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480-5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480-500(第15/27页)

,刨除成本等于狗屎。

    除非……

    “有人保证这能兑换大汉糖引。”拿金券的西域人见对方已有退却之意,赶紧上前解释一波:“真能。楼兰的国主说了,持金券的九十日后可换糖引。”

    接应的人还没有说话,偷听的匈奴人先嗤之以鼻:“九十日?三十日后人都跑了还九十日后给你消息。”

    “你谁啊你!我们谈生意关你这穷鬼什么事。”西域人的耳朵很尖,眼神更是锐利无比:“瞧你这样,估计是从北边来的。”

    瞧着那断线外露的麻布,西域人的声音越发的不屑:“丁零的吧!难怪一副没见识的样儿。”

    “你……”个高的匈奴人刚想过来给西域人些颜色瞧瞧,就被同伴伸臂一  拦。

    年老的匈奴人起身坐到他们那桌。

    就当西域人以为这是来找茬时,年老的匈奴人从兜里掏出一些银币,冲着两人咧嘴一笑:“这顿,我请。”

    他将银币推到有些摸不着头的西域人前,态度显得十分谦虚:“我和这爱动手的傻大个儿已许久未来莎车之地,所以不懂莎车当下的贸易规矩。”

    说罢他也扯下头巾,露出一张略带困惑的粗狂脸庞:“我只听说汉……大汉发行了在西域乃至其它国家都很需要的糖引,就是不知从何拿到大汉糖引,以及糖引的价值几许?能兑糖引的金券又价值几许?从何可得。”

    年老的匈奴人怕对方误会,说话时还故意带了西域口音。反正在过半都有西域血统的右贤王部那儿,西域口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学起来和呼吸一样没啥难度。

    西域人见对方出手还算阔绰,做掮客的都懂冤家宜解不宜结,有朋友的总比没朋友的强,所以在年老的匈奴人给台阶下后笑着推回对方的银币:“您这可是看轻我了。”

    他让店家上了壶酒,配合着与面饼无异的奶块聊起金券的事儿。

    当然,在聊金券前,他们得聊糖引为何供不应求。

    前文已述,刘瑞是个体面人,至少在大是大非上非常体面,所以糖引参考的是荒年里的白糖价值。准确说是大汉在荒年里可提供的糖块总价。

    当然,这个总价是刨除内部的外流糖价。

    虽然糖引的发行不足让怒骂的人从楼兰排到泰西封,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汉的信誉非常可靠,且糖引的兑现速度远超当下的所有神殿。

    最关键的是在西域的大汉钱庄里兑糖引是没额度上限与手续费的。

    凡是在银行进行过大额转账的都很清楚不设额度与手续费的诱惑有多可怕。

    而这也从流通的角度加剧了对糖引的追捧,以及它在黑市里的价值提升。

    “楼兰本土的大汉钱庄是一糖引兑10公斤的糖,50金币兑换一糖引。”西域人解释了一通终于聊到最要命的价格问题,以及糖引有多难求:“但你知道,大汉钱庄的价格是给咱们这种没门道的看个新鲜。就好比是安息把德拉克马的含银量调低后,表面上的安息银币与希腊、塞琉古的银币是一兑一的,可在各国的交易里,安息银币与希腊、塞琉古的银币兑率是三比二甚至二比一。”

    “大汉的糖引也是如此。”

    “它在钱庄里是50金币换一糖引,但在离开大汉钱庄后,就升值为55甚至60、70金币兑一糖引。”

    【作者有话说】

    查资料发现前面的罗马货币有误,现在改一下。前面说的第纳尔金币有误。第纳尔在目前的时代是罗马帝国的银币称呼,后来的第纳尔金币是贵霜后的新体系,目前罗马的金币叫奥雷。按含银量看,罗马的第纳尔与希腊的德拉克马的兑换率是1:1。没找到公元前的糖价,所以我用中世纪的欧洲和奥斯曼的糖价算上通货膨胀给的一个公元前的猜测值,大家不要细究。感谢在2024-04-27 07:55:45~2024-04-29 09:27: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开开心心、璀璨星空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2632941 59瓶;鸽子精该如何料理 40瓶;倚楼听风雨 36瓶;一生不羁爱忘记 35瓶;一春之绿 29瓶;名言 20瓶;楼上花枝 16瓶;周慕雨 15瓶;竹子 10瓶;爱吃肉的牛崽、玉衡 5瓶;阿漠o_o 3瓶;苏翊岑、玖如月疏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493   第 493 章

    ◎倒卖一个糖引赚一个的年薪。◎

    “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年老的匈奴人还未开口, 个高的匈奴人便跳了起来,然后又坐了回去:“70金币……是多少金?”

    莎车国的地理特殊,所以对安息传来的德拉马克比较熟悉(因为它的隐藏金主大月氏也跟紧安息, 换上安息的货币体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东边的匈奴。

    史上没匈奴使用货币的记载,但是参考以左为贵, 政治定中心的原则,匈奴的货币认知还是基于汉匈贸易。

    中行说也尝试劝说老上军臣制定货币,形成内部的经济体系, 但在说出“集天下之铜, 聚天下之金铸匈奴币”后, 他差点被手痒痒的大当户们趁机抹了。

    什么意思?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集天下之铜……集的是谁的铜?

    聚天下之金,用得是谁的金?

    松散的部落制、联邦制的弊端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可靠的货币就意味着在国际贸易里处于绝对的被动状态, 而且缺乏内部自查的定量标准与进化助燃——因为简单的以物易物无法保证高效率的金钱流转,从而产生时间价值以供养庞大的第三产业,所以在天灾人祸之余, 这也是让匈奴的人口没较大突破的主要原因。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元代就是开国即膨胀的魔幻现状让金融体系的最大根基——国家信用一开始就等于没有。

    亦或是说,元代的金融信用根本不在蒙古朝廷内,而是南方的士大夫与地主手里。因为元代和前期的老朱般压根不懂纸钞这玩意是兑不来钱的,能兑钱的纸钞背后是黄金储备的安全感与大家族的百年信用。

    当然,聊着这些都太虚太远, 只是借案例强调货币的重要性与建立体系的相关益处。

    而在当下的国际贸易里, 货币的强势与否和现代没啥区别,主要是看所属国家的综合势力。

    实力强且脑子好的能用造价不高的糖引兑来海量黄金……而且人家只进不出,只需别人用金币兑换糖引, 然后用兑来的糖引兑糖块。

    实力强且有手腕的能用含金量低的货币获取含金量高的等价货币, 如现在的罗马与战国时的强秦, 本质上与美元霸权没啥两样,就是靠汇率差来吸取他国的主要财富。不过和现代的美元霸权相比,罗马的“第纳尔霸权”还不算恐怖,顶多是用含银量4.37克的第纳尔换含银量4.5克的的德拉克马,跟有资本加持的美元霸权相比,就好比是一两平米的还钱所跟榨干泰铢的索罗斯,借一万亿赚700亿的巴菲特打正面擂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