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太上进了!: 第113章 113晋江独发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咋办?我爹太上进了!》 第113章 113晋江独发(第2/2页)

  周锦钰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给他爹普及现代的国债概念。

    周二郎脸上的神情逐渐认真,他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儿子,原来在钰哥儿面前,他只能沦为抛砖的,都是用将来的钱买现在的粮,但儿子的眼光格局显然远远高于自己。

    这要不是自家儿子,自负如周二郎,当真是要妒忌的。

    刚还想着要做儿子的引路人,这谁指引谁还不知道呢,要知道钰哥儿现在才刚刚六岁,难以想象等他长大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大姐说得对,他们老周家的祖坟不是冒青烟,是着火了。

    周二郎努力克制住自己不要对儿子太过夸奖,显得他这个爹有点儿无能,点头道:“不错,钰哥儿能够举一反三,很是难得。”

    周锦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说,还得周二郎这个土著先想到了办法,他才反应过来想到国债的概念,实在是惭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都是受了爹的启发才想到的。”

    周二郎:“……”

    愧不敢当。

    一封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到安京城,出现在帝王的龙案上。

    永和帝拍案而起,“好一个周凤青!屡出奇谋,实乃我大乾之福!”

    魏伦在旁边儿听得一惊,这评价,——实在是极高了。

    永和帝颁布诏书,基本意思如下——

    禹北灾情严重,朝廷现向全国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二州、一千二百五十六县发出借粮票,凡愿意出借者,不但在五年内如数奉还全部粮食,且享受五年土地免税,借粮多者,其一名子孙在科举考试中可享优先录取权;若犯重罪,可适当减刑;

    另,朝廷会颁发“积善之家”匾额,可悬挂于府门之上。

    反之,朝廷有难,拥有土地万亩以上却拒不出借者,其子孙永不录用。

    最后,借粮票发行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晚到没有。

    与此同时大批盖有朝廷印章的借粮票发向全国各地,此票的正面内容不一,却字字感化人心,诸如:

    山川异域,与子同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另,借粮票的反面是需各府衙根据实际情况书写的,诸如借粮数量,借粮日期,归还日期,享有权益等等。

    一时间整个大乾朝的豪绅富户都沸腾了,争走相告。

    “听说了没,咱们南州府发放的借粮票只有千余数,一票难得。”

    “怎么没听说,整个南州府都知道了,就冲这科举网,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