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30-40(第16/18页)

中国人第一个到达美洲,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观点,这里就设定成事实了。

    第39章 大丈夫当立大志

    糜芳眼睛瞪得大大地, 痴痴地望着刘备画出的一方新天地,难以置信地问道:“真的吗?真的有这样的地方吗?”

    “当然是真的。”阿备道。

    在这个平行世界的东汉末年,普天之下没有人比阿备更加确定美洲大陆的存在, 也没有人比阿备更加了解美洲大陆对华夏民族的价值。

    因此,阿备说出的每一个词句都充满着异常的坚定和信心,仿佛这些都是天底下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不是所谓的虚无缥缈的传说。

    当然, 为了更好地向东汉土著糜芳佐证自己的观点,阿备还专门加了一句:“这些都是《山海经》上明确记载了的。”

    果然,有了权威名著的加持,糜芳的眼睛更亮了几分。

    阿备噙着笑, 决定继续添柴加火, 将糜芳对外界的探索欲彻底点燃。

    阿备指着西伯利亚大平原道:“这里是北荒, 古有勾龙氏在此居住。这里虽然荒凉寒冷,一年有七个月的冬天,但却有着无数的皮毛动物。那里盛产的紫貂皮, 颜色绚丽、轻便柔软、遇雪不融, 乃是皮草中的最上品, 价值万金。”

    阿备又指着阿拉斯加地区道:“这里是东荒的北面,气候也十分严寒。但在那里, 有一种动物名叫海獭, 他们的皮毛可以制作最好的毛毡, 同样价值不菲。而离开海岸线往内陆走, 则分布着数不尽的金矿,矿藏多达千万斤。”

    阿备又指着墨西哥附近区域道:“这里气候湿润、沃野千里, 生长着各种神奇的作物。

    有一种作物名叫玉米, 枝干长得像高粱, 果实像是被黄金小豆包裹的木棍,一亩可产六百余斤。

    还有一种作物名叫红薯,它的枝叶非常低矮,果实藏在地下,有着红色的表皮,一亩可产两三千斤。

    还有一种作物名叫土豆,它的果实同样埋藏在地下,表皮是黄色的,一亩所产可达万斤!

    只要能找到这些作物,将其带回来,则我大汉子民可百世乃至万世无饥馑矣!”

    阿备在说话的时候,一直在拿眼神瞟着糜芳。果然,他每多介绍一个美洲物产,糜芳的眼睛便多亮一分。等到他将物产全都介绍完了之后,糜芳的眼睛已经被天上的太阳更要明亮几分了。

    阿备知道,这是火候到了。于是他收回手,转头看向糜芳。

    在现代社会,很多历史博主分析过糜芳叛变的原因。

    有的人说是因为糜夫人死了,糜芳不再是名正言顺的国舅爷,安全感丧失;有的人说是因为元老派失势,刘先主只给高位不给实权,糜芳不甘心一辈子当个吉祥物;还有的人说是因为糜芳贪财好命,既害怕关羽的处罚,又想要更多的荣华富贵。

    离开朐县后,阿备一直在思考要如何调教糜芳,避免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他自问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既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未来糜夫人的安全,又不能保证会无底线地重用糜芳,更不能改变人类与生俱来的贪欲。

    思来想去,阿备决定给糜芳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比如远洋美洲。

    这个志向足够远、足够大。远到糜芳必须将大量精力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行,进行以十年为单位的长期准备;大到任何捷径和小动作都无法推动目标的快速达成,使得糜芳不得不收起那些不好的小心思。

    就算有朝一日,糜芳堪破红尘,躺平摆烂,不再主动追求实现志向。阿备作为他的主公也可以强行将这个任务安排到他的头上,把他远远地扔到太平洋上,物理隔绝悲剧的发生根源。

    清晨的山峰迎面吹来,将阿备的长袖、衣摆吹得上下翻飞,飘然若仙。初生的朝阳从山顶下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将他的肉体凡胎塑成了佛陀金身。他微微低头,充满智慧的目光落在糜芳的脸上,就好像是上天的神祇在低眉垂询。

    “如此,”阿备问道,“子方可有意乎?”

    “有!”糜芳想也没想,立刻答道。就好像生怕慢上一息,眼前的神祇就会抽身而去。

    作为商贾之子,从小浸淫在计算生意之中,长年累月之后形成了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糜芳只是听着刘备的描述,就立刻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机。

    看着晨光下如天神一般的刘备,糜芳心中感慨万千。难怪刘府君一口断定自己的志向太小,与刘府君相比,自己无论是知识、眼界、格局……都相去甚远。

    糜芳朝着刘备恭敬地一揖,充满感激地道:“多谢府君指点!若不是府君今天的一席话,在下恐怕只能终身被困在一个小小的朐县,至多也不过是在徐州打转。

    府君的一席话,让在下见识到了天地的辽阔,也让在下立定了未来的志向——未来,若在下有幸接手糜家的生意,必定走出大汉的疆域,走到那传说中的东荒,去建立一番前无古人的功业!”

    说罢,糜芳努力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又是郑重一拜:“这一切,都要多谢府君!”

    “好说!”阿备出手扶住糜芳,笑道,“昔有张骞出使西域,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名垂史册。也愿子方未来能远洋东荒,成就一段佳话!”

    被阿备这么一说,糜芳就像是收到偶像鼓励的小粉丝般激动不已,不住地拜谢。阿备拉住糜芳的手,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道:“大丈夫立下大志,自然是好事。但你可曾想过,要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这远大的志向呢?”

    这确实是一个很实际又很重大的问题。糜芳沉思良久、来回踱步,慎重地开口道:“东荒远在大汉万里之外,中间又隔着一片汪洋大海。我若是想要去到东荒,一定要熟悉海船与航行的各种知识技能。”

    “不错。”阿备点了点头,又问,“还有吗?”

    收到了刘备的鼓励,糜芳悬吊着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下。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再次开口:“远洋一事花费巨大,如果不能开辟出利润最够高的商道,必然难以维持。因此,我还需要多多学习各种商贾之道,学习见微知著的本领,在东荒的土地上找到各种看似平凡但极有价值的货品。”

    阿备微笑道:“很好。还有吗?”

    糜芳的心越发安定,很快又道:“远渡重洋,必然需要统领一支人数庞大的海船队。因此,我还需要多多修炼自己的品行,让众人都能对我的统领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我才能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像拧麻绳一样拧在一起,完成远洋大业。”

    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听的话,阿备欣慰地道:“你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希望你牢牢地记住今天的话,往后好学深思、修身养性,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忘记了自己的大志向啊。”

    听到这里,糜芳不由地想起逝去的父亲。

    在他幼年的时光中,父亲也常常这样拿着书卷,谆谆教诲。只是那时候他还太小,贪玩好耍,每每听了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放在心上。等到最后父亲去世了,他才明白那是多么难得珍贵的真心和情义!

    而他之前,还曾经抛下过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刘备。但刘备仍然能不计前嫌地对自己说出这样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