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74章 超级U型池决赛(下)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74章 超级U型池决赛(下)(第2/5页)

相对向前旋转难多了,因为选手看不见身后的地面,在没有视野的情况下去做动作,不仅失误率会大大提高,对心态的影响也很明显。

    向后旋转是一个很需要肌肉记忆的动作,看不见只能靠练,不停的练,让身体记住这个力量,尝试完成动作。

    杭峰后背有风在碰撞。

    视野在翻转。

    护目镜后的眼睛睁的很大。

    他紧紧地抓住自己的板头,脑袋向右侧板尾的方向,像是在用耳朵使劲,将整个身体带动向后旋转。

    一圈,两圈完成。

    他还在往上飞。

    再来一圈。

    外刃的1080完成了!

    向左偏斜的脑袋,在最后半圈的时候已经在收力,继而向左下方用劲。

    对,这是一个往左侧的外刃偏轴转体动作。

    在他完成内刃1080的同时,身体同时也有做一个外刃的偏轴转体。

    具体形容起来就像是他身体在横向转动的时候,同时还会在空中翻一个跟头。

    也就是世界大战决赛组所必须要求的“变化性”。

    单纯转体,或者是翻腾动作,并不能拿更高的分。

    决赛场上,只有这种类型的动作可以拿分。

    杭峰会做很多的“四周转体+偏轴”的动作,他的基础很好,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

    可也正是因为基础太牢固,想要再加入半圈,就需要去打破原本的框架,重新添上新的力量、周数、包括空中的时间和落地时候的平衡。

    如果解锁新动作很简单,巴蒙德不会这么多年了,还是只在比赛上冲击过一次2160的六周,那之后长期停留在五周。

    受限于人类的体能,技术达到一个程度后,哪怕是抓板的位置变化一点点,都会增加很大的失误几率,就更不要说加上半圈。

    杭峰在转到1080+360的时候,到目前为止,都还算很舒服。

    这是他能够完成的四周难度。

    今天也在比赛里完成过。

    换成平时,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将身体用力,控制自己停下来,以及松开手,让自己展开等待落地。

    但现在不行。

    还有半圈。

    他必须让身体继续转动。

    而且一定要保证是一个内刃的反向落地。

    飞起来的时候,杭峰给出了足够的力量,让他能够再翻转半圈。

    半圈而已,也很简单的完成。

    接着就是落地。

    这就是最难的地方。

    空中只要力量够,去做多少圈都不是问题,重点是落地。

    落地。

    不仅仅是平衡问题,而导致失误的根本原因是空中旋转的“轴心”是否始终稳定,往往“轴心”在起跳的瞬间,就已经决定了成败。

    再加上空中转的太慢,转的太散,核心力量不够,落地平衡性不够等等,林林总总的各种因素,究竟是否将这些要素都掌控了,落地的一刻才是检验成果的时刻。

    杭峰对这个难度的技巧没有太多经验,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一跳是否能够成功。

    但既然做了,就肯定要努力成功。

    最后半圈完成,明显已经过了他最舒适的高度。

    他喜欢在抛物线结束前完成动作,这一次却在抛物线结束的时候完成,他感觉到了明显的下坠感。

    风从脚下升起,撩过他的下巴和衣领,灌进鼻孔里,冷的像是冰凌往脑子里钻。

    还有失重的感觉,从五米左右的高度往下落,光滑的冰壁几乎在脚下垂直,他的滑板必须倾斜到一个最容易卸力的角度。

    然而他看不见。

    这是一个反向的落地。

    他的眼前只有不断上冲的白色冰壁,完全看不见落脚点。

    只能靠感觉!靠经验!

    过去十一年的u型池经验,支撑起这个身体,去“撞”向冰面。

    “嗒!”板尾先一步接触到冰面。

    “咔!”接着是其他更大范围的板底与冰面相撞,带着杭峰130斤的体重,压进有着一点凹陷弧度的冰面。

    压下去,弹回来。

    杭峰清楚地感觉到雪板上弹的力量,他的板底甚至有一瞬间完全离开了冰面。

    接着,再落下去。

    最可怕的部分来了。

    平衡!

    他的重心是不是始终在脚下?

    他的轴心是不是与冰面与板面达到了一个契合的角度?

    他能不能将这弹压瞬间的力量完全卸去?

    在与冰面撞击的同时保持平衡已经很难了,与此同时,他还要在丧失视野的情况下,面对往后滑出的滑行力。

    没有一个运动在达到高深程度是简单的。

    到了世界大赛的级别,就是对人体的体格极致开发,每一个程度都做到了最大。

    短跑一秒的提升,全人类用了16年才完成。

    超级u型池的六周记录,巴蒙德做出来一次后就再做不出来第二次。

    杭峰目前的身体开发就到这个程度,他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精密的仪器,身体的每一缕肌肉,每一寸骨骼,都是完美无瑕的零件,才能够最终运行成功。

    老实说,杭峰在落地的瞬间,真的有种可能会再次失误的感觉。

    还是那种熟悉的往前扑的感觉。

    这说明他落地的时候,内刃的角度大了,所以他才会往前扑,才会双手撑地。

    就像上一场一样。

    还是要失败吗?

    当然不想!

    不甘心!

    前面做的那么好!

    他已经是第二次滑这个动作,怎么能够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不行!!

    是上一场失误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来自灵魂深处的反抗。

    腰胯开始用力,在千钧一发之际,拧动身体,往踩在板头的腿上,送出了最后一股力气。

    不是找视野。

    也不是双手扶地保护自己。

    而是用出全身的力气,在最短的时间调整板头的位置。

    于是,在那往后疾冲的速度下,本应该走直线的杭峰,向后滑出了一个小小的弧形。

    漂亮的自救!

    向后仰的感觉在弧线出现的瞬间,将他的肩膀掰了回来,于是向前的力量戛然而止,后仰的力量也被对冲到几乎消失。

    剩下的那点儿摇晃,杭峰只是轻轻动了一下肩膀,就完全卸掉了。

    心脏在砰砰地乱跳。

    呼吸有点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