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安: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平安》 40-50(第8/28页)

能插手的,只能再观察,再看那随手丢在床尾的手帕,她收了起来,那是要拿给太妃娘娘的。

    平安梳洗过后,穿上一身真红大袖衣与红罗裙,头发也梳成惊鹄髻,彩芝给她戴上一套红宝石镶金的头面。

    这套就是冯夫人斥资一千一百两打的,从萌生这个想法,到平安婚前,才刚刚打好,宝石衬得她气色极好,眉眼新丽,婉约而仙佚。

    裴诠正在看文书,见到彩芝扶着她走来,他放下东西。

    桌上已摆满了早饭,青莲要上来布菜,裴诠挥挥手。

    彩芝心内一紧,不会王爷还要让王妃给他布菜吧?

    甫一这么想,就看裴诠夹了个鹅油卷,放到平安碗里。

    这才让彩芝稍稍安心。

    平安吃饭不快,但她吃得很认真,每一口食物都嚼得仔细,裴诠看了会儿,又夹了一筷子茄汁拌香菇,放到她碗里。

    就这样,他吃一口,夹一口给平安。

    不多时,平安的碗就满了。

    裴诠这才意犹未尽,停下筷子,他已经吃好了,却坐着,看着平安吃饭。

    香米粥有点烫,平安吹吹,小吃几口,嘴唇被热气熏腾得红红的,嫩嫩的。

    察觉到裴诠的视线,她抬头,歪歪脑袋,奇怪地看着他。

    裴诠:“我不吃,你吃。”

    平安:“哦。”

    但王爷的视线,真的很像要一口吞了她。

    不多时,平安吃好了,两人先去见过元太妃,平安敬茶,元太妃笑了笑,吃完茶后,给了个红封,便说:“进宫罢。”

    进宫是见万宣帝,作为万宣帝名义上的皇弟,裴诠新婚,需携王妃进宫觐见。

    平安进宫许多次,却是第一次到景安宫,这儿是万宣帝的书房,是除了兴华殿外,万宣帝最常呆的地方。

    已经入春,屋中却仍然烧着很热的地龙炭火。

    平安随裴诠行过大礼,顶头传来一声“免礼”,她起身。

    这回算是她第二回见到万宣帝,之前秋狩的时候,远远瞥了一眼,就觉得万宣帝很瘦。

    如今再看,年迈的帝王像一根长长的蜡烛,头像是火光,看着明亮,熊熊燃烧,但烧得他的身体在慢慢消失,佝偻起来。

    她心想,陛下身边这么多人,为什么没人提醒他,多吃一些呢。

    此时万宣帝睁着浑浊的眼,他看着眼前联袂的一对璧人,不由想起十几年前,他指婚的时候。

    当时从未细想过这么远的今天,如今倒是天作之合。

    他心情不错,精神也算饱满,道:“豫王妃曾在宫中伴读,”轻咳了声,“贵福,去把朕私库里的徽墨澄湖纸取来,赐豫王妃。”

    裴诠同平安拜谢。

    万宣帝又对裴诠说:“你身体愈发康健,成家立业,皇考在天之灵,也该放心了。”

    长兄如父,他算是做好了这一点。

    裴诠:“是,劳皇兄记挂。”

    万宣帝还想说点什么,不过裴诠神色冷淡,谈兴不高,他便道:“和新妇去见皇后吧。”

    凤仪宫内,张皇后、太子妃李氏,以及玉琴玉慧都在,她们是豫王名义上的亲戚,不过昨日大婚的时候,东宫没有收到请帖。

    此时的氛围,些微尴尬。

    张皇后道了声:“起来吧,赐座。”

    又命人去库房取玉如意、鸳鸯佩,赏给平安。

    裴诠和平安并排坐在平纹红木椅上,他二人着红,珠联璧合,天造地设,真承了当年一句两个仙童,堂上,坐在对面的玉琴与玉慧,都黯然失色。

    方才玉琴玉慧便行过礼了,此时,玉琴又起身,道:“皇叔祖,皇婶祖母,这是侄孙一点心意。”

    宫人端着一串镶金红玉璎珞,与平安一身红玉妆饰,几分相配。

    平安收下。

    见过皇后与皇家女眷,裴诠和平安没有久留,出宫。

    回到豫王府,裴诠先下轿,伸手牵着平安下轿,平安突的回头,看了一眼万宁街的角落。

    裴诠:“那边有什么?”

    平安怔了会儿,说:“没。”

    裴诠抬起眼睛,看了一眼,临进王府时,他示意一个侍卫过去。

    侍卫到那边看了下,确实没人。

    …

    张德福身上背着个大包袱,和周氏鬼鬼祟祟离开万宁街。

    周氏说张德福:“都叫你别说话了,你那破嗓门,谁人听不到呢?”

    张德福讪讪,是险些就叫平安发现了。

    这次张德福和周氏进京,可以说是耗了极大的胆量。

    当年,张家祖上获赏无数,荣归故里,领了丹书铁券,保一世无忧,但也向天家承诺,三代以内,包括女眷,都不得进京。

    到张德福这儿,正是第三代,张德福自小在张祖父的教诲下,铭记于心,万不敢违。

    若不是平安二月初一的婚期,周氏怎么也不放心,两人也不会上京城来。

    见平安一切安好,张德福催周氏:“咱们何时回皖南?”

    他觉得不安心。

    周氏总归不舍,道:“不急,再等等吧,等……回门,对,平安回门那天咱们就走。”

    张德福还有点犹豫,周氏又说:“反正都背祖了,待一天是背祖,待三天也是背祖,多待几日才划算。”

    张德福竟也觉得有道理,不再说什么。

    至于张大壮,没人问,反正还活着就行。

    …

    在本朝,亲王享有九天婚假。

    这才第一天,从宫里回来后,平安回房,换了轻简的头面和衣裳,裴诠则先去静幽轩的书房,似早上还有事务没定夺。

    不一会儿,平安重新收拾好,她揣着棋盒,到内书房门口。

    廊下,一个婢女福身,提醒:“娘娘,这儿是殿下的内书房。”

    平安听着“娘娘”,缓了一下,才明白是和自己说的。

    婢女见她茫然,小声:“殿下从不让旁人进去。”

    在王府二门外还有个外书房,那儿用于会见外客,常有幕僚下臣求见,而静幽轩的是内书房,裴诠的私人地界。

    甚至连打扫,都得刘公公亲自来,也是除了刘公公,没人能进出此地。

    平安明白了,那是王爷的小窝。

    身后,彩芝心中感谢那婢女,自家姑娘初来乍到,王府过去的习惯如何,她们还有许多不懂的,贸贸然闯进去,惹王爷不喜,就不好了。

    彩芝笑了下,问:“请问姐姐是?”

    昨日匆忙,彩芝还没和王府的婢女熟悉,那婢女低声说:“奴婢伏锦。”

    叙过年齿,伏锦比彩芝小,那声姐姐叫早了,不过结个善也无妨。

    平安就回了正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