第1/2页)
这可是从来就没有过的事情啊,有哪个书院会招收女学子。女子一般是请先生到府上教学,要么是家中族学,识得些许字,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刺绣、学琴、赏花,管家之上。
大光并不禁止女子读书认字,也不提倡女子出门在外进学,一切处在当地的风俗如何,女子才能有机会。
定江县中从来没有女子在书院进学,连一间女子私塾都没有,何其可笑。女帝明明大力倡导人人读书识字,并在每一个地方设立私塾官学。
就连临川府,仅仅只有几间女子私塾。
越是靠近光都的地方,女子得到教育的机会越多,女子书院只有光都才有两家。
“女子进学,青山书院,这?”胡先生一下子,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先生们,觉得怎么样,能接受吗,如果能接受,我是十分乐意柏先生过来负责教导蒙学班。”林清和言笑自若,不惧两位先生。
林槐夏目光暗沉,看着两位先生,心神都还没有恢复的样子,就知道自家哥哥的这个举动有多么的惊世骇俗,不比之前的举动差。
于是,她气定神闲地说道:“两位先生,既然都有女先生教武学,教厨艺,不足十岁小童教医学。那这个收女子进学也不是什么大事啊。”
这这这……性质根本不一样啊!
林清和觉得林槐夏这波助攻打得漂亮,先生们不愿松口,无非是不想男子的权益受到挑战,受到侵蚀。
他抛下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先生们,难道是怕女子比男子学得更好,以后男子没了出路吧?”
好家伙,林清和这话说的狠,连自己都说进去了。
果不其然,胡先生顿时变得神色激动,“这有何不可,我把我家的孙子送来,一块学!”
“我也是。”柏季同被林清和与胡宋明两人接二连三的话刺-激了,话不过脑,直接应下了,还多送了自己的孙子进去。
对的,胡宋明和柏季同两位先生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可想而知,林启春对林槐夏和林清和多么的纵容,想什么时候成亲就什么时候成亲。
可又有谁知道,木竹秋夫妻俩做梦都想有个小孙孙。
林清和满意地笑了,好欸,又一个自投罗网的先生,还附赠了两位新学子。
起码是两个吧。
林清和果断将蒙学班已经有了两位先生和三位学子的事情,告诉了胡先生和柏先生,还不忘让他们两个人把这些事情告诉其余人。
他要抓紧时间回去搞水泥配比了,反正今天没有他的课,随便浪。
林槐夏也跟着林清和回去了,回去一起去看风箱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经过林槐夏的查看,她大胆的猜测,林清和应该是没有将风箱做好密闭,所以才会出现,风量不大的情况。
古代的榫卯结构,林清和确实是个新手,手拉风箱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出现问题很正常,现代的组装,他基本就是出设计图的那个,动手能力确实不如负责组装的工人。
林府上没有木匠,需要出门去寻找。
林槐夏让他别费那个心思,直接带着他出门,来到了一间木匠铺面前,让学徒叫出掌柜。
林清和摸不着头脑,这不是也一样出门找木匠吗?他没放在心上,无论是他找还是林槐夏找都一样,只要找到靠谱的木匠就行。
林槐夏见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模样,无奈地解释,“哥哥,这是我们家的铺子啊。”
林清和恍然大悟,“你早点说啊,我又不知道。”
“你知道什么,你光知道和白琅月两个人一手建立起来的造纸坊和书铺,其他的你都不关心。”林槐夏真无语了,到底谁是他亲妹妹啊。
林清和嘿嘿笑了两声,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我们做的这个比造纸厉害多了,做的好,我们出门。屁-股就不用受罪了。”
林槐夏不可置否,她跟着来不就为了一块掺和,做点有意思的事情吗。
掌柜很快就出来了,拿着林清和递来的风箱仔细观看。
“能重新做一个吗,封闭性要好,不然用不了。”林清和出声询问。
掌柜放下手中的风箱,“少爷小姐,这是哪位木匠做的工具,老奴竟瞧不出这是干什么用的,做这个风箱的木匠,居然敢对少爷小姐偷工减料,告诉我是哪个,我去好好教训一下他。”
听着听着,林槐夏忍不住憋笑,双颊泛红,眼睛亮亮的。
林清和只觉得尴尬,他看看林槐夏,求助的目光被林槐夏无视,只好自己开口,“我自己做的,麻烦掌柜帮我重新做一个新的风箱。”
掌柜脸色突然间僵住,下一秒伸出自个的手打了一下自己的脸,“哎哟,瞧老奴这张嘴,还没问清楚情况就瞎讲,真该死,该死。”
掌柜拍了两下自己的脸后,又快速说道:“能,肯定能重新做一个,少爷放心,这件事我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
林清和就这么看着掌柜戏精般转瞬自如的样子,默默收回了想要阻止对方打自己脸的举动。
手还没伸出去,人家戏就已经结束了。
林槐夏见惯了掌柜这副样子,毕竟每月过来查账一次,掌柜的就上演一次,次数多了,人都麻木了,任由掌柜自我表演。
“什么时候能做好,我急用。”林清和问道。
“这是新东西,看着比较简单,不知道内里如何,快的话明天就能送到林府,慢的话三四天。”掌柜回话自然是按照木匠坊的最快速度。
这可是木匠铺的东家,东家的东西一向是最优先处理完成。
“里面的东西不用改动,原样重做就行,就是我做的密闭性,封闭性不好,榫卯结构没弄紧实。”林清和又嘱咐了一番,然后和林槐夏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木匠铺。
离开时还不忘回头再看一眼木匠铺。
“小四月啊,咱家的木匠都是家生子吗?”林清和问了一嘴。
林槐夏没好气地点点头,“还自家产业呢,都不关心一下。”
真服了这个大哥。
“好好好,那我们就有人手保密水泥的方子了。”林清和可不敢将水泥的方子随便给别人知道,一旦被别人知道,一定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虽然水泥方子现在还没有试验出来,但林清和做足了未雨绸缪的准备。
第二天大早,木匠铺的掌柜就将重新制作好的风箱,送到了林清和的手上。
林清和马不停蹄拉着林槐夏,两个人在林清和的院子里开始尝试制作水泥。
一连好几天,林清和除了去书院讲学,就没有出门,在他的院子里捣鼓着水泥,一次次的记录,一次次地试验,失败。
最后,林清和总结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比较麻烦,程序较多,另一种是矿渣这一材料比较难得,基本在铁匠铺里也很少产生。
幸运地是,定江县内有裸-露的石灰石矿和煤矿。石灰石只有炼丹的道士和大夫会用的上,煤矿没有人会用,单单只以为是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