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第21/24页)

着,徐庶主动开口了。

    “刚刚我坐在旁边,就听见子龙在自言自语说了一些话,看得出来,子龙其实从来没有来过昭国,这是第一次对吧?”

    赵云点头,刚刚徐庶已经介绍了自己是颖川郡的人,所以他奇怪地问道:“莫非元直不是第一次来昭国?”

    这个问题瞬间让徐庶笑了,他和昭国渊源颇深,昭国现在的几个核心人物他甚至都认识。

    不过这当然不是炫耀的时候,徐庶之所以前来,当然也是因为朝廷和杨家军这边和谈之后,两边平民能够自由出入彼此的土地。

    所以徐庶才急匆匆地在此时赶来,哪怕马上就要过年了,可是徐庶不想错失这次的机会。

    这可是昭国正式建国,亲眼见到才不会有遗憾。

    “我之前确实去过一次,还曾经在马邑县逗留许久,不过现在不是说往事的时候,刚刚子龙似乎对流民的情况产生了很大的误会。”

    误会?

    莫非眼前之人了解真实情况,于是赵云再一次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这昭国真的富裕到了如此程度,免费送粮送衣吗?总觉得不太可能。

    徐庶自然也笑着回答了赵云这一个问题。

    “子龙在路上也看到,这些流民跋山涉水前往昭国,大部分都属于饥饿的状况。

    所以你看到的那个粥棚确实是免费的,因为这些人现在最需要的是吃一碗粥饭补充体力。

    可是这一碗粥饭吃完之后,昭国不会再免费提供吃食了,想要有吃的和穿的,想要继续前往昭国其他地方分田地。

    那就必须在昭国官吏的安排下参与做工,可以是修路,可以是拉磨,可以是砍树,可以是背盐……只有做了这些事情,才能获得粮食和衣物。”

    杨秋管不了昭国以外的土地,但到达了昭国治下的土地之后,也不可能一路上免费给吃的穿的。

    所以就让他们一路上做活,目前搞的大工程是修路,所以可以边做活边走。

    由当地的官吏通过他们各自的能力来安排,哪怕是最简单的搬石头砍树都行。

    毕竟这世上虽然穷苦之人最多,但其实也不乏偷奸耍滑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筛选出那批心思不纯的人。

    所以,来到这里的人想要获得衣食,那就得通过劳作来获取。

    这一下子,赵云倒是觉得正常了,甚至觉得这样做挺好。

    他见过太多的流民,大部分人其实都想讨口饭吃,然而这天下的士族豪强,他们只会吸收那些身强体壮之人。

    大部分流民他们根本都瞧不上,所以流民最大的悲哀不是别人让他们辛苦做活,而是他们甚至连个辛苦做工的活计都找不到。

    像昭国这样做,其实是给了这些流民一条活路。

    不过,那些人为什么去了对面的屋子里面,然后换了一身新衣服出来。

    “莫非那些衣服是提前借贷的?通过做工来偿还。”

    赵云把这个猜测说出来,徐庶就想到了马邑县学堂往事。

    幸好他曾经在学堂里面待了一阵子,那时候又对赵国这边的政策了解一些,不然他现在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子龙,你这话只对了一半,这些衣服确实不属于他们,只是暂且让他们穿一下而已。

    但之所以做这件事情,其实是因为这群人得先洗个澡,他们身上原本的衣服都得用沸水冲洗。

    之后他们要是想要新的衣服,确实可以提前在昭国预知工钱,不过没有利息。”

    这话让赵云纳闷了,眉头紧蹙,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这群流民一定要洗澡换新衣服?”

    他们这些来往的商队和游客似乎就没有这种要求啊,赵云表示不理解。

    “其实是为了防止瘟疫。”

    第100章

    瘟疫这种事情,汉灵帝在位期间就已经发生了五次以上,每次都会有大量的人口因瘟疫而丧生。

    而后来建安年间,更是又发生了数次瘟疫事件。

    每一次的瘟疫都会带走诸多人口,以目前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自然不可能有大量医工对生病之人进行救治。

    所以,哪怕有药方治疗,但以当下这个生产力水平,药材根本就不够。

    所以对待瘟疫这件事,还是先从源头杜绝为好。

    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瘟疫,就直接把并州当成孤岛来经营,不允许任何人往来,那跟慢性自杀有何区别?

    所以,所谓的从源头杜绝,便是从各大关口筛选出有病之人。

    毕竟在这个时代,正常人都在官道上行走,哪怕是流民逃难之人,那也没几个人会去翻山越岭,那里面野兽众多。

    更何况,就算翻山越岭,能认得清路吗?正常人都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因此,从一开始,杨秋就派了大量的人守在各个关口,对来往的人进行身份信息检查登记,并筛选出有病之人。

    毕竟流民跋山涉水而来,一路上接触的人太多,甚至路上可能都伴随着一具具倒下去的尸体,腐烂的尸体最容易传播瘟疫。

    所以流民群体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人群。

    而在这个时代,不管是普通的生病还是真正得了瘟疫,其实很好挑选出来。

    高烧、咳嗽、拉肚子……只要是有病症表现的,都会在关口直接被控制关押起来,直到这群人病愈之后才能出来。

    至于来往的游客商队,生病了也必须在原地滞留。

    赵云并未察觉自身接受了身体检查,只因他生得人高马大,气质非凡,器宇轩昂,一看便知身体健康。

    实际上,往来的商队游客中若有患病之人,皆会被单独扣留。

    因此,杨秋这边培训的大量医生,都在各大关口提升自己的医术,依照编写的紧急医学书籍,对来往生病之人进行救治。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没有收益的,毕竟要倒贴药材,还得给自己培训的医生发工资。

    但什么事情有弊就有利,对于杨秋来说,如果让医生在学堂里面学个三年四年,再出来慢慢救治病人,那速度太慢了。

    毕竟依当下的科技水平,无法进行手术操作,所以当下能够医治的病症,只要药方准确无误即可。

    而令这些人医术得以快速提升的办法,便是接触众多病人,于实际看病过程当中积累经验,这远比在学堂里封闭式学习进步迅速得多。

    至于外科医生的培养,其实目前主要是战场上的军医在累积经验。

    所以各大关口处,除了众多官吏,还有大量医生在此积累经验。

    就目前的消毒水平而言,除了率先将患病之人甄别出来,其余之人自然要把身上衣物全部褪去,在洗澡后穿上崭新且经沸水烧煮过的衣服。

    如此便能最大程度降低瘟疫的传播效率。

    因此,当徐庶解释完洗澡换衣服的原因之后,赵云又问出了一个他不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