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93章 第 9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93章 第 93 章(第2/3页)

   卫子英歪头,认真道:“我有钱啊,我先借你,等你以后你小说卖钱了,再还给我……”

    卫志学垂头:“万一我的小说没人看,你借我的钱,怕就打水漂了。算了,我这身体,就是个无底洞,还不知道要多少钱,以后再说吧。”

    他这身体折腾这么多年,他早就放弃了,他只想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做点什么事,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卫子英听卫志学拒绝,抿抿嘴,不再说话了。

    虽然没开口,但心里却还是惦记着这事。

    在卫志学这儿吃了一碗醪糟汤圆,卫子英就拿着手上的稿子,挥挥手,准备回家了。

    哎,看志学哥的样子,好像还是不大想治。

    不成,回头她跟爷说,让爷去和大爷说,只要大爷发话,志学哥就是不想治,都得治。

    卫子英心里揣着事,揪着小眉头慢吞吞往家里面走,才走到黄角树下,河滩处,潘玉华就东张西望地从竹林里跑了出来。

    一跑出来,见卫子英在黄角树这里,她脸上的恐慌蓦然一顿,旋即狠狠松了口气。

    “英子,你去哪儿了,我到处找你都没找得到。”潘玉华后怕地吐了口气,问。

    卫子英疑惑地看着潘玉华,道:“没去哪啊,我去看志学哥了。”

    “志学哥?”听到卫子英提卫志学,潘玉华松开的眉头,又轻轻蹙了蹙。

    今年还真是多事的一年,八二年出事的可不止英子家,还有良忠大爷家。

    吕秀说过,志学哥是跳河没的,死得无声无息,她们这些年纪小一点的,楞是听都没听说过,她甚至都不知道卫志学是死在几月份。

    “你去看志学哥,怎么不让杨叔跟着。”潘玉华压下心里的事,问。

    卫子英更迷糊了:“在村里呢,安全着,还让叔叔们跟着干啥,正好让他休息休息。”

    潘玉华微垂眉头:“英子,咱不能大意,还是尽量让杨叔他们跟着。”

    就是村里才不安全呢。

    她刚才一回来,就找人打听过了,吕和平那个小畜生现在虽然不在村里,但二十多天前,他有回来过一次。

    回来后,把吕大媳妇去年卖猪的钱全给偷了。

    四头肥猪的钱,一下子全没了。已经分了家的吕老大和吕老二,因为这事还打了一架。

    今年他们不在家,说起吕家,那真真是跟唱戏似的,一出一出闹了不少事,整个村都在看他们家的笑话。

    吕大媳妇在吕秀三姐妹都走后,四十多岁又怀上了,还生了个儿子。

    这儿子一生,吕大媳妇腰杆硬了,以前她和吕老大想靠吕和平养老,做啥都以吕老二马首是瞻,还能给吕老二养儿子,现在情况颠倒过来了,她觉得,吕老二该给她养儿子了。

    结果,吕老二却不干,转头,从隔壁河头县带了个寡妇回来,这寡妇现在肚子都六个多月了。

    当初这寡妇一进门,吕老二就闹着和吕老大分了家,吕家那院子左边住吕老二,右边住吕老大,以前好得一碗饭都能一起吃的两兄弟,现在处得简直跟仇人似的,一点不如意就动手打架。

    前不久,吕和平回来偷了吕老大家的钱,现在两兄弟还闹着……

    吕和平这个小畜生偷完钱,就又跑了个没影,现在也不知道躲去了哪里,潘玉华是真担心,吕和平又会向卫子英出手。

    刚才她没在滩子看到卫子英,紧张得心口都抽疼。

    “哦……”卫子英点了点头,漆黑眼睛在潘玉华脸上瞅了几下,然后和潘玉华分开,回家去了。

    潘玉华把卫子英送到竹林里,然后目送她回家。

    在竹林里站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是想到了啥,她眸子一蹙,一转身,就往东阳大队走去。

    她在东阳大队逛了一圈,然后去了朱家以前的房子。

    朱家房子,自从朱家两个老畜生被枪/毙后,就没人住了,农村土房子几年没人住就会坏掉,这房子侧面的土坯墙,都已经倒塌了一些。

    潘玉华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吕秀来信,说她又在海城看到吕和平了,不但见到了吕和平,还看到了朱家当年那拐卖案里,唯一啥事都没有,还活着的朱老大。

    朱老大把吕和平捡回去了,他在海城开了家馆子,生意不错,吕秀就是在那间馆子外面看到吕和平的。

    潘玉华这会儿来东阳大队,就是想瞅瞅朱家老大有没有回来。

    关于朱老大,潘玉华心里是特别讨厌的。

    朱家拐卖人口,一家子全遭殃了,唯独朱老大干干净净,潘玉华才不信朱老大会不知道家里是做啥营生的,她就觉得,这个朱老大,怕才是整个朱家隐藏得最深的人。

    但偏那会儿警察没证据,查来查去,朱老大就是没有参与过朱家贩卖人口的事。

    潘玉华在朱家门口看了一下,转身,找这附近玩的几个孩子,问了一下朱老大,得知朱老大从离开东阳大队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便紧夹着眉头离开了东阳大队。

    回去后,潘玉华提心吊胆,整天除了在家吃饭睡觉,其它的时间,几乎都呆在滩子那边,跟卫子英黏在一起。

    日子慢吞吞过,左河又涨起了水,而且还是大洪水,河滩都被淹没了,这次淹得有点凶,都快淹到沟子里了。

    潘玉华一看沟子涨水,就又紧张了起来,直接给张荷花说,她要去和卫子英住,然后就这么搬进了卫家。

    卫子英打小就擅长察言观色,分析微表情的能力比专业人士还要精通几分,潘玉华那紧张的神情,她哪会没看出来。

    她撑着小脑袋,在屋檐下坐着发呆了半天,然后,便不到处乱跑了,就算有事必须出门,她也要带上杨志标和裴平安。

    左河湾的地,在卫子英回到村里第六天后,彻底分完了。

    卫家分了一亩多的水田和一亩多的旱地,这地卫家没时间种,一分出来,就直接给了卫良海种。

    卫良海那儿总共就三口人,虽然也分了地,旱地加水田才两亩多点,水田里种出来的稻谷,根本就不够三个人吃,所以,卫良峰就直接把家里四口人的地全给卫良海种。

    本来这地,该是卫良忠和卫良海一起种的,但卫良忠情况不一样,他们家除去卫志飞,还有五口人的地,卫永治和周大红一心扑到收棕绳上,家里就剩下卫良忠和张冬梅两个上了岁数的劳力,哪种得了这么多……

    分完了地,卫子英又在家里呆了十来天,差不多玩够了,便准备回城去了。

    潘玉华见卫子英终于有了回城的心思,脸上的紧张,总算是缓和了下去。

    然而,有些事,注定是会发生的。

    也许发生的起因不一样,过程也不一样,可只要有人,生了害人的心,事情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发生。

    就在卫子英打算回城的当天,住在自留地斜坡那边的郑娟,大中午的满滩子找人。

    “娟子,你家大宝是不是和别的孩子一起去坡上找地瓜吃了?”周桂看着找孙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