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村的日常生活: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青苗村的日常生活》 60-70(第6/14页)

江云便用剔肉剩下的鸡腿骨和鸡胸骨煮了汤,泡了一些早上的剩饭给它俩打牙祭。

    噔噔噔的牛蹄声进了院子,顾承武把牛牵进马棚旁边,人和牛身上都沾了不少淤泥,吹了一晌午已经干结成块,顾承武是光脚回来的,脚背脚心冻的发红。

    江云刷完锅,听见院里声音,放下锅铲跑出去。顾承武后退一步,怕脏了夫郎,道:“我去打水洗一洗,晌午饭好了?”

    江云看着他的脚,点点头道:“还差一个汤……你、你等一下,我打温水来,”他怕顾承武懒得等,小步跑去打水。

    热水是提前烧好的,江云兑了冷水试试水温,正好合适。把脚盆搬到院子里,拿了矮木凳道:“你、你坐下,仔细泡一泡。”

    他个头只到顾承武胸膛,偏偏还垫起脚,努力把顾承武往凳子上按。顾承武低头便能嗅到夫郎耳边的皂角香,若不是身上脏,他恐怕已经伸出手打趣。

    “耕、耕了有多少?”江云又端来一碗热水,询问进度。

    顾承武喝完水,估算片刻,道:“约莫一亩,村长家的牛正值壮年,跑的也快。加紧些,差不多两日便能犁完。”

    年岁稍微大一些的水牛,一天下来也只能走一亩。若是人拿着锄头,只怕得花两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快了。张翠兰怕累着牛,跟江云约着下午出去割些嫩草。

    院里没别人,顾承武脱了脏污的外衣,暂时穿了一件还没来得及洗的外衣,比泥衣干净些。江云勤洗衣,冬天的衣裳几乎三四天一洗,棉衣也是仔细着擦拭处理。

    乡下泥腿子多的是那十天半月都不换衣裳的人,还没走进就能闻见一身臭味,回了家都要被媳妇夫郎赶下床的。顾承武以前从军时也爱干净,如今成了家,更不愿意被夫郎嫌弃。

    一进灶房便闻见麻辣的椒香,张翠兰在舀干饭,一人一大碗舀好,用铲子铲掉锅底的锅巴,自言自语道:“啧啧火又大了,都生锅巴了,底下给武小子吃……”

    江云把一大盆辣子鸡和萝卜汤端到灶房,擦了擦桌子,忙碌了一上午,终于坐下来好好吃顿饭。鸡丁份量十足,吃到最后却一点不剩,连辣椒都炒的干脆咸香,被吃了不少。

    第65章 第 65 章 插秧苗

    开渠后的水田积水已到小腿, 人光脚踩下去半条腿都在泥里。短短几日,青苗村已经染上一层新绿,大部分田里已经插了小半亩秧苗。

    村里交好的人家都会互相帮忙, 也不给钱,包一顿晌午饭就成。张翠兰不用说,徐大娘和张秀兰就背着背篓来了。

    旁边是村长家的水田,王山和他大哥大嫂都在田里弯腰放线, 周芝芝已有身孕不好下田,只能在岸上看着。柳玉也难得出门跑来看热闹, 还给江云带了一本书来。

    “爷爷说你有悟性,让你别枉费了天分,嘱咐我拿本千字文给你。”柳玉晃一晃手上薄薄一本书,封面三个字江云已经认识。

    柳家向来不论身份一视同仁,柳老爷子看出江云机灵,学的也快, 才让孙子送书过去。别看只有薄薄一层,书可是金贵东西, 一本书一两银, 放在寻常人家能吃多少肉。

    江云眼眶一红,不知怎么报答,自己手上也脏, 不敢去接书, 道:“你帮我、帮我谢谢柳爷爷,这本书,我肯定好好学。等我忙完,我亲自去谢。”

    “你且忙你的,我家别的不说, 书是最多的。你看完了再找我,我那还有许多,”说完柳玉跑过去压低声音委屈道:“前几日爷爷没收了我所有话本子,连私房钱也减了我二百文。如今爷爷正筹备办学堂,没空管我,这零花钱我求都求不回来了。”

    柳玉衣食无忧,唯有的爱好便是看话本子。

    江云却捕捉到柳家要办学堂的事,一边插秧一边道:“要、要在村里办?”

    柳玉顿色:“或许是,前几日还请了以前的同窗,也是一位颇有学识的。学堂还没说定,便有许多员外带着儿子来,我爷爷说,要办两个学堂,一个教男娃,一个教女娃小哥儿。”

    这世道不让女子哥儿做官,但大历朝比前朝开明,准许女子哥儿读民间私塾。只是很多老顽固坚守旧思想,不肯教女子哥儿。

    江云直起腰,听柳玉讲他爷爷的想法,对这位严肃的柳家爷爷由衷敬佩起来。

    柳家是世代读书人家,祖上在前朝也是正二品官员,若不是厌倦了官场斗争,凭着如今的名声,也能平步青云了,又怎么会缩在这样小小的乡下。如今太平盛世,朝廷吏治清明,柳老爷子才又生了让孙子入朝效力的想法。

    办学的事不在眼前,江云听了一耳朵,继续顺着田里放好的线插秧。张翠兰从苗田里挖了一些苗,背过来添补,娘俩和徐大娘张秀兰排成一排,半天的功夫便插了两亩地。

    插秧最累腰,别说张翠兰她们,就是江云这样年轻的也有些受不住。他插完一排,直起身来,忽然眼前一片黑暗,头昏脑胀有些想吐,若不是用力站稳,只怕已经倒下去。

    分明早上吃足了饭,也跟没力气似的。江云缓了足足半刻钟,那种强烈的不适才慢慢消失。抬眼看去,他的进度落后一大半,不敢耽搁庄稼,赶紧弯腰继续。

    晌午张翠兰她们接着干活,江云从淤泥里拔出腿,到沟渠边用干净的水擦洗小腿和手上,晾干了才穿着鞋回家做晌午饭。

    今天插秧徐大娘家的和张婶子家的都来了,六张嘴吃饭。江云往麦饭里掺了些精米,吃起来才有力气。菜也是份量大油水足的,一大盆腊肉菜心,凉拌猪鼻孔,盐菜烧豆腐。

    坐在灶台后烧火,炙热的火温烘在江云身上,还是感觉背后发冷。江云托着下巴,有些昏昏欲睡,眯着眼打算休息片刻,再睁眼时灶膛里的火都快烧完了。

    他心一惊,生怕耽误田里的人吃饭。赶紧装好菜,拿了六个大碗筷子水桶,装在背篓里背上,脚步微晃朝河对面田埂跑去。

    路过原先江家那边地的时候看了一眼,才发觉已经荒了许久,江顺德和刘桂花如今怎么样他也不知道,只知道人在牢里,家里是没人种地了。

    到水田时,张翠兰和徐大娘他们已经上岸,坐在岸边休息。插秧都是累的,可一抬头望去,看见满满的粮食,满是沧桑褶皱的脸也浮现出喜悦。

    徐大娘道:“去年冬雪大,开春雪水足,我下田看了,连虫卵都没见着几个,想来再过几月,粮食一定足。”

    张翠兰灌了一口水,也点头:“你家十亩田,等秋收了,指不定一整年都能吃上干饭。”

    江云喘息气走过来,好一会儿没缓过来,道:“干娘、婶子,先、先吃饭。”

    三盆菜份量十足,刚打开,扑面而来的菜香让人馋的流口水。一人一大碗饭,也不顾男女哥儿身份有别,都坐在一起围一圈大口吃。

    张翠兰看江云没吃几口,慢吞吞吃碗里的米饭,脸色有些苍白,道:“云哥儿,你若是身子不适,晌午过后回去休息,这里有我和你婶子她们,也能插完。”

    江云抬起头,犹豫一瞬摇摇头,道:“没、没有,可能就是、弯了一上午腰,有些太累了,我吃完坐会儿便好。”他想快些把农活做完,才有时间去买鸡仔鸭仔。

    春后还没彻底回暖,母鸡母鹅都没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