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飘在大唐》 第242章 铁马冰河(第2/2页)
前面大约五里之外,一片营寨,黑压压至少方圆三、四里地。
然而,又过了片刻,李愔面上复又隐隐地露出了笑意:“疲兵惫卒。”
等到二人返回到大黑山军营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从外面看。只是一片黑黢黢的营帐。看不到一点亮光。然而在营内的中军帐中,却并非如此。
江夏王李道宗坐在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下首。眼中有一丝焦虑。
帐中气氛也如他的眼神一般,微微有些紧张。帐中坐满了将官,却一时哑雀无声。
“末将认为贼兵众多,十倍于我。应该等大队人马到齐,再战不迟。”行军总管张君乂打破一时的静寂。
“末将以为贼兵长途跋涉,应趋其不备,攻其立足未稳,一举拿下。”果毅都尉马文举双眼一翻,说道。
二人就此问题已争论了一会儿,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军只有四千骑兵在此,以四千挡四万人马,哼,岂非螳臂当车。”张君乂从鼻子里冷冷“哼”了一声。
“末将也以为应拒险坚守,等大队人马积齐再战,更有把握。”有人附和道。
“区区四万步卒,何足道哉!”马文举坚持道。
“这么说,大部分人以为要坐等大队人马到齐?”李世勣沉声说道。
抬眼看了一下李道宗,见他沉吟不语,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知道他正在担心什么,正要出言问他意见。忽听帐外卫士通报:“马军左一行军总管李六郎到。”
李世勣当即住口,等李愔走进来帐来行过礼,才问道:“六郎也去觇敌了?”
李愔点点头。
“可有什么发现?”李世勣微微一笑道。
“东南兑位发现贼兵,约五十里,在梁河左岸。”李愔说道,“约有四万人众,皆是步兵。”
“可知贼众来自何方,要去向何处?”李世勣又问道。
李愔略一沉吟道:“贼人旗帜是高丽国军,士兵多疲,定是来自平壤,长途跋涉至此。原本应是要增缓盖牟城,然盖牟城已被我军拿下,复又将往辽东城增缓。”
李世勣与江夏王对视一眼,眼中皆有笑意。这些情况早有专门的觇敌队汇报过。这批高丽兵的确自高丽国内而来,到辽东增缓。
“六郎以为当战还是不战?”李世勣与李道宗不约而同的问道。李道宗见到李愔回来,心头早已松了一口气,眉开眼笑。
“末将以为,应趋敌兵立足未稳,出奇不意,才是就佳时机。”李愔说道。
江夏王哈哈大笑道:“一点不错,本王也以为,今晚出战最佳。”
“然而,敌众我寡,相差悬殊,怎么办?”李世勣又问道。
“然而,即便我军不去迎贼。来日,贼兵也必来迎我。今晚不战,一两日之内必有大战。到时,我军乃未及与大队会合,依然是敌众我寡。与其坐等敌军有备而来,不如我军前去战不备之疲兵,以争先机。”李愔侃侃说道。
“六郎所说虽有道理,然而我等在此持险或可等到来缓。若一战不成,后果不堪.”李世勣又道。
“末将以为,贼兵本是步卒,却在平地扎营。正好可以发挥骑兵优势。我军虽然只是四千骑兵,因地势之利,可作三倍之用,即有一万二千人力。于夜间偷营,出其不意,贼兵不知我军之多寡,人心必惑。一勇一怯,又可二倍于敌。便有二万四千人之力可用。贼兵长路跋涉,已是疲兵惫卒,一逸一劳,我军之力又可二倍于敌。我军实是以四万八千人力对四万之疲兵,必获大胜!”李愔言道。
“好!”
帐中不少将官已鼓掌大笑。
马文举站起身来,摩拳擦掌道:“不遇劲敌,何以显壮士!以少胜多,比来皆是,今晚便是我等所做之事!”
江夏王也击掌道:“圣上已日夜往辽东而来。我等为前军,当清道以待圣上,岂能坐等圣上来此,让贼人与圣上相对乎?”
李世勣点头笑道:“六郎之言不错。贼兵持众,必然有轻我之心,疏于防犯。今晚偷营正是最佳时机!”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