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59章 极限野雪挑战赛(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59章 极限野雪挑战赛(一)(第2/5页)

理该礼貌谦虚。

    而且说的也是事实啊。

    王会长听到满意答案,点头:“走吧,时间差不多,你们还要到现场看赛道,走吧。”

    随后他对唐隽和郑晔瑜招手:“你们跟我走,山上还是挺冷的,注意多穿点。”

    说着,就宣布出发。

    这次比赛,男女选手加在一起一共有97人,除去9名邀请、或者是自己赶过来的外国选手,华国的选手一共是88人。

    女选手23人,男选手55人。

    极限运动的男生确实比女生多更多。

    其中华国方面核心人员是13人,国家队3男2女,年纪差不多都在25岁左右。国家极限队是7人,没有女生。

    再算上杭峰一个,全部13人的主要竞争对手除了彼此,最主要的就是被邀请的那3名国际极限运动员。

    两名岛国选手,也就是和杭峰住在一个别墅的两人,以及一名思密达选手,他们都是f的四星选手,是亚洲排名最高的前十名……据说前三名因为训练、比赛等原因拒绝了。

    和杭峰住在一个别墅里,态度相对谦逊,年纪比较大的那位叫做南村直人,也是这次被邀请的运动员里f排名最高的,世界排名49,亚洲排名第7。

    思密达的那位选手世界排名65,亚洲排名第8。和这几名国家队员住在一起。

    剩下最后一个,最年轻,态度最冲的是南村直人的师弟,荒冶诚。

    荒冶诚今年只有19岁,在职业赛场和极限赛场都有很好的成绩。他拿过全岛坡面障碍技巧联赛的第一名,世界杯也滑进过20名。

    在f,是目前为止亚洲最年轻的四星选手,世界排名91,亚洲排名第9。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外国野雪滑雪极限爱好者,实力难测。

    一部分业余选手和那8个外国人已经单独出发上山了,剩下加上临时凑过来的选手,大概40来号人,再加上工作人员和教练,落后一步,将近九点才乘坐宾馆的观光车前往缆车站。

    三辆缆车依次出发,杭峰被王会长叫着坐在了第一辆车,闲聊了起来。

    主要还是对杭峰在前不久才结束的未成年u型池全国赛上的表现,表示了赞扬,并且询问了一下杭峰对这次比赛有没有信心。

    杭峰挺想按照爱听的话说一句“有信心”,可最后还是说:“我做了充足的准备,但这样的比赛我没有参加过是事实,所以也不能说有没有信心,只能说我会努力去比赛,争取拿个好成绩。”

    王会长听的连连点头,要问他:“f有兴趣吗?”

    杭峰失笑:“您等我比完赛再问啊,我要是一头栽进雪里,再有兴趣也只能量力而为啦。”

    王会长被逗得哈哈笑,看杭峰的目光像看自家的后辈,轻声说:“对,你说的没错,我们首先要看清楚自己,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说滑板速降的x-gas是没问题的?”

    “嗯。”

    “那就等冬天过去吧,我听晋东说他在帮你申请训练津贴,剩下的就我们协会报销,争取让你没有后顾之忧训练,参加比赛。”

    杭峰高兴得想搓手,可以参加自己最喜欢的运动训练,还不用花钱,美!

    王会长被杭峰的笑容感染,下车的时候还亲热地拍着他的肩膀:“比赛加油,注意安全。”

    “嗯。”

    缆车上了山,杭峰就和王会长分开了,就连唐隽和郑晔瑜也没在身边,剩下他一个人独自面对陌生的大山和陌生的比赛。

    丝毫没有畏惧的感觉。

    反而有点跃跃欲试。

    喜欢极限运动的人,骨子里都有着冒险的基因,想要去经历更多的挑战。

    这次的野雪挑战赛,再度刺激出了杭峰对滑雪的热爱,简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滑上两圈。

    他们被组织着坐上被封停一段时间的小缆车。从足有400米直线距离的缆车从赛道上方驶过。可以看见被蓝色旗帜标出的赛道形状,以及赛道里遍布的山石和树木。

    早上应该有一批人滑过这里,对雪道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安全检测。和犁推过的赛场道路不一样,鲜软的雪粉被滑板滑过,会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

    安全员在每个障碍物前停留,将被雪遮挡的障碍物清理出来,露出嶙峋峥嵘的部分,就像巨兽张开的嘴里露出的锋利牙齿。

    很危险,但也很刺激。

    杭峰抱紧滑板,侧着身子往下看,几乎要掉下去。

    他不断将看见的东西和脑海里的地图重合,很幸运,几乎没有漏掉的部分。

    继而,他看见了那条自己应该会去挑战的路线,从来处看向去处,再看回来,心里却多了几分犹豫。

    缆车一直把他们送到山顶。

    那里是一处天然的平台,正好可以装下一个缆车站和一处遮风避雨不大的休息室。

    将近一选手聚集在这里,几乎有种无处落脚的拥挤感。负责安全的裁判在通过对讲机,数次和山下沟通后,终于得来了可以“试滑”的答复,于是快挤到窒息的选手大军纷纷往下涌去。

    裁判大概每隔十秒会放一个人下去,松软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道滑痕,杭峰站在上面看着大自然的美景被破坏,一边觉得有些遗憾,一边又觉得人类果然是最强悍的生物,如此强悍又前仆后继地征服着大自然。

    接着,几名外国选手像是抱团一样,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滑道上,杭峰一眼就看出了那三名邀请来的四星选手,确实很不一样。

    技巧娴熟,身体放松,而且就像唐隽说的,在其他人都选择绕开障碍物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冲上雪包进行一段飞跃,尽量以直线前行。

    杭峰就这样看着,一直看到最后一个的身影都看不见,终于收回目光。

    轮到他了。

    “可以了。”裁判将放下的手抬起来,杭峰双脚踩着单板,板头往下一压,从旗门滑了出去。

    脚感相当陌生。

    杭峰不是没有滑过浮雪,但这种为了营造野雪脚感,而特意没有处理过的雪面,确实很不一样。

    阻力很大,刚刚站上去他差点儿不会滑雪了,就连转弯都踉跄了一下,也不知道身后的人是个什么表情。

    好在适应起来也不算难,在滑出大概五六米远后,杭峰找到了技巧,该用多少力,该怎么用刃,以及回转时候身体的姿势。

    作为一名职业,甚至水平极高的非国家队员,他也必须具备职业选手的能力。

    等滑出20来米,远离出发点后,他就能够很好地控制方向,绕过前方的障碍物。

    同时,在处理脚下和绕开障碍的同时,他脑海里的“地图”也在进行更新和记忆,数据在不断地调整又调整,有时候脑子不够用了,就用身体去记忆。

    紧接着,前方出现一处较大的雪包,可以看见有一小节峥嵘的山石裸露在外。

    按理来说,这里应该绕过去,但杭峰想到荒冶诚等人滑野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