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后随军养崽日常[七零]: 1、第 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错嫁后随军养崽日常[七零]》 1、第 1 章(第2/3页)



    尤其是打从一开始,在姜家人心里她就是被放弃的那一个。

    除了她之外,到了年龄的除了躲着的一个堂哥之外还有一个堂姐,剩下那个就是姜家两老最宠爱的小女儿,她的小姑。

    在姜家两老的计划里。

    孙子必须留下来,已经走了两个孙子,今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再走一个他们舍不得。

    小女儿也得留下。

    老年得女,宠着养大哪里舍得小女儿去受苦?

    至于剩下的两个孙女。

    实在是没精力顾上,根本就没做打算。

    所以在全家聚在一起商谈时,姜双双直接掀了他们的桌。

    打长辈实在是说不过去,对着两老的宝贝孙子,她还真没留手,一个个顶着猪头过了大半个月。

    悍丫头的名声也就是这么传出去的。

    这倒无所谓。

    为了下乡闹腾的不仅仅他们家,家属院里纷争不断,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早就不是稀罕事,更凶的几户都动刀子了。

    这么一比起来,她脾气算好的。

    顶多就是挥挥拳头捶捶兄弟,要不就掀个桌子砸个锅……再不然就吓唬吓唬两老……还有……

    嗐,反正已经很克制啦。

    “丫头。”许英霞轻唤一声,略显迟疑的道:“要不你接我的班吧。”

    姜双双双眼发亮,不嫌事大的一口应下,“行呀!”

    她真要接班就有意思了。

    姜家的人怕是得疯。

    许妈工资四十三块,要是吃个半饱可以养活七八人,算得上是家里的主力,这也是为什么姜家两老舍不得孙子下乡,也没想过让孙子接班的原因。

    一旦接班,只能从临时工做起。

    工资从四十三块降到十三块。

    一个月少了足足三十块钱,一年就是三百多块呢。

    姜家的人谁舍得?

    得了好处又能看戏,姜双双哪里会拒绝?

    “可别在打什么坏主意了。”许英霞瞅着她一脸坏笑就心不安,“真是越大脾气越躁,也不知道你这性子随了谁。”

    姜双双笑而不语。

    原身本来就不是一个安静温婉的性子,而她更胜一筹。

    不过谁察觉不对劲也好搪塞。

    为下乡改变性子的年轻人也不是没有。

    她家那位堂姐不就是。

    爷奶不管、爸妈不顾,文文静静的姑娘变得阴晴不定。

    “不过我得先跟你说好。”许英霞一脸认真,“你拿得工资都得交给我,你姐还在乡里受苦,你弟又在上学,家里全靠这份工资了。”

    姜双双扬眉,“你这是打算分家?”

    工资都不上交,那不得分家?

    她双手握住许妈的手,“妈,丫头支持你,咱们分!”

    “你不早就盼着吗?”许英霞气得狠狠拍了一下她的手背,“这段日子闹来闹去,不就闹着想分家?”

    “凭什么不分?”姜双双理直气壮,“不然等着他们把你压榨到老,跟着将工作传给他们的重孙子?”

    许英霞气结。

    但没话反驳,因为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老姜救人去世,她身为伴侣接班合情合理,不然姜家等着被戳心窝,骂他们欺负孤儿寡母。

    这些年工资越涨越高,年年评优的名单里就有她的名字,倒不是她有多优秀,工作无非就是认真了些,更多的还是沾了老姜的光,有一个为救军人英勇献身的名声在,她只要不出大错,厂子里就不会为难她,好事也会优先想着她。

    涨工资,以及他们在家属院分配的两间小屋,还有各种福利。

    一件件根本数不过来。

    姜家哪里舍得放过她,真像双双说得那般,干到老再一脚踢开,工作名额也得留给他们宝贝大孙子的儿子。

    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就不说她了,凭什么自己上工这么多年,没为儿女攒下点东西,全让旁人得了好处?

    得了就得了,还讨不到好。

    那家子一个个尽防着她呢。

    先前那一句接班说得突然。

    但这会她是真觉得这个决定好。

    工资虽然少了一大截,但就算拿得多也不一定能用到她的儿女身上,现在给二丫头接班,也就不用下乡去受苦。

    许英霞继续说出自己的打算,“你大姐下乡那会根本没想那么多,现在说再多也是白说了,但现在我不仅仅得为你考虑,还得为你弟弟考虑。”

    她悄悄瞅了丫头一眼,没见她有什么不满的表情,便继续道:“他离下乡还有两年,你接了班趁这两年赶紧找个合适的对象,等……等他要下乡再把工作名额转给他。”

    说完后,又悄悄抬眸看了她一眼。

    呼吸都变得紧张起来。

    却不想姜双双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我懂。”

    “你懂什么?”

    姜双双“啧”了一声,“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人心哪有不偏的……嘶!别揪我。”

    许英霞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起身就往外走。

    边走边喊着,“还愣着做什么,去你爷奶那边说一说,早点说了省得有变故。”

    跟在身后的姜双双不满的哼声。

    其实她真懂。

    不止她懂,原身也懂。

    许妈偏心吗?

    多少还是偏的。

    姜爸去世的早,他下葬时是三岁大的姜小舟为他摔盆起灵,而原身和她姐姐却被一些老封建拦在外面不给进。

    在之后,每次聊起姜爸,所有人都会替许妈庆幸一句,说什么还好有个小儿子在,能传宗接代也能为她养老送终。

    所见所闻经历多了。

    人心难免不偏。

    但许妈有一点好,她很清楚自己偏心,但她又会尽可能要求自己公平一点。

    小儿子有的,也会为两个女儿去争取。

    往大的说,姜家两老一共八个孙女,但读到高中毕业也就姜双双两姐妹。

    往小的说,许妈手里有一颗苹果,都会切成不多不少的三份,她自己可以没有,但两个女儿该有还是得有。

    再说下乡的事。

    大女儿属于他们省城头一批下乡,号召的口号喊得大,周边又有一群满腔理想抱负的青年在慷慨发言。

    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能去建设祖国也能自己挣口粮。

    你邀我、我邀你,一个个欢欢喜喜结伴下乡,那天送姜欢欢去火车站,一路都能听到青年们高昂的国歌声,每一人都是抱着期望前行。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