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功德正神》 30-40(第2/17页)
惊慌失措,欲要上去拉住儿子,可脚踏出去时,却见王武突然撸起袖子,露出了手臂上大片的烫伤。
那一片的疤痕狰狞可怖,让人触目惊心。
纵使铁石心肠也会不忍心,何况是做父母的。
王武父母还是收回脚退至一旁,不再阻止。
有人带头,其他两人也相继开口,细数余顺几人的恶行,每说一句就能听见人群里有倒吸凉气的声音。
师爷记录的口供一张又一张,摞起来时竟有半截拇指般厚。
就在这时,前去书院搜查物证的衙役们也回来了,在田庆和郑惑的带路下,他们在书院里搜查出许多凶器。
马鞭,木棍,麻绳,黢黑的铁棍等等……尤其是那只有小指长的锋利小刀上还残留有血迹。
这种刀能藏在手心中,能在人的身上刻字,能割肉,却不会致死。
据田庆交代,这把小刀曾经就用在了高月明身上。
之所以将这些东西藏在书院的每一个角落,只为了余顺打人的时候,方便就地取材而已。
在有理有据的语言也比不上实物所带来的震撼。
一直在旁听着的瞎眼老妇再也忍受不住,身体一软,从椅子上跌落在地。
“奶奶!”
高月明上前去扶,却被老妇人抓住,扒开了他胸口的衣服。
她用苍老粗糙的手摸着高月明胸口上的疤痕,那些疤痕组成了不同的字。
“猪狗之嗣,屎尿之躯……”
一排排污秽不堪的词被人生生用刀刻在了高月明的胸口上,一辈子都洗刷不去。
“明儿!你在顾忌什么,奶奶是半只脚踏入棺材里的人了,你叫我如何给你爹娘交代。你就说吧,县令大人会给我们做主的。”
老妇人泪流满面,又气又急,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孙儿竟然过得如此苦。
高月明见不得奶奶流泪,便不再犹豫,对蔡世均行礼道:“县令大人容禀。”
“学生曾经在昶下书院求学三年,就有两年里饱受欺凌,余顺等人借着家世在书院里横行霸道,仗着夫子偏袒肆意欺辱他人。我不止一次反抗过,可换来的……却是被逐出书院。”
“什么?”
“居然被逐出去,这书院竟然如此不讲道理?”
外围百姓议论纷纷。
“那你为何不报官?”蔡世均疑惑。
高月明突然直视蔡世均,嘴角扬起一抹嘲讽,“为什么?因为官商相护啊!蔡大人,县衙一直将我拒之门外,难道您不知道吗?”
蔡世均震怒,一拍惊堂木道:“高月明,本官念你年少,你休要胡言乱语!”
蔡世均身边的小风也是面露疑惑,他跟在蔡世均身边,从未看见蔡世均会将来申冤的人拒之门外。
底下百姓更是交头接耳,他们不愿相信蔡世均是这样的人,但老百姓的身份让他们更偏向可怜的高月明。
“大人,学生敢与县衙里的人对峙!若非是求告无门,学生怎么会如此心如死灰!”
“来人!”蔡世均怒火中烧,“把县衙里的人都给本官叫出来,是谁如此胆大包天。”
县官大怒,下面的人皆如惊弓之鸟,不过小半盏茶的功夫就将县衙里的人全部找了过来,一个也没有放过。
“高月明,曾经阻挡报案的人可在其中?”
闻言,高月明仅仅是扫一眼,立马就认出了那个瑟瑟发抖的普通衙役,还有额头冒汗的典史。
蔡世均直接将两人拉出来,严刑之下,一盏茶的功夫都没有,两人就坚持不住了,交代了自己与余家沾亲带故的关系,以及背地里为余家善后了多少事。
是真正的欺下瞒上。
蔡世均一怒之下便将人革职查办,日后发落。
转头又继续审理此案。
因人证物证俱全的原因,案子结得也快,余顺几人以欺凌之罪各领二十板子和三月牢狱,而且除了赔偿高月明等人钱财外,隔日午时还要游街示众。
至于余顺手中有命案的事,需要仔细调查再做判决。
“大人,饶命啊!我愿意多坐几个月的牢,不愿游街。”
听到判决时候,田庆等人瘫软在地。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游街示众就等于扒光衣服架在火上炙烤。县城就这么大,到处都有熟人,一旦游街,恶名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一辈子都会招人唾弃,这辈子算是完了,那还不如死了痛快。
余顺一听要游街,就知晓自己在家中已无立足之地,他这一辈子都比不上兄长。而且这次弄得人尽皆知,余家肯定会受他牵连,爹娘不会保他了,于是再度晕了过去。
“好!县令大人威武!”
“真是个好人啊!”
围观的百姓鼓掌叫好,都为璋县有一个好官而感到庆幸。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落幕之时,蔡世均却突然抛出了吴咎的罪。
但因吴咎属于道德有损的原因,他在打板子和罚钱充公之间选择了罚钱。
声名狼藉的他肯定做不了夫子,被蔡世均勒令从昶下书院离开,离开璋县,且蔡世均会传信他县,将吴咎的德行告知,断了他再进书院教书的可能,免得再祸害别人。
吴咎只能狼狈地从人群中逃离。
“高月明,你可还想继续读书?”
正要离开的高月明愣住了,其他百姓也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这位县令大人。
“学生自然是想的,只是昶下书院实在是……”
“不一定非要去县书院……”
第032章 老祖回归
深夜, 蔡世均还在挑灯夜读。
陆风说的那四句惊世之言被他写来挂在屋里,他时不时要抬头看一下。
“大人,您为何要推荐高月明去小山村的村学堂呢?”
小峰给蔡世均送来一壶热茶, 顺便问了白日一直想问的话。
蔡世均放下书, 斟茶道:“高月明是个好苗子, 就这么辍学可惜了。”
“只是那昶下书院弃他在先,哪怕吴咎等人已经离开书院, 他再回去也会心中不舒坦。”
“相反的,小山村的村学堂招生再即, 有陆先生在,定然不会叫这些优秀的孩子埋没,也算是给陆先生举荐人才吧。”
蔡世均抬着茶杯走到挂着字的墙壁下,痴迷又敬畏的看着那四句, 在心中反复默念。
小峰见状, 也跟着默诵,然后感叹道:“属下每次读这几句话的时候,都觉得心潮彭拜,久久不能平静。”
小峰跟在蔡世均身边没多久,读书不多, 不太能明白其中深意。
但哪怕仅仅是诵读, 他都觉得心中有一股无名之气再狂涨,恨不得立马就有一番作为。
“哈哈, 这就与其中寓意有关了。”
蔡世均拍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