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153章 洲际杯决赛:第一场(下)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153章 洲际杯决赛:第一场(下)(第2/4页)

高于第三跳。

    第三跳他可是一个反向的起跳,可以说是为那一跳拿足了分数,在这第四跳,他不可能再做一个反向落地。

    对于五周本来就有点勉强的他而言,一旦用上反向起跳,别说拿不拿高分,能不能完成都是问题。

    杭峰俨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更何况赛场不等人。

    他凭借超快的速度冲上池壁,在最靠近池沿的地方起跳。

    双脚用力,脑袋后甩,肩膀随后跟上,于是一个向后翻腾的动作出现。

    这很常见,正方向起跳,大多是向后翻腾。

    不过杭峰这一跳的亮点竟然在抓板上。

    “什么!?”

    有裁判看见了,杭峰这一跳竟然选择了前手抓后板的难度。

    而且还是向后翻腾的前提条件下。

    这个抓板动作可以说顶了抓板难度的“天花板”。

    前后抓在后板上,身体需要的柔韧性非常高,腰腿部必须往后拉。

    往后拉伸的动作,缩紧的时候难,打开的时候更难。

    再优秀的运动员,都不能缩短这个动作在伸缩上耽搁的时间门。

    这样一看,突然就反应过来,杭峰在第三跳,虽然做了反向起跳的四周半,但他的抓板动作却选择了最简单的。

    后手抓内刃。

    这些小细节看来还是得通过慢放才能看清,对于这类优秀运动员而言,真是一点都不能大意。

    差点就被糊弄过去了。

    不过裁判这么想,也只是针对杭峰而言,他们对杭峰的期待高,要求自然会更高。

    换了任何一个赛场,能在第三跳就完成四周半,简直就是直接夺冠啦!

    裁判眼里,杭峰对标的是白鸟优宇,是世界前五,是这个赛场的第一名。

    要求再高一点也不过分。

    而这边,杭峰已经凭借一个抓板动作,吓得范总心里一颤,猛地就紧张了起来。

    无他。

    向后抓板的动作,是杭峰在“四周半池子”里,唯一成功率不足70的难度动作。

    毕竟已经到了1620四周半,来到了人体的极限区域,就是杭峰也不能说任何动作都能完美地做出来。

    他也开始出现了失误率。

    尤其是这种最高难度的动作,在训练的时候,简直就是和孙烈在比着谁摔的更惨。

    如果是提前定制的动作,范总是不会让杭峰上这个动作的。

    反正终极目标是五周,为什么要在四周半为难自己呢?

    类似难度,并且成功率更高的动作又不是没有,根本没必要在赛场上拿出自己不熟练的动作。

    怎么的?

    以为自己不熟练,去拼命做了,裁判就能给更高分?

    很抱歉这不可能。

    世界赛场太大了,并不缺一些左撇子,或者就喜欢用这个抓板姿势的选手,在经验丰富的裁判眼里,你的这个难度动作并不代表更高分,只是你个人不擅长而已。

    范总不知道杭峰在想什么,在赛场上又不能阻止,只能干着急。

    心脏像是提到了嗓子眼儿里,完全是屏息在看比赛。

    杭峰选择这个动作,当然有想法。

    无他,刷裁判“印象分”罢了。

    从今年进入常规赛场后,杭峰先后参加了两场国内联赛,和在洲际杯里滑了两次资格赛,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四周半难度都拿了出来。

    只除了这个成功率最不高的抓板动作。

    毕竟他又不认识查利总裁判,也不知道其他裁判怎么想,为了之后的国际赛场做准备,哪怕是为了冲击这场比赛的冠军,他也不能在裁判的眼里落下一个不够完美的印象。

    这个动作难,难也要硬啃。

    反正决赛有三场,容错率这么大,他完全可以在第一场精神最饱满的时候,去尝试冲击这个难度。

    万一就成功了呢?

    就算没成功,还有后面两场,也足够他去选择别的动作,再度冲击冠军。

    这大概就是简对杭峰最大的影响了吧。

    固然所有人都知道,技巧类依靠裁判个人审美打分的运动,都有一个印象周期,可是到了赛场上,大部分人还是会拿出自己最擅长的动作,拿下保底分后,再去尝试解锁新动作。

    只有杭峰,在简的教导下,赛场的格局非常大,并不是十分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他只希望在裁判的心里留下自己足够全面完美的印象。

    这就是杭峰冒险去做不擅长动作的全部理由。

    多么阴差阳错的误会。

    要是杭峰早知道查理总裁判比赛开始前说的那些话,他就不做这个决定了。

    这个决定确实为他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危机。

    人类有种心理状态,越不擅长的越是畏惧,也就越是容易出现失误。

    放在杭峰身上,虽然不如孙烈那样直接卡在瓶颈几年都走不出来,但是当杭峰打算去这么做的时候,身体的状态还是发生了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心脏过度渠动,过大的力量让他有一瞬间门的头晕目眩。

    在半空中旋转的时候,没有任何借力,天旋地转的同时脑袋还不清醒,这不是要命吗?

    血液冲上大脑的瞬间门,杭峰甚至有种自己失明了一瞬的感觉。

    好在这一刻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面对问题不能逃避,必须迎难而上。

    就像做数学题,再难的题也要去学着解出来,然后不停的刷同类型的题,才能从陌生畏惧到熟捻于心。

    所以在心跳失控的几乎同一时间门,杭峰牙根就狠狠咬在了一起,同时一口等待了半天的冷空气气吸入肺腑。

    疼痛和冰冷同时抵达身体,被神经捕获,传递到中枢。

    于是,即便心脏还在不受控的乱跳,但大脑却先一步地冷静了下来。

    同时,有些模糊的双眼,重新变得清晰。

    看着时而白色的冰面,时而耀眼的灯光,还有那灯光背后的黑夜,杭峰终于在最后一刻,成功判断出了身体展开的时机。

    毫不犹豫,松开雪板,身体展开。

    唔!

    稍微早了一点点。

    展开后不是完全的垂直状态。

    没关系,还有惯性。

    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不能慌。

    这一刻,杭峰身体里的所有肌肉纤维都在运作,拉扯绷紧积蓄,在那极为短暂的时间门,寻找到平衡点。

    又或者说,这是一个核心力量的全面展现。

    如果选手能够一步到位地完成动作,那最好不过。可要是在过程里出现失误,优秀的运动员靠核心力量也不是不能拯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