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美人假少爷靠直播鉴宝爆火[古穿今]》 20-30(第12/20页)
与世人认为五六十年代对古遗迹破坏最大不同, 九十年代的破坏才是最猖獗的, 甚至喊出了“要想富,就盗墓, 一夜成为万元户。”的口号。
不仅是陇地,全国各地都在盗掘, 90年代也是流出文物最多的一个时期。
别的人下海经商,他们下海盗墓。
白天的时候,山里一片平静,种田的,在家休息的,一派其乐融融。
到了夜间,密密麻麻的人从暗处钻出来,一个个扛着铲子,在夜色的遮掩下热火朝天的干活。有村民从盗洞里吊出来,文物贩子就一窝蜂的围上去疯抢。
如果拿上来的是不值钱的陶器人骨,则一脸嫌弃地丢在地上,还要踩上两脚淬上一口泄愤。
山底下老人家也有得忙,他们会拿扁担担着些小吃水果之类的去摆摊,一晚上也能销售一空。
到了93年,已经形成了探测、挖掘、收货、运输等完整体系,上下产业链达数千人。
18个乡镇,60余个村庄,上千名村民的监守自盗。一场肇始于“成为万元户”的荒诞梦,演变成惨绝人寰的破坏行动。
这片古代称为西犬戎的秦人祖地,春秋早期的首都,见证老秦人筚路蓝缕东出之路的秦皇故里,成为了遍布盗洞的破山。
后来上面极度重视。
以雷霆手段迅速逮捕二百余人,特案特办,才打消了他们气焰。只是文物至今也不过追回八十余件,大多流失在外。
“李为兵就算不是团伙头目,也一定是核心人物。”席澍转了下笔,沉声说。
“陇地文物局那边的消息说是逮捕了几个小毛贼,不过也都是些喽啰。”方局说。
席澍突然说:“周宏现在在干什么。”
金林:“周宏今年六十多了,守着老家的地种种田,带带小儿子。”
他动作麻利地找出周宏资料。
“1960出生,94年入狱,因表现良好经过两次减刑,11年出狱后在老家开了家杂物小卖铺,又娶了个老婆,现在孩子都小学了。”
席澍若有所思地把笔定在桌上。
“一个90年代就赚了千万的大盗,能耐得住贫困的生活吗?他老婆81年生,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凭什么看中蹲过大牢没钱的老头子。”
方局突然问:“你是怎么拿到这个箱子的。”
“还记得报警的那个鉴宝直播吗,他直播间有人威胁警告,下午就收到这个快递。”席澍头也不抬说。
方局本就两道沟的眉心皱起,沉吟片刻,一锤定音。
“先拘传李为兵,然后同时证据整理好移送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李为兵。通知周宏老家的派出所,随时监控他。”
“动作一定要快,特事特办,别让人跑了!”
所有警员顿时起身,齐声应:
“是!”.
这会正是分局最忙的时候,根本没有午休,席澍给大队里的小崽子们定了鲍鱼饭后,也单独坐在办公室吃起来。
手机里弹出来:您关注的主播开播了。
席澍一眨眼,不带犹豫地点进去。
余晏又是端坐在椅子上,露出半张脸,声音柔得像水。
他怎么不对我这么好声好气。
席澍板着脸想。
是夏沣之说,突破百万粉丝需要福利加场。
余晏才在吃完午饭后临时开播,不然他早就倒在床上午睡了。
【啊啊啊啊!!今天中午下饭节目有了。】
【平时都看直播切片,中午蹲到直播了。】
【老师,斯哈,我是农村来的,没见过世面,直说了,请问可以马上跟你结婚吗!】
【我手已经点在直播连线上了!】
对于这种嘴嗨行为,余晏一开始还颇为不适应,毕竟他从前接触的青年。不论是留洋归来的,还是进步学生,都没有如此直白放浪的。
现在他眼睛都不眨就划走。
他手里抱着保温杯,里头是刚泡好的滇红茶,直入主题:“选取第一位申请连线的鉴宝。”
评论区顿时静了一瞬,而后哗啦啦的申请如纸片一般飞到后台。
余晏翻了几分钟才划到底,是个木雕头像。
那人接通的很快,画面弹出来像是个博古架,声音带着老人家特有的嘶哑,带着浓重的口音。
“老师,帮我看看这个康熙的瓷器,还有佛像啊,别人给我几千万我都没卖,全都是国家博物馆里都没有的国宝。”
余晏一扬下巴,散漫地应:“你拿出来吧。”
等他把镜头拿远窥见全貌,空间远比想象中大,还有一排博物馆同款的玻璃展柜。
无主灯的设计,射灯斜斜投射很昏暗。
他把镜头正对一座铜佛,体积非常之巨大,直直插入房顶,粗略估计有两三米高。
乾隆时期仿印式帕拉风的东方不动佛,超级plus版。开脸粗糙,皮壳打造随意粗糙,包浆奇异。
不需要看第二眼,余晏就知道这座造像是现代人臆想的。
老人家问:“老师,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可是花了五千万买的,说是乾隆爷御造。”
余晏有一口没一口地啄着茶,说:“什么瓷器拿出来看看。”
【呦呦呦,终于等到国宝帮大驾光临。】
【别太离谱了这是乾隆爷御造的,哈哈哈哈,标准国宝帮话,他还差一句故宫一个我一个,故宫那个没我好没说。】
【老祖宗表示:这么丑的东西别说是我做的,人都埋地下了还要被污蔑名誉。】
老人家从博古架顶上的木盒子中取出一个康熙青花万寿大尊。
这大尊正好故宫博物馆就有一个,器型庞大,是目前所知御窑烧制的尺寸最大者,全身密布数万个寿字。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胎体洁白坚硬,断面如乳,细腻无杂质。
而这个寿字写得歪歪扭扭,泥沙颗粒密布,底胎干燥不油润,一看就是电烧的。
他相当自豪地说:“这可是故宫同款,故宫一个我一个。”
余晏冷不丁一句:“electricity。”
老人家惊讶:“啊?老师你说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听懂了,这是电!你家古代就有电啦。】
【听到这句话舒爽了,太典型。】
【你们说出来干嘛,让他继续炫耀啊。】
老人家年纪大了,不太会看弹幕,眯着老花眼瞪了半晌,迟迟意识到在嘲笑自己。
他反而嘲笑,从一旁红木桌取来一堆叠的文件,都是相关单位的鉴定书,挺唬人。
“年轻人嘴上没毛,没见识就不要瞎扯,这些可都是经过权威单位鉴定过的。”
这时镜头一角倏忽钻出个精瘦穿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