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71章 超级U型池资格赛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71章 超级U型池资格赛(第2/5页)

的表情。

    真是太大太长了。

    两侧池壁的高度比常规u型池高了平均3英尺,而整个u型池的长度则达到200米,池壁内画出的蓝色条纹,每一个白色的区域都代表了一个技术点,足有七个!

    比常规赛场多了两个板块,就代表选手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体力和完全地专注度,容错率也变得更低,五次的成功和七次的成功是难度的成倍增加,但凡中途出现一点错误,比赛就戛然而止。

    今天的比赛还只有一场。

    对于他这样的新手选手,可以说一场定胜负。

    能进资格赛就算赢了。

    不是要求低,而是有自知之明。

    和同场众多世界冠军比,他就是一个众人眼里的“陪跑”,而他也有野心,也想进入资格赛,争夺更好的名次。

    一定要好好发挥啊!

    不要紧张杭峰,你可以!

    进入赛场瞬间,身体骤然大幅度地倾斜,坡度超过了50°,速度增加的很快。

    从左侧的池壁滑下,轻松超过40迈,再以极快的速度从池底冲上来,身体向上扬起,看见了灰暗的天空。

    向上,继续向上冲。

    在这个过程,可以感觉到惯性正在一点点消失,毕竟是超过四米的高度,惯性能够抵达的高度有限,杭峰凭借着自己对u型池速度的熟悉,在察觉到速度丢失的瞬间,双腿猛地向上用力一跃。

    滑雪也需要体力,而且要求很高。

    每一次起跳的力量和发力方向,都代表能够在空中完成的技巧难度,也同时代表了能不能够平稳地落地。

    可以说起跳前的一次发力,代表了所有技巧的开始。

    杭峰的第一跳并不难,不过是一个向内的抓板头转体一周。

    他的爆发力很强,跳起的时机也很完美,为他带来了更高的高度,在抵达最高点之前已经完成了一周的转体,随后便是等待落地。

    因为是第一跳他很放松,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平时的习惯速度。

    干净利落。

    就是一个字,快!

    快如闪电的一周,继而稳稳落地。

    没有填满整个技巧过程,但因为完成的太快太干净,也给人一种他游刃有余,落地必然很稳的感觉。

    落地后,杭峰冲向对面。

    速度获得了第二次的加成后,骤然提高到50多迈,冲击力更强了。

    但对于有着职业水准的杭峰而言,这也不过是一个比较慢的速度。

    速度慢,抛起的力量就不足,无法做出更难的动作。

    杭峰在第二跳,做的是一个内刃转体一周半,外刃落地的技巧。

    这种反向的技巧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技巧,在这个赛场上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刚开始练u型池的运动员,想要从容地完成这样内外刃的切换很不容易,通常会成为教练对天赋的一个判断。

    杭峰的天赋就很强,当时他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熟练掌握。

    因而这一跳他完成的也很轻松。

    就像在熟悉的赛场上比赛,轻松到完全忘记了赛前简提醒他的风格问题。

    干净利落地转体,加上一个帅气的抓板,随后从容等待落地。

    速度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杭峰再次冲向对面的时候,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有撞上来的风压,都刺激着他的血液。

    熟悉的速度,来到了他的舒适区。

    能够在第三轮上技巧,说明他前面的两次完成的不错,力量爆发的非常好。

    这一次,也必须一样!

    杭峰在风中猛地向上跃起,双腿带来无与伦比的力量,但又精准地控制在不会失控的程度。

    同时扭转的力量从双腿传递上来,他的肩膀率先带动身体转动。

    向后翻腾!

    对!向后翻腾!

    这在常规赛里不允许出现的动作,在“x-gas”的赛场上,却是必须要去挑战的动作。

    它很难,也很危险。

    杭峰新近开始练这个动作,也不敢太拼。

    向后翻腾一周。

    接

    转体半周。

    同时

    双手抓板内刃中心。

    不过一周半而已。

    “还不错。”但在裁判室里有人却这样说。

    时间太紧张了,u型池的技巧难度是一个接一个,裁判们并没有交谈的时间。但这句话说完,其他四名裁判都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确实是看起来不难的一个动作,但翻腾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另外一个难点就是杭峰身体出色的蜷缩度,让他可以轻松用双手抓住内刃中心,这个抓板动作就很少见,再加上他这种有点像青蛙一样的姿势更少见,所以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和难度是“x-gas”赛场上永恒不变的核心标准。

    而“创新”排在“难度”的前面,说明这个赛场对“新鲜”的渴望。

    无论是对技巧动作,还是人。

    一个资料上显示只有16岁,还是华国“硬塞”进来试水的年轻运动员,在这之前可没有一个裁判对他有任何的期待。

    但期待值降低的时候,杭峰这种相对新鲜的东西会瞬间突破裁判的期待,得到很好的反馈。

    反正这一刻,裁判们完全没考虑杭峰会不会有更高的难度,会不会填满整个飞跃时间,反而被他干净利落的技巧动作表示赞扬。

    嗯,就是出乎意料了。

    杭峰像青蛙蹲一样的姿势确实不太好看,但意料外的有点可爱,就连巴蒙德都看得眉梢一扬,嘴角露出了一点笑容。

    对年轻人期待,总会有几分不一样。

    而杭峰确实让他有惊喜。

    “第三跳了,只有一周半吗?一个翻腾?”康斯坦丁却自以为很懂地这般评论着。

    巴蒙德连视线的余光都没有给他一丝,始终只看着在赛场里飞跃的人。

    杭峰落地后有点心跳加速,主要是在他完成翻腾动作的瞬间,终于想起简在赛前对他的叮嘱。

    “不要转的太快,这个赛场有自己的风格,他们都喜欢巴蒙德那离地只有一米却能转身一周的神迹。”

    哦豁!

    忘记啦!

    短暂的分神,杭峰已经来到了第四跳的区域。

    按照他的常规赛场习惯,这里就应该上难度,最差也是三周半的一个转体。

    然而,杭峰突然就有点不会滑了。

    速度放慢他练过啊,可为什么突然不会发力了呢?

    杭峰在飞起来的瞬间,还是习惯性的双腿登出了大力,强劲的力量带着他的身体自然而然地旋转,抓板转体一气呵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