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50-60(第16/28页)

听说高产玉米是太子和四阿哥一起试种出来的,太子封无可封,皇上便只封了四阿哥。”荣妃眼睛都嫉妒红了,还是忍不住替四阿哥不值。

    德妃对他也忒不上心了。

    说到高产玉米,惠妃心中一动:“听说这次试种,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皇上破格封了她六品的格格。”

    这事荣妃也听说了:“好像是乌拉那拉家长房的姑娘,皇上先封了她,之后才封四阿哥。”

    明显人家姑娘才是主力。

    太子和四阿哥只是结识那姑娘,沾到了光,又是去盛京祭祖,又是封爵的。

    若谁有本事将她娶回家,前途可不限量。

    不巧的是,乌拉那拉家长房的人,她们都不认识。巧合的是,德妃与乌拉那拉家二房的觉罗氏一度走得很近,差点议亲成功。

    那时候她们觉得德妃太着急给四阿哥挑福晋,现在又有些羡慕嫉妒恨了。

    不得不承认,德妃的运气好到爆炸。昔年从端茶宫女一路开挂顺利升到妃位,除了六阿哥早夭,几乎没有波折。

    四阿哥也争气,非嫡非长,却于一众皇子当中脱颖而出,第一个封爵。

    十四阿哥年纪虽小,却聪明伶俐,身强体健,很得皇上喜爱。

    就连整天迷迷糊糊的德妃想给四阿哥随便挑个福晋,一挑就挑到了乌拉那拉家。

    这运气,不服不成。

    傻子总抓好牌,就说气不气。

    于是惠妃和荣妃默契地抛弃德妃,主动挑起话题,与太后聊起了乌拉那拉家。

    觉罗氏长袖善舞,可不管是觉罗氏的娘家,还是乌拉那拉家都已然没落,不是很能入惠妃和荣妃的眼。

    唯二能说上话的,只有太后和德妃。

    德妃傻子净抓好牌,惠妃和荣妃气得不想跟她玩了,只肯套太后的话,想请太后牵线,让她们与觉罗氏搭上线。

    太后没想到四阿哥封了贝子,转头把乌拉那拉家带火了。深宫长日无事,太后寂寞如雪,好不容易有点乐子,自然要狠狠抓住。

    当初觉罗氏一眼相中四阿哥,太后觉得高攀了,毕竟乌拉那拉家远不如从前辉煌。

    与皇子攀亲,差点意思。

    后来四阿哥脱颖而出率先封了贝子,太后这才品出觉罗氏眼光独到来。

    到今日,乌拉那拉家被惠妃和荣妃联袂问起,太后又感觉乌拉那拉家与皇子结亲,不算高攀了。

    只不过从前是二房要攀亲,现在长房成了香饽饽。

    种粮食,这条路选得妙啊。

    太后虽是妇道人家,也知道朝廷连年征战,百姓没时间休养生息,又赶上灾年,对皇上和朝廷来说,粮食比金子都重要。

    这时候试种出高产的粮食,无异于雪中送炭,皇上肯定要重重嘉奖。

    而且如此优秀的姑娘,多半要被皇室收入囊中,在明年大选的时候许给一个皇子。

    太后看看惠妃和荣妃,首先排除大阿哥。

    大阿哥早已娶妻,女儿都生了两个,乌拉那拉家再落破,也不可能让自家女孩儿给人做妾。

    三阿哥文才斐然,尚未娶妻,有可能。

    “听说三阿哥和四阿哥都在六部办差了?”太后越过惠妃,问荣妃和德妃。

    提到三阿哥的差事,荣妃嘴里全是苦涩:“三阿哥在户部行走。”

    德妃没想到太后关心这个,一脸懵。

    见德妃又是这副表情,太后都无语了,还是惠妃酸溜溜道:“四阿哥没人惦记,却自己给自己谋了个好差事,现下在工部农事司行走。”

    难怪四阿哥第一个封了爵位。

    皇上年幼丧母,当时太皇太后忙着与先帝留下的四大辅臣周旋,太后则负责照顾皇上的饮食起居。

    自己带大的孩子自己清楚,皇上再宠爱太子,也不可能如德妃所说那般,爱屋及乌地封赏四阿哥。

    四阿哥之所以第一个得到爵位,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德妃啊德妃,错把珍珠当鱼目,太后都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了。

    这些年德妃确实有些运道在身上,奈何本人并不聪明,终其一生也就在妃位上混了。

    四阿哥在农事司行走,与太子和乌拉那拉家长房的小姑娘一起试种出了高产的玉米……

    如此优秀的小姑娘,以太后对皇上的了解,应该是准备留给太子的。

    太子妃不可能,因为身份不够,侧妃有大希望。

    所以高产玉米才试种出来的时候,皇上只封赏了乌拉那拉家长房的那个小姑娘,没有给四阿哥任何表示。

    等风头过去,才想起封赏四阿哥,太后隐约明白了皇上的用意。

    至于为什么没有留给太子,而是打算许给四阿哥,太后暂时想不通。

    思及此,再对上惠妃和荣妃殷切的目光,太后就开始嗯嗯啊啊打起了马虎眼。

    宫里有人惦记姜舒月,宫外更多人则惦记上了四阿哥。

    太子从上朝站班就开始变得叛逆,这一年半载的越发不像了。虽然皇上对太子的宠爱没有减少,可有那政治嗅觉敏感的,还是品出了一点不对劲。

    恰在此时,四阿哥越众而出,第一个受封爵位,越发印证了某些人心中的猜想。

    太子风头过盛,隐隐有超越皇上的趋势,皇上有所忌惮,准备分封诸皇子,牵制太子了。

    索额图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却没想到来得这样快。他跑去提点太子,太子根本不以为然:“高产玉米本来就是老四和乌拉那拉家的小丫头联手试种出来的,没有我什么事。他愿意把功劳分我一半,也是好心,我为什么要疏远他?”

    当初筹谋的时候,四阿哥说得很清楚,连借势的话都说出来了。

    只是中间运作的时候被明党利用,一番煽风点火,事情的走向才变得失控。

    其实太子帮四阿哥的忙,也有试探汗阿玛对自己态度的意思。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原来汗阿玛对他的忌惮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高产玉米是小丫头种出来的,却是四阿哥发现的,也是四阿哥带到农事司的。

    灾年粮价飞涨,尽管朝廷不允许,还是有不少大粮商囤积居奇,赌明年旱情持续,准备大发国难财。

    这时候高产玉米横空出世,耐旱,高产,不仅引起了朝廷的重点关注,也被很多大粮商盯上了。

    而大粮商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贵族或者高官的影子,其中不乏皇亲国戚。

    四阿哥做了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利国利民,却也挡了许多人的财路。

    挡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贝子爵位是他应得的,依着太子看来该直接封贝勒或郡王。

    今后四阿哥将面对什么,太子不清楚,可他知道这件事做得好,也必须做。

    如果借了自己的势,能给四阿哥挡掉一些不利因素,太子觉得很值。

    谁知索额图却在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