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飘在大唐》 第259章 倾城(2)(第2/2页)
女儿虽好,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人。可惜自从儿子于半年前突然去逝,他的妻子也因悲伤过度,随之而逝,女儿便成了他唯一的亲人。
上天似乎在开隋杨氏的玩笑。杨家男嗣消失殆尽,这唯一留存的血脉,却只有一个女儿。
不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杨万春拍一拍自己结实的胸膛,暗道:等忙过大典之事,要尽快纳后选妃,生个儿子,也好后继有人。将来恢复中原,江山在握,怎能没有儿子
杨万春想着想着,嘴角隐隐地翻起笑意。
杨悦并不知道那个“卖”给自己梅花手链的人,原来是隋皇室宗亲,其中还有许多源渊。猜度半晌,没想明白此人到底是何用意。
不知他到底让自己“勿忧”什么。
第二日,丙午,天未大亮。杨悦已被一阵号角声吵醒。早有人来为她更衣。
“登基大典”之日,杨悦以隋国公主身份做为宣诏嘉宾,原来的男装白袍自然不合用。送来的是一身红色公主礼服,到也极为合身,衣服上描金绣凤,十分繁杂,非一日之功可成。
想来定是为杨芳儿准备的礼服。杨悦原比杨芳儿高出几公分,好在古人衣服宽大,穿上去到也合身。
人家连公主服都让给她了,杨悦没有反对理由,欣然配合。穿戴齐整,在“宫人”的引领下跨出“安雅小筑”,往“宫殿”去。
杨万春的“宫殿”便是以前安市城的府衙,现在改名叫做了“大兴宫”。与长安城的“大兴宫”一个名字。长安城与“大兴宫”原是隋文帝修造,杨万春将这里叫做“大兴宫”到也不是为了模仿大唐,乃是追宗溯源之意。
连安市城也差点改做“长安城”。终因有人认为,终有一日会打回长安,这里改了长安之名,将来与长安城岂不重名。因而改做“安京”。
杨悦一路步行,没多久便进了“皇宫”。虽然在长安之时,杨悦经常步行,此时却不由心下暗笑。
这里的“大兴宫”实在是太小了。前后三院,加上左右厢房,也不过千八百平米。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廊前阶下,殿前屋后到处都是人。
卫士、宫人自不用说。一路走来到是看到不少穿绯着紫的高极官员。杨悦久在大唐朝庭里混,对官服制度十分熟悉。
杨万春恢复大隋,各项制度都依照隋时所设。然而唐代官制与隋代一脉相承,杨悦从官服上识得这些人中三师、三公、尚书令、待中、中书令、鸿胪、司农、太尉、上柱国、大将军等等,文武百官一应俱全。
“皇宫”太小,哪里放得下这些个人。杨悦到时,前来朝贺的人员已挤不过来撞不过去。
不知是谁聪明,干脆建议将大典搬到校场去办。
校场到也不远,便在“皇宫”前面。与长安城中的承天门横街相类,当然是浓缩版的。
校场上也放不下这许多人,干脆站在长长的“城墙”上。文左武右,两排纵队,顺着牛吃卷心菜一样的城墙弯弯绕绕地排下去,到也十分壮观。
最前排排到校场上的非红即紫,都在三品之上,五品能排到第四道城墙处,及至最外层的城墙上,也站在不少八九品的官员。纯不带品的兵卫几乎看不到。
安市城统共不过三四万人,文武大臣加上各自的夫人等,全城几乎所有人都晋位升级,皆成为带品官员。所有的人都喜气洋洋、笑得合不笼口。
好一片欢乐海洋。杨悦被请到“皇宫”大门前临时搭起的楼台上,向下望去,心下大乐。
台上正中是杨万春。其下左右分开,是观礼的嘉宾之位。
杨悦坐在左边首位。其下是中原弥勒教的“东天王”。
杨悦与他虽见过一次面,但那是在龙华大会上,东天王站在灵台顶端,面上绘了彩妆,看不清面目。及到听人介绍才知坐在自己身边的人便是“东天王”,到也是个精干汉子。
想起龙华大会之时,东天王对自己十分照顾,杨悦友好地向其点头示意,没想到“东天王”却冷脸一面,看也不去看他。
杨悦不由讪讪,去看对面。对面的首席位上还没有人来。
首位之下是西天圣母的使者,是被杨悦称做黑衣怪人的“阿难弟子”。不过这次“阿难弟子”却非黑衣,一袭白衣将全身罩住,头上不仅裹了白巾,还戴了大沿帽子,连双眼都藏了起来。杨悦向她点头示意,却如雾中看花,根本不知道对方如何反应。
日上三杆,众人已站了些时候。大典却迟迟不开始。
杨悦请问吉时可到,回答却是模棱两可。仔细问了才知是嘉宾还未到齐。
望着对面空空的位子,杨悦不由心下纳闷,不知是何人要来。竟然让杨万春如此耐心待等。
正在等得不耐之时,却听礼唱声传来:“大唐天子使者蜀王殿下到”
“李愔?!”杨悦吃了一惊,霍然跳起身来。
怎么可能会有大唐使者来观“大隋皇帝”的“登基大典”?杨悦大为诧异。
然而,定睛看去,但见紫衣玉带,一个俊朗清逸的面孔铿锵而来,不及向杨万春行礼,先已含笑一直盯向杨悦,不是李愔还会是谁?
杨悦心下暗急。今日之事,自己抱了必死之心。李愔此来,岂不是
突然,杨悦心中大叫一声“不好”!
原来自己落入了杨万春的圈套。
杨万春定是怕自己暗中捣鬼,因而故意去“请”大唐天子派人来观礼。李愔知道自己被杨万春“劫持”,岂有不来之理?!!
然而,他来了,自己若宣布杨万春并非隋皇室血脉,岂不是连李愔也一起葬送在此?
杨悦头上不由涔涔汗下。看一眼李愔带来的两队禁卫,虽是近百名彪汉,然而在这此也不过是羊入狼口,多添几条人命。想来便是这百名护卫也定是经过百般讨价还价才带了来。
杨悦心下已是大恨。
杨万春分明是反过来又拿“李愔”在要胁自己!
怒目杨万春,果见杨万春嘿嘿一笑,脸上眼中尽是得意。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