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全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全文完结】(第13/14页)

个字:不负初心。

    在经历过波云诡谲的朝堂斗争后,胡绮楠只希望胡重光能不负初心。

    武德十三年五月廿六,靖国公姜静行再次率十万大军出征,前线吃紧,朝廷决定分两线作战,在临近的扬州和兖州再调八万兵力援助。

    皇帝病重,太子代君在太和门外为诸将士送行。

    银甲泛着冷锐的光芒,陆执徐的目光从银甲移到姜静行面容上,想起昨日床榻间的缠绵,他知道这副铠甲下也不过是具血肉之躯,世上没有永远都打胜仗的将军,很有可能,这一走便是绝路。

    陆执徐心中泛起密密麻麻的痛意,眼底不由充血,姜静行看出他的不舍,便从一旁内监捧着的银盘里端起一杯酒,从容笑道:“臣敬殿下,愿我大雍长安无虞。”

    陆执徐看着她义无反顾的神情,脑中蓦地浮现出一句话。

    只是个皇后的位子根本配不上眼前人。

    姜静行不只是单纯的一个人,她是社稷之臣,国之栋梁,海晏河清的大雍离不开她姜静行,也许大雍可以没有皇帝,但绝对不能没有她姜伯屿。

    陆执徐拿过另一杯酒水,喉结微微滚动,最后只喑声道:“愿将军平安归来。”

    借着敬酒的动作遮掩,陆执徐凑近她耳边,好像是生怕她听不清一样,近乎一字一句道:“等你回来,我们共享天下。”

    姜静行眼神一凝,直直看进他眼中,不见往日的执念晦涩,只有一派的清明柔和。

    姜静行笑了,扬起酒杯一饮而尽,朗声道:“臣定不负太子所愿。”

    身后将士们齐声高喊,在直冲云霄的号声中,姜静行转身走下城墙,翻身上马,领兵而去。

    时隔多年,姜静行再次成为阵前叫骂的核心人物。

    待到西北的战事告一段落,已然是武德十三年的冬天了。幽州是苦寒之地,短暂的春夏过去,便是漫长的秋冬。

    但这几日的幽州,却是一片欣喜之气,这半年多来,大雍胜多败少,逐渐收回了丢失的城郡,奔逃的百姓也有了生路,时隔多年,姜静行再次名扬西北。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等大雪过后,明年春日到来,突厥便会粮草困乏,届时便是大雍反攻之时。

    西北天黑时刻要比上京城晚一个时辰,夜里的军帐很安静,除了伤病士兵痛苦的呻吟声,便只有巡逻士卒走动间盔甲和武器的金戈声。

    主帐中,姜静行打开最新一份奏报,迟迟没有说话。

    一旁霍辛正在和胡重光推演沙盘,策划来年春日里的反攻,在得到其他几个将军点头后,霍辛锤了锤腰背,看向姜静行道:“大将军,你听听小胡的计策,突厥内力也不是铁板一块,等到了明年春天,塔卡木一族必然迁徙,到时候突厥换防,趁着这个空档,咱们……”

    “来不及了。”姜静行将手中秘报攥成一团,慢慢转过身道:“陛下驾崩。”

    “什么!”霍辛大惊失色,其他几个将军也变了脸色。

    军帐中陷入片刻的沉默,姜静行压下心头的隐痛走到沙盘前,帐中昏黄的灯火照出她坚毅的眼神,

    她审视沙盘上各色的旗帜,最终决定道:“五天后就进攻。”

    胡重光道:“大将军,五日后是不是太急了。”

    姜静行指着沙盘上一片灰棋道:“后续粮草供应可能会受影响,受咱们和突厥的战事影响,天琅山周围几个部族本就摇摆不定,等陛下驾崩的消息传到西北,这几个部族很可能转换阵营投靠突厥。”

    霍辛看了看地图,顿时明白过来,天琅山是粮草运输和援军必经之地,若是这几个部族联合起来阻断粮草和援军,那深入草原的大军便成了瓮中之鳖,可若是改道而行,就要多耗费一月,虽说只有一月,可兵贵神速,别说一个月,一天都可能扭转战局。

    安排好五日出兵计划后,众将领领命散去,而军帐中为迎接新年挂上的红布也撤了下来。

    天子大行,一切从简。

    姜静行看着案上烛火,想到了很多事,又只是胡思乱想,其实什么都没有想,就这样从天色灰蒙坐到天色混黑,最后她想起正在登基的陆执徐,想起了陆执徐那句要和她共享天下,当时觉得好笑,如今居然只有一步之遥了。

    想到这里,姜静行慢慢笑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笑说这话的陆执徐天真,还是再笑真把这话记住的自己天真。

    姜静行起身掀帐而出,望着天上的圆月清空思绪,西北唯一比上京城好的地方就是这里的月亮格外明亮。

    同一时间,陆执徐也在望着圆月出神。

    今日是他在东宫住的最后一夜,等天亮了,一切都将是新的开始。

    他和姜静行也将迎来新的开始。

    而他身后桌案上,赫然平铺着一道封姜静行为摄政王的圣旨。

    这道圣旨,将会成为新帝登基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

    天凤元年,新帝登基第五日,靖国公姜静行出兵夜袭突厥大营。同一时间,五万大军也从幽州出发,直插正西北天琅山,截断了突厥一万骑兵和其他部族三万援军进入天琅山脉的路。

    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姜静行浑身浴血,有突厥人的,也有她自己的,三日的时间,突厥主力只剩三成,她望着底下还在拼杀的将士,知道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局,这里已经是草原深处,突厥已经有换了三个将军,第一个被她斩于马下,仓皇逃离,第二个被夜袭活捉,削首祭旗,而第三个则是当年被突厥可汗赎回去的拓跋宏,看着底下面熟的人,姜静行知道等今日这场战役结束,突厥便会在往草原更远的地方迁移。

    往后十年,大雍再无边患之忧。

    第168章  绝对是在埋汰她!

    三月后, 京郊,郊劳台。

    还是同样的春日,同样的郊迎, 就连流程都没变, 甚至是同样的静默无声。

    郊劳台东西两边各安下马红柱,祭祀香案前各部三品以上,六部尚书,鸿胪寺大小官员在两侧列队等候, 静默无声。

    造成这般局面的原因一半是因为礼乐大事不得懈怠, 另一方面就要得益于前面的人了。

    仪仗前方正是威严深重的陆执徐, 一席衮冕俊美无俦, 是他登基那天那身衣裳, 不顾礼部尚书发黑的脸色, 新帝一点都不合规矩地立在众人前头。

    姜静行骑在马上, 远远便见前头立着个大美人。

    姜静行翻身下马, 鸿胪寺礼官引着诸将,从征大臣还有文武官员行至高台香案处,两侧设歌乐, 姜静行等人位列西南,其余人等位列东北,皇帝正中,先行三跪九叩之礼,其后敬天, 祭祀战死的士卒。

    一切结束后, 随行的内监便颁读圣旨, 册封有功之臣,犒赏军士, 可唯独少了姜静行那份封赏。

    陆执徐不动,没人敢动,姜静行上前行礼,试探着叫了一声:“陛下。”

    陆执徐拿着那份封王的圣旨走下台,直接递给了姜静行,这份圣旨已经过了百官的眼,即便不宣读,也早昭告天下。

    陆执徐绷着一张脸,不顾百官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