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21/45页)

他被震撼到了,这种说法是从前不曾听过的。

    杨老板的口头禅是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还要比别人更好,我有的最好别人都不会,我要垄断,独一无二。

    实际他不赞同东家的想法,因为他也觉得不同的厨师有不同的天赋和灵感,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菜谱,不同的厨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改进,做出不同味道的菜肴来。

    这种求同存异,也会造就美食独特的魅力。

    但是东家最大,东家说得对。

    可现在他却深深地被豆腐娘子给折服了。

    如此年轻,如此有见底,又如此有天分的女子,实在是罕见。

    至少他第一次见。

    至此,他已经彻底忘掉自己之前制定的诱惑套路,他可以肯定东家和豆腐娘子理念不符,合不来,肯定会……吵架。

    别说合作,可能一起论道都难。

    本来他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加适当物质诱惑打动豆腐娘子,现在彻底放下这心思。

    他觉得说服豆腐娘子去县城估计比说服东家更难。

    人家豆腐娘子不是贪财之人。

    不过他还是尽职尽责地转述东家的意思,“不知道沈娘子有没有意愿去县城,我们东家可以提供一套二进小院儿,娘子一家可以无限期居住,还会帮令公子进县城最好的学堂。我们东家也不限制娘子的买卖,只是请娘子以后做出什么好东西,能先跟我们东家合作……”

    沈宁温柔地打断他,“麦掌柜,我就在这里呀,只要你们诚信合作,随时来,随时找高里正发货。”

    去县城什么的,就算了。

    只要她想,以后肯定会去的。

    不过得等裴总和阿年读书有成之后,譬如中了秀才,要为举人努力。

    住在城里方便以文会友,方便学习。

    现在,为时过早。

    听了沈宁的答案,麦掌柜没有一点意外,也并不是失望。

    这世上有些人就是如此,活得通透、明白,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因为别人的诱惑就改变初衷,不会被人影响自己的判断。

    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选择。

    金钱、权势都不能打动收买他们。

    以前他以为只有萧先生这样,现在他觉得沈娘子亦是。

    最后麦掌柜还是定了十坛子腌白菜,还得往临县发货呢。

    白菜不贵,但是本地白菜不够以后就得买外面的,那加上脚力费就有点钱。

    另外葱姜蒜萝卜、虾酱也要花点钱。

    想了想,沈宁就让小珍珠去喊高里正来。

    高里正这人可有边界感了,即便知道县城大酒楼来人了,只要沈宁不喊他,他也不会主动过来问的。

    很快高里正拎着一只断腿鸡一只断脖子鸡过来,“天儿冷了,它们喜欢挤来挤去,这两只傻大胆跳到猪圈去啄食,被猪给踩了。”

    受伤的鸡基本没活路,早点吃掉免得它掉秤。

    沈宁笑道:“里正伯自己留着吃呀,这还两只呢。”

    高里正:“我吃不老少了,这两只给你们打牙祭,这不还得招待麦掌柜嘛。”

    自打知道裴二郎给宋家盘炕一天要500文,而他家合计一天只有140文,他就激动得蹦高高儿。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在二郎和豆腐娘子心里,自己比宋家更是自己人!

    人家拿自己当自己人,他能把自己当外人?

    当然得替他们张罗啊。

    麦掌柜起身,主动施礼。

    沈宁给双方引荐了,即便两人早就认识,这一次也重新见礼,态度和和气气。

    沈宁就说腌白菜的事儿,让高里正估算一下价钱。

    高里正瞪圆了眼睛,“阿宁,你做新菜竟然不给我吃?我都没尝着,快端上来我品品。”

    沈宁感觉高里正跟自家越发亲近了,说话也更自己人,笑着给他剪了一碟子。

    水啦叭叉的,用刀切沾砧板,她直接用剪刀剪。

    现在家里有把专门剪食材的剪刀,省事方便。

    高里正尝了尝,嘴里不断发出嗯嗯的声音,“爽口好吃,和酸萝卜是俩口味儿。有这个腌白菜,我不用荤腥都能吃两大碗饭。”

    小珍珠嘿嘿直笑,“里正爷爷,只要给我大米饭,不用就什么我空口就能吃两大碗!”

    高里正慈和地看着她,“珍珠饭量真好,以后来爷爷家吃大米饭。”

    麦掌柜借口去茅房,领着婆子和小厮出去溜达一下,也不往草棚子那里去,而是去西边儿看看新屋子。

    裴大民、裴大根和张本力几个在砌墙,王木匠在做门。

    裴父也在,他之前请人帮忙刮了秫秸叶子,又撸桩子破篾子,在河里泡了一夜之后捞起来,今儿开始拉着碾子碾压呢。

    他先碾一领席的,另外一领的老人们还在帮忙刮叶子呢。

    麦掌柜跟他打招呼,“老哥,这是……作甚呢?”

    裴父有点拘谨,见着城里来的衣着考究的人就束手束脚,仿佛见到亲家公亲家母一样,浑身不自在。

    他告诉麦掌柜自己要编席,“我老二盘了火炕,我瞅着不能像床那样铺草垫子,就给编炕席。”

    麦掌柜又请他领着自己参观一下。

    裴父虽然拘谨,却也没拒绝,学着裴长青的样子给介绍介绍。

    火炕现在晒得差不多干了,只是光溜溜的什么都没有。

    而且是土坯屋子、土坯炕、麦糠泥墙,比起宋母的屋子可差老远了。

    麦掌柜却看出了几分野趣儿,那些腻歪了花天酒地的老爷们指定会喜欢这一口,偶尔住上几天能满足他们矫情的心思。

    裴父给介绍火炕的优点,又说了炕席如何如何。

    他说火炕干巴巴的,说编席倒是有内容。

    “我寻思着用红色和黄色的编,把红色的放上头,出来就是红席,喜庆好看。我儿媳妇说黄色的放硫磺里熏熏,那篾子就变白,更好看,散了味儿也不耽误铺。”

    他比划着炕和炕边的位置,“有钱人家糊墙纸,钉墙布的,俺们家舍不得,我寻思这边儿墙也用炕席围起来,编上几个花样,一样新鲜好看。”

    福字,双喜字,四个花瓣的简单花样,他觉得自己都可以。

    麦掌柜听得颇为感兴趣。

    酒楼主要是木质结构,少不了用花隔、挂席、屏风之类的做隔断。

    目前用的席子主要是竹席,还有大南边运来的蔺草席子,再就是苇席,说实话还没有裴父说的这个红席。

    他觉得可以布置这么一间包房,指定有人喜欢。

    他负责酒楼生意,非常有想法和执行力,所以酒楼生意蒸蒸日上。

    他跟裴父了解一下红席的细节,编这么一张要多少天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