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50-60(第11/15页)

一个早上,中午吃过饭提着书箱考篮,带着俞有钱俞荷往贡院排队。

    “要考三场,今天进考场,明天考试,后天出考场,十二考第二场。明天我不在,你们不要到处乱跑,等我十六考完试,我带你们满城逛遍了,再回家。”俞有地这话,主要是对老三说的。

    “阿爹加油!撸起袖子加油干,你一定能考中!”俞荷脆生生给俞有地鼓劲。

    “好。我努力,尽量考好一点。”俞有地看着女儿圆溜溜满含希翼的葡萄眼,半蹲着,摸摸她头上的小发冠,把散在肩上的头发往后拨了拨。

    “阿爹,你勤学苦练,肯定行。要坚定自信,坚信自己能聚沙成塔!”

    “好。我坚定自信。”行吧,为了他连成语都学会了。

    “大哥,加油!”俞有钱就觉得自己还没六岁的侄女会说话,有文化。

    老远,看到贡院门口一世界的人,都是穿长衫少中老三个年龄阶段的男子,也有送考的老仆和抬轿的家仆。

    两队铠甲兵士,提刀佩剑站在道路两旁,正有身穿官服的大人,一个个查验童生们的身份文书和联保书。

    俞有地早到不久,和他联保的四个童生也到了,给他们写把据的廪生一起过来。

    俞有钱只觉着这五个人很像读书人,他们身形偏瘦,长得眉清目秀,看年纪应该都比自家大哥小几岁,不约而同穿着灰色的长衫和布鞋。

    “张兄好!”俞有地给廪生张秀才行了礼,排好队,就静等着叫到他们。

    俞有地他们去排队,俞有钱拉着俞荷站的老远,就见验过身份的童生一个个都要被搜身,兵士挨个儿在他们身上摸一遍,一个个脱外衣,最后还仔细的检查一目了然放着笔墨砚的考篮,馒头掰碎了,又放回考篮,见底的咸菜和碗筷也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轮到俞有地五个人,张廪生面上带笑,客气的先介绍了五个人的身份籍贯,联保书上都有面貌等特征的描写,对比无误后,下一步,搜身。

    俞有地把干透的碎大饼,装在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那兵勇将篮子翻了个遍,又把碎饼装进去了。

    “白水县白水镇考生俞有地……”兵勇检查完,有专门登记的书吏记名唱名,旁边如果有人有异议,这五个人都要受牵连。大周越来越严格的科举制度,导致贫家子没有一分侥幸的可能。

    见到凶狠的兵勇,寻常人都要抖三抖,读书人消瘦的肩膀,可能都吃不住人一拳,可读书人的思想意识,却能强大到无人可捍,俞荷觉得真奇妙。

    送俞有地进考院,傍晚叔侄又转了回来。

    俞荷看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少,一问才知道,这次参加考试的有两千多人,能老中秀才的大约能有一两百人,二十取一。

    俞有钱带着俞荷在贡院徘徊了一会儿,遭到一队兵勇的驱赶,俞有钱低三下四忙牵着俞荷赔不是,叔侄俩一阵抱头鼠窜。

    “吓着了?”快到他们住的地方,俞有钱才有胆,笑问道。

    “才没有。”

    俞有钱无精打采不愿意再逛,买了馒头回来凑合一顿。

    孙富贵守在客栈里看着自己的马,等俞有钱考完试一起回去,这一趟二十来天,老规矩俞有地许他十两银子的车马费。

    这是他今年最大的一笔买卖,也是拿命在搏,考生在路上被杀被抢的多了,这不是古话,而是事实,都知道他们参加科举带了盘缠路费,也知道能参加科举的家境不差。

    俞有地这一趟,联保花了近十两,雇车十两,这已经顶一般六口之家四五年甚至六七年的收成,参加科举考试,不是贫寒之家能拿的出,出的起的花销。

    每年不低于五两的束脩,笔墨纸砚,四时八节给先生的节礼。一个试图通过科举考试的学童,最低一年要花十两左右。

    俞兄考了一次童生试,三次院试,加上这次,五次考试就联保雇车两样,最少要一百两。

    当然,他自己洁身自好,写得一笔好字,在镇上名声不错,自己也能挣钱,抄书一个月能得一二两,要是运气好一个月也有三两多。

    第58章

    “他们一定去达州考院试了。”马三面懊悔的拍大腿,她怎么就没想到!

    “亲家亲自去请的王有才,也不假。”老大不在学堂,但他天天也要给成武成城俞梅三个送饭,顿顿还碰上姚寡妇。

    这又一个没想到!

    “那王有才教得怎么样啊?要是有地落榜,这工又被王有才给抢了,我们家在乡里还有什么体面!”

    马三面急了。

    老大这是孤注一掷,不成人便成仁,俞重也没想到,今年决心这么大,有点不像他随遇而安的性子。

    “是不是我们把他逼的紧了?”半响,马三面开始自我反省。

    “没有。我觉得他从去年开始沉稳多,背书练字抄书挣钱下地干活,还要带一百多个学生,十来年都没这么下功夫看过书,勤快的很!”

    马三面听了丈夫的话,才安心,“我们俞荷,小小个人被他带出去,怎么吃饭洗澡换衣裳。”

    提起俞荷,老两口眉眼总算是带了点笑,俞老头肯定的说:“俞荷玩的可高兴着,没准回来还要给家里每个人都带礼物。”

    成武成城写写字,看看说话的爷奶,很想说一句,你们不用担心,赵坝村的学生肯定还是大伯(阿爹)来教。

    王秀才只会摇头晃脑的念书,不讲注解,也不教生僻字,不重视书写,只要求会背,学问又差远了。

    这时候的王有才喝了点酒,正家里吹嘘他有多厉害,学童有多听话。

    俞有丽听的如痴如醉,“对对对,夫君就是能干,最厉害!”

    “有丽,你放心,我一定让你当上官太太,出入奴仆成群。”

    “夫君一定能行。”俞有丽脸色酡红,附和着。

    赵村里,赵忠善领着赵家多半数族老怒气冲冲的冲进赵德海家。也不进门,站在正房门口命令道:“小海,出来给叔爷回话。”

    “叔爷,有事你尽管吩咐。”赵德海陪着笑脸,连忙出来,请大家屋里坐下说。

    “不了!”赵忠善几个严词拒绝。

    “你就说,谁让王有才来教我们的学生的。我们也不跟你废话。”

    “是俞童生。他说王有才是他妹夫,又是秀才之身,他出去游学这段时间,让王有才暂时代替他给娃娃们上课。”

    赵德海理直气壮,接着道:“我想着,秀才学问总不会差吧,俞童生再厉害,他比得过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老爷吗?这是天大的喜事,他愿意引荐,我举双手赞成。”

    不是村里人私下说,他和赵芳元徇私,好好的秀才不请偏偏请个童生,这才几天,就受不了秀才公了?

    “这是发生了什么?怎么了!”赵德海明知故问。

    “没事。就觉得家里的娃娃不练字了,也不算算数了,一回来就摇头晃脑的背书。”一个平时很和善的亲房,小声说。

    “到点就睡,笔都好几天没拿了。”这个一脸气呼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