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第13/24页)

与汉人合作多年,那与生俱来的防备意识早已根深蒂固。

    众人都想瞧瞧唐枸最终会是何种结果。

    于是,这一等便等到了年底,红薯终于在秋季迎来了丰收。

    当时,唐枸让族人将地里的红薯挖出,待看到那硕果累累的景象,他简直难以置信。

    而等到称重之后,果真如那位女将军所言,一亩地能够产出十石以上,唐枸兴奋得简直说不出话来。

    原来那位女将军并未骗人,她说的全是真话,这果然是高产的粮食种子。

    这世上竟还有如此慷慨大方之人,让勾心斗角多年的唐枸都有些无所适从。

    哪怕是汉朝的商人都还喜欢讨价还价呢,这位女将军却真的是一点儿私心都没有。

    因此,赌成功的唐枸今年年底非常兴奋。

    但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唐枸就开始面临起了一个烦恼。

    只因红薯丰收这件事根本无法隐瞒。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从秋天开始,唐枸便面临着无数个羌人部落首领来访。

    他们的目的自然都聚焦在红薯这种粮食之上。

    大家的意图也相差无几,先是想要尝尝味道,看看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美味?接着便是想讨要种子。

    这种事情若是唐枸不愿分享,那么吃独食的结果,就是大家联合起来把你的部落吞并。

    唐枸自然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分享才能收获和平。

    更何况,这分享也并非无偿,唐枸还因为分享种子大赚了一笔。

    然而,任何东西都是有限度的,他固然可以分享种子,可关键在于,他自己总得留存一部分种子以便明年再种吧?

    结果一个接一个地前来讨要,从秋天一直持续到冬天,至今仍未结束,这着实有些过分了。

    于是唐枸开始委婉拒绝,让大家等他明年种植丰收之后再来讨要种子。

    反正他当下是绝不会分享种子了,即便出价再高也不给。

    结果这群人对此很是不满,部落之间的冲突屡屡发生,甚至还出现了偷盗之事,也有自己的族人被贿赂,然后偷偷高价售卖种子。

    反正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简直让唐枸焦头烂额。

    在这样的状况下,唐枸还未想好如何解决此事,杨秋这边就派遣使者前来送礼了。

    这一下子,唐枸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法子。

    本来种子就是从杨家军这里获取的,让这些人花钱去购买杨家军的种子不就行了吗?

    何必一个接一个地来烦扰他?

    于是唐枸热情地将杨家军的使者留了下来,然后将那些求种子的其他羌人部落首领全部召集了过来。

    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凉州豪族,他们自然也非常眼馋。

    所以唐枸觉得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既能让大家不再为难自己,又能给杨家军带来一笔大生意,岂不是两全其美?

    而此时,负责出使的人恰好是田英。

    她在羌人部落生活了些许年头,所以和这些人的言语交流不存在太大问题。

    原本杨秋交给田英的任务是联络一下其他羌族部落,打听一下红薯高产的事情是否传出去了,然后借此笼络更多的羌人部落。

    没想到事情比他们想象得还要顺利,原来凉州这边的羌人部落也在打听此事。

    于是田英也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因此她直接配合起了唐枸的计划。

    在一群羌人部落都聚集到了先零羌这里之后,作为杨家军的使者,田英主动在众人面前笑意盈盈地开口了。

    “诸位,红薯这种粮食,实际上我杨家军拥有的种子数量更为充足。

    倘若大家期望明年也能种植这种高产粮食,大可以来我杨家军治下的土地进行交易。

    而我杨家军缺少牛羊马匹,一向欢迎各类商队前来,诸位就不要为难先零羌的羌王了,他们如今连自己明年种植所需的种子都不够,目前正打算向我们杨家军求购。

    而我杨家军今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帮个小忙,所以价钱这个问题很好商量……”

    这句充满暗示意味的话语一经说出,众人眼神一亮,这不就是要谈交易吗?

    他们想要种子,而杨家军需要他们帮忙,这种优惠时刻谁能拒绝?

    毕竟之前在唐枸这里购买种子不只是价格高昂,甚至还买不到多少,而现在杨家军却直接开放了交易的机会,谁会嫌弃家里的存粮增多一点?

    哪怕他们羌人更擅长放牧,但没有人想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在田英的一番忽悠之下,一群羌人部落的首领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杨家军治下的土地。

    此时,杨秋尚不知凉州那边的谈判情形,毕竟双方距离甚远,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

    于是,在田英带着一群羌人首领前往并州的路途之中,杨秋这边正在和於夫罗进行谈判。

    “左贤王似乎还想独善其身,不想参与这次的计划?”

    就在刚刚,杨秋提议於夫罗下个月与他们一同出兵围攻洛阳。

    当然,并非真的要直接攻至洛阳,而是联合众人做出围攻的态势,好使汉廷那边焦急不安。

    然而,杨秋刚把这个想法道出,於夫罗竟然面露犹豫之色。

    “将军,参与此事对我们匈奴似乎并无益处。这是将军与汉廷之间的问题,我们匈奴人不愿插手。”

    话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不就是想当骑墙派,不在明面上反抗朝廷,万一最后杨家军失败了,还能给自己找条退路吗?杨秋不禁直接笑出了声。

    “左贤王倒是深谙左右逢源之道,可惜的是,单于和我杨家军合作的事情,汉廷那边早就知晓了。

    之所以一直未发作,当然是因为汉廷不想将你们匈奴人明面上逼反。

    毕竟当下已然闹得极为难看,并州有我们杨家军,凉州又有羌人造反,南边也不时有蛮人反抗。

    汉廷那边也不希望匈奴人再闹腾起来,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左贤王和单于不会觉得,往后还能好好当汉廷的狗吧?”

    这番充满嘲讽的话语一出,於夫罗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将军不必恐吓我等,我匈奴确实不想与汉朝为敌。将军想与汉廷如何交战,那是你们的事,我们匈奴人想要生存下去,自然要学会自保之道。”

    竟然还如此天真,杨秋干脆直接实话实说。

    “你以为我在恐吓你?莫非左贤王忘了上半年发生的事?我杨家军将太原郡的一群世家大族给灭了。

    当初这群世家大族可是悄悄与朝廷合作,那时为何朝廷没有让你们匈奴人对抗我杨家军?那群世家大族又为何没有联系你们匈奴人合作?

    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早就知晓你们匈奴人已经不可靠了?害怕你们将消息泄露给我杨家军?

    所以太原郡的世家大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